关节镜技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2 10:10:14

关节镜技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分析关节镜技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Pilon骨折Ⅲ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为(13.3±0.8)cm,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7.8±1.1)cm;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9±1.2)周,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7.5±1.4)周;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关节镜技术; Pilon骨折;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34-02

doi:10.14033/ki.cfmr.2016.6.074

Pilon骨折的病情较为复杂,且并发症较多[1]。目前对于Pilon骨折的治疗以四部固定原则为主,本文就关节镜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详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Pilon骨折Ⅲ型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经CT、X线片、MRI检查,证实确诊为Pilon骨折Ⅲ型。致病原因:车祸65例,扭伤26例,高处坠落17例;骨折类型:69例闭合性骨折,39例开放性骨折,53例合并性骨折。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3岁,平均(36.4±6.5)岁;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2岁,平均(35.6±5.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胫骨前内侧或外侧切口,使患者的胫骨骨折端能够显露出,利用X线片,透视患者的胫骨远端关节,并使用螺丝钉或钢板将患者的骨折端固定,对于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还需使用皮质螺钉进行三层固定。

1.2.2 观察组 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消毒,患者行仰卧位,并采用腰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然后将患者的腓骨固定,于腓骨外侧切口,使用关节镜配合手术进程,以恢复患者的下肢长度。可使用20 ml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扩张,以保持其踝关节的稳定性。并对患者的血肿以及软骨损伤进行清除,复合患者的断裂韧带和软骨。对于不平整的关节面可使用骨膜剥离子进行支撑,并填充缺损的骨头。

手术完成后,应利用石膏将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固定,1周后可不负重下地,3个月后可逐渐负重。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切口长度,以及在患者手术完成后的6个月与12个月共进行两次随访,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愈合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Mazur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可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级别,优:Mazur评分为92分以上,患者的踝关节无肿痛的情况,日常的行走自如;良:Mazur评分为87~92分,患者的踝关节存在轻微的肿痛情况,步态正常,日常活动的自如程度为75%;可:Mazur评分为65~86分,患者的踝关节存在肿痛情况,步态正常,日常活动的自如程度为50%,患者需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差:Mazur评分为65分以下,患者的踝关节存在静息肿痛,步态非正常,存在跛行的情况,日常活动的自如程度为50%,患者需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总有效=优+良[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将文中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长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10~16 cm,平均(13.3±0.8)cm;对照组者的切口长度为15~21 cm,平均(17.8±1.1)cm;观察组患者在术中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11~18周,平均(14.9±1.2)周;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14~20周,平均(17.5±1.4)周;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皮肤感染坏死,5例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发生4例皮肤感染坏死,13例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1.4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ilon骨折一般是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病情较为复杂,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挫伤、感染以及踝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坏死发生率高达36%,不愈合率为18%,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54%,可见Pilon骨折的治疗难度[3]。Pilon骨折多发于车祸、扭伤、高处坠落等,也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对于Pilon骨折的治疗多以Ruedi提出的四部固定原则为主,即:(1)利用1/3的钢管,重建患者的腓骨,以恢复腓骨的正常长度;(2)利用小克氏针对患者的腓骨进行固定,并恢复患者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性,以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3)对于存在骨缺损的部分患者,可采用患者自身的骨骼进行移植,以填充缺损的部位;(4)使用AO的三叶草钢板,在患者的胫骨内侧进行支撑与固定,并保证患者的外侧切口大于7 cm[4]。但四部固定法的切口较大,因此也导致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较慢,并发症较多,临床治疗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将关节镜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缩小手术的切口,以减少对其周围软组织的影响,进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关节镜具体的作用:(1)将复位骨折块可视化:由于Pilon骨折的关节腔间隙小,骨折的具体情况难以看清,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只能扩大切口,以完成对Pilon骨折的修复,但通过关节镜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显示出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而缩小手术的切口。(2)对非骨性结构损伤的诊断:在发生Pilon骨折后,常有部分软骨碎屑镶嵌、游离在患者的软组织、韧带中,进而造成患者的非骨性结构损伤,引发严重的疼痛。而关节镜能够有效的查找出软骨碎屑,结合手术将碎屑取出,进而减轻患者的损伤和疼痛[5]。(3)对下胫腓韧带和外踝的处理:下胫腓韧带是固定胫腓骨的重要组织,一旦出现上移,便会造成患者的踝穴失去稳定性,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并发症[6]。而相对于X线片、MRI等,关节镜能够更好的诊断出患者的下胫腓韧带和外踝的具体情况,并协助手术处理,以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本试验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Pilon骨折Ⅲ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其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均短于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并且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关节镜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的治疗中,能够缩短切口的长度以及伤口的愈合时间,并且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玮,窦帮,秦涛,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3):266-269.

[2]李瑞琦,张国平,任立中,等.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4309-4310.

[3]史定伟,侯筱魁,王友,等.踝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3):290-295.

[4]高宇亮,王红军,孙晓智,等.关节镜下结合微创钢板和空心钉治疗Pilon骨折[J].中外医疗,2010,29(23):59-60.

[5]张小晶.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2):169.

[6]王永胜,刘志金.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22):47.

(收稿日期:2015-10-21)

上一篇:小儿病毒性脑炎特征分析及临床诊断质量评价 下一篇:急性卒中的院前急救效果观察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