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效果比较

时间:2022-07-07 11:40:04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断肾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50例A组和50例B组。A组接受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B组接受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对比,(1)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2)A组和B组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1)A组和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不影响患者5年的生存期。

【关键词】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

中图分类号 R73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0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6.028

肾癌是泌尿外科最为致命性的肿瘤,其高发年龄为50~70岁,手术治疗仍然是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过去数十年中,手术范围、手术方式和手术途径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1990年国外学者首次使用腹腔镜进行肾切除术,随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不断成熟。有学者认为对于较小的肾癌(直径小于4 cm的肾癌)可以采取部分切除术,但也有学者为了减少术后的复发,仍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1]。因此笔者收集2008年

1月-2010年1月诊断肾癌的患者,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断肾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50例A组和50例B组。A组接受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B组接受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A组平均年龄(59.3±12.8)岁,男25例,女25例,肿瘤直径(5.2±1.3)cm;B组平均年龄(60.7±11.6)岁,男26例,女24例,肿瘤直径(5.3±1.4)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有病理标本诊断为肾癌,肿瘤为单发,TMN分期不高于T1b。(2)自愿参加试验,既往未进行患侧肾脏手术。

1.3 排除标准

(1)纳入研究时前肾癌已出现静脉癌栓、肾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2)需行双肾部分切除者。(3)恶性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

1.4 手术方法

1.4.1 A组 全身麻醉插管,健侧卧位及消毒铺巾后,于患侧12肋后下缘最薄处切开皮肤3~4 cm,用大弯钳在手指引导下逐层分离,至后腹膜外腔,推开腹膜,放入气囊扩张器,一般充气1200 ml,建立后腹腔间隙。食指伸入后腹腔,定位腋中线髂嵴上、腋前线肋缘切开然后置入套管,再于12肋后下切口内置入套管,缝扎切口,使三个套管基本成等腰三角形,且相距约5 cm,建立CO2气腹。先清除脂肪,显露手术野,打开肾周筋膜,沿腰大肌游离找到肾蒂,小心游离肾脏动静脉,分别用4个Hamlock夹闭动、静脉,剪断,再游离输尿管并用钛夹夹闭,于钛夹下用超声刀切断输尿管,然后在筋膜下用超声刀和吸引杆游离脂肪囊和肾脏,予以完整切除患肾,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4.2 B组 手术入路同上,暴露肾脏及肿瘤位置,血管夹夹闭肾动脉,带电剪刀距肿瘤约0.5 cm切除肿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创面,松开血管夹,观察肾脏创面渗血情况,如有渗血间断缝扎几针至未渗血,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5 观察指标

(1)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2)A组和B组术后5年生存率。

1.6 统计学处理

将资料录入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A组和B组术后5年生存率对比

A组和B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其主要发生于肾的一侧,多单发,30%~40%的肾癌患者会死于该病,2012年我国因肾癌发生死亡的患者为200万~300万,而且随着B超声、CT等技术的普及,使得早期肾癌检出率明显提高[2]。泌尿外科诊疗指南对于早期肾癌的手术治疗选择建议依照患者的临床情况而定。由于缺乏大规模对比研究,临床关于根治性肾切除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疗效差异并无统一说法。

本次研究发现A组和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众多研究结果相似[5-6]。

本次研究显示B组手术时间稍短于A组,但有学者指出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肾肿瘤切除及创面缝合技术的提高等,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在进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中,手术医生要尽量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以减少肾缺血时间,保护远期肾功能。对于手术切除的范围,有学者认为可通过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明确肿瘤组织是否有残存,以减少术后的肿瘤复发。

相对于肾部分切除,肾癌常规根治术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肾功能恶化。有学者对部分肾切除术患者进行3年随访,结果与根治术患者相比,部分肾切除术患者在术后1、3年的肾功能分别提高15%、23%[7]。欧洲泌尿外科治疗指南在2014年提出对于T1b以前的肿瘤,部分肾切除术应为首选手术方法[8]。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不影响患者5年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89-917.

[2]何志嵩,郭应禄.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7):443-446.

[3]张旭,叶章群,,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效果比较(附33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2):97-99.

[4]袁明杰,王炜,米其武,等.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长期疗效随访[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27(3S):171-173.

[5] Motzer R J,Hustson T E,T0mczak P,et al.Sunitinib versus interferon alfa in 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J].N Engl J Med,2013,356(23):115-124.

[6] Keefe D M,Bateman E H.Tumor control versus adverse events with targeted anticancer therapies[J].Nat Rev Clin Oncol,2011,9(2):98-109.

[7] Gaur D D,Agarwal D K,Purohit K C.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initial case report[J].J Urol,2013,149(1):103-105.

[8] Mitchell R E,Gilbert S M,Murphy A M,et al.Partial nephrectomy and radical nephrectomy offer similar cancer outcomes in renal cortical tumors 4 cm or larger[J].Urology,2012,67(2):260-264.

(收稿日期:2015-10-10)

上一篇:花都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资料分析 下一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