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生物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时间:2022-06-22 05:54:40

浅谈通过生物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摘要】科学实验是人们变革社会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训练科学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认真的观察,勤于动手,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

【关键词】生物实验课 学生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81-01

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印证生物学原理,从实验中掌握生物学知识,从而更好的促进生物教学。实验教学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将实验课变成简单的验证,否则就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

一、生物实验课的作用

生物本身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实验,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对理论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能够通过实验课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活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生物实验课一般会要求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采集实验标本,在实验中认真的倾听、仔细观察、大胆质疑、做好笔记等,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总结,找到实验成败的原因,进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加积极的学习。

二、生物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实验课有很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生物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将实验课等同理论课。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生物实验课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实验中分工合作不明确

在生物实验课中,缺乏合理的实验分工,特别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一个实验小组中往往只有1、2个学生动手操作,其他的学生只是看着,没有良好的分工合作意识,整个实验下来花费很多的时间,小组内成员不能轮流操作一遍,达不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二)学生实验水平参差不齐

在生物实验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动手操作,因为学生多而器材少,再加上学生的实验能力高低不同,往往会出现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实验能力弱的学生完不成实验任务,实验课的时间少,致使实验成为一趟走过场的课,实验课目标达成了,但目的并没有有效的达成。

(三)缺乏实验评价

生物教师在试验课的教学中缺乏实验评价意识,没有对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以及实验后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课,认为实验课只是玩玩而已,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上比较自由,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难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更不会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分析,达不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探索能力。

三、如何通过生物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提高是有前提的,不是所有的实验教学方式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使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下面我们来做简要分析。

(一)模拟实验

人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模仿做事,在生物实验课上当然也要发挥模仿的作用。据调查,很多的学生在实验课中注意力一般都会集中在实验器材上,而忽略了教师的操作过程,导致在单独操作时没有头绪。而采用模仿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比如在学习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先讲显微镜的结构,边讲解、边做示范,让学生跟着模仿操作,然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练习。经过几次训练后学生就会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这种方式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规范学生操作。

(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其动手热情

过去的实验课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地位,很少积极的动手操作。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的时候不能“灌输式”的填压理论,要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与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这样学生会对实验结果充满成就感,即便学生在试验中出现错误,导致实验失败,学生也会主动要求重新做一次,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热情就被调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能手操作能力。

(三)积极开展生物课外实验,延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每天去教室上课,偶尔进行一次课外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课外活动本身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生物课外实验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生物课外实验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结合校园绿化,可开展花木栽培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为校园花木挂牌,写警示语,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栽培条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栽培花卉,养成一种陶冶情操的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野生进行探索、学习,观察动植物的生活特性,分析自然界生物之间的联系等,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四)做好实验评价

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细节、实验结果等进行简单的分析,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发挥。另外,在评价时注意评价方式的运用,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等。最后教师在作出总结性的评价,表现出色者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努力,表现不佳者,也要让学生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总之要发挥教师的正面导向作用,逐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质量。

生物实验课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教师再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便提高动手操作的质量,结合生物理论课,有效提高生物课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2(20):101-102

[2]任新民.实验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3):154-155

[3]刘强.浅谈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198-199

[4]郭增平.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大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1(13):164-165

上一篇: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找准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实现“少教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