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オ

时间:2022-06-22 05:48:52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オ

新课程改革现今社会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而目前就我自身的教学情况而言,与新课改的理念仍相差甚远,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和自身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教学观念教师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本文从教学方法、教育观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对于每位教师而言,教好每一门学科都要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化学教学也不例外.然而,扪心自问,我们工作后,中学学习到的例子的许多具体知识及运算技巧与工作无关的大多已经忘记了,留在我们脑海的只是基本常识及思维方法.这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一个课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一、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今,在学生中厌学的情况特别严重,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时间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能力,而是忙于教给学生结论,反复做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这样单一、被动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对硬灌入的知识很难提起兴趣.其实,我们注意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发现刚会走的小孩,特别喜欢自己走,当它已经完全学会了走路,再让他无目的的走,却很难再提起他的兴趣.学生天生就有一种探索未知的本能,浓厚的兴趣是发生在过程中.化学作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化学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 “ 探究 ” 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感受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应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

二、教育观念上,要随时代的转变而转变

任何一种教育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呈爆炸性的今天,社会不停的发展变化,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必须随着转变.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必然,学校已不是知识学习的唯一场所、最后的场所,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 ” ,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跳出原有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当然传递知识依然是教师责任,但不能把此视为教师工作的全部,更不是终极目标.教学思想上要发生转变,教学应由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

三、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

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素质和潜能,而学生的素质是很难教会的.对学生的潜在的素质挖掘、开发,激活内在的东西,不仅仅是老师的灌输而能解决的,应给受教育者提供条件和氛围.我们应提供怎样的氛围呢?

1.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去爱护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美国著名教育家们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回收的调查表中学生喜欢的教师的顺序是:

(1)对学生友善态度的教师;

(2)尊重课堂每一个学生的教师;

(3)有耐心的教师;

(4)兴趣广泛的教师;

(5)有良好仪表的教师;

(6)对学生公正的教师;

(7)有幽默感的教师;

(8)有良好品行的教师;

(9)能关注自己的教师; (10)具有伸缩性的教师.

可见,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要求甚至超过对学识的要求.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参照这些要求去做,以饱满的激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讲授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感染了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思维变得灵活而敏捷,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成绩会一步一步逐渐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处于一种积极和谐和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控制时间,教师匆匆结束学生的发言,这在课堂教学中相当普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要敢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体验与想法,与学生进行心灵互动.出现问题,给时间让学生解释一下,学生出乎意料地给予比较准确的回答,要给与鼓励.在课堂实验探究中,由于受时间和仪器的限制,学生的探究结果可能不是最理想的答案,但并不代表没有价值.教师需要在学生的不够理想的结论中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引领学生进步,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结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欣赏学生、接纳感受、包容缺点,分享喜悦.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

总之,教师应该认识到高中新课改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观念的更新,自身角色的转变,去实践、去完善,在教学之外加强自我的全面发展,才能较好地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也只有广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切实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探究创新,不断交流总结并且及时地把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教学的新理念才会深入学生心,新课程改革的生命力才能逐步壮大并最终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上一篇:数学问题生活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オ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几点策略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