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四级听写考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时间:2022-06-22 04:30:56

专业英语四级听写考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摘要:语言测试,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为相关语言教学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即为反拨效应。听写考试作为专业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特殊题型,是考察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一项综合测试,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本文将围绕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听写题型(Dictation),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从而探讨专业英语四级听写考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关键词:听写考试;专业英语四级;反拨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04-02

听、说、读、写是英语测试所要考查的四种重要英语技能,较之其他三种技能,听,作为一种接收性技能,常常被放于首位。在高校英语专业四级(Test for English Major Grade 4)听力考试中,占总体分数的15%的听写考试(dictation)无疑是有别于其他听力考试题型的特别之处。听写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而且反映了语言学习者微妙的心理活动,因此,充分利用测试产生的积极反拨效应将有助于促进英语听力教学的新发展。

一、听写考试概述及相关研究

听写考试的考试测试形式为主观测试题,题材广泛多样,长度约为150个单词。所听材料共播放四遍,第一遍以正常速度朗读,为让学生听懂材料大意;第二、第三遍朗读时意群之间会留出约15秒的空隙以便书写;第四遍再为正常朗读速度,让学生进行最后的检查。本项测试要求学生能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写出所听材料;同时,材料的拼写和标点符号错误率不得超过8%。可以看出,TEM 4听写是一项综合性的语言技能考察项,包含有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速记能力、词汇量、语篇理解、背景知识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对受试者的语言基本功力要求较为严格。

在语言测试研究方面,目前关于听写考试反拨效应的研究较少,代表性成果如下。

以学生的心理加工和反应过程为线索,马强(2012)以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建议要加强语音、语调、暂时记忆、速记能力的训练,其研究维度包括听写心理过程、具体困难、困难解决、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入等。李彬彬(2004)基于图式理论,提出在听力教学中要注重背景知识的传授,并认为听力过程是一个在一定的语境下,对所听内容不断解释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依赖于背景知识、语境、语言知识三大因素。同时,该研究还调查了听力项目与英语考试其他项目的相关系数,进而表明听写考试代表学生英语水平程度的高低。

而从学生失分原因分析入手,王淑丽(2003)提出了两个因素:语言基本功和应试情感,并指出听力教学应从这两方面加以改进。语言基本功包括基本的词汇发音准确度、词汇量大小、句法认知能力等;应试情感为应试技巧、学生心理状态等。另外,也有专家学者从评分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张炼(2008)提倡要加大对卷面的重视度,并指出当前评分过于注重语法形式的不足。

基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目前对听写考试测试项的分析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或考试过程展开研究,基本偏向于语言基本功力的一系列子因子,如:词汇量大小、拼写准确度、理解力、语音、语调等;而略偏离学生的考试心理过程或听写心理过程。听写考试,不同于英语阅读材料可供学生反复推敲、钻研,也不同于一般的听力单项选择题,给予学生可供选择的客体材料,它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提取储存于长时记忆中信息点,并结合当前情境进行信息加工,整个听写环节的信息处理发生在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区,基于下文的考生听写心理剖析,本文认为听写效果取决于学生语言基本功与情感支撑的交互作用。

二、考生听写过程心理剖析

以心理学为理论支撑,听写考试形式是典型的行为主义Stimulus(刺激)-Response(反应)的联结,S:以录音形式播放的单词材料,R为考生的语言输出。而S与R关系的建立从本质上看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先将发音与头脑中的词义建立联系,再按意义和句法规则将词义迅速组序,形成句法结构;最后,进入输出阶段,写出所听材料。

在第一个阶段,考生需要将新刺激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背景快速建立联系,学生词汇量的不足、发音不熟悉、语速及语调将直接阻碍联系的建立或建立的速度。在前一阶段影响的基础上,学生对句法结构的良好认知将利于学生在下一阶段的输出,使得学生对句子大框架有准确把握,从而留有合理的空白区域加以补充、修改;否则,书写稀疏或紧凑都会影响卷面效果。最后,考生大脑中对听力材料的保持程度、单词拼写准确性以及整体书写效果成为显性评价依据。

通过对听写过程从感觉登录器到短时加工记忆阶段的心理反应剖析,得出影响听写效果的因子有词汇量大小、词汇发音(英音/美音)、句法结构熟悉度、单词拼写基本功、文本书写效果等语言基本功项。其中,词汇发音是被我们容易轻视的一个因子,学生的词汇读音不准确或不熟悉,会直接影响到长时记忆中信息提取的灵敏度,比如:pen(笔)很多学生将pen的读音已经在长时记忆中固化为类似汉字“朋”的发音,当学生听到/pen/的发音时,往往产生疑惑心理,进而阻碍学生对随后信息材料的理解或捕捉。另外,学生的心理情感支撑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子。除了普遍存在的考试焦虑外,听写考试继既听又写的自身特征,即听得听准、写得写快极易引发学生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在承受此负担的状态下,当遇到难点时又会引发迟疑心理,如:这个单词发音好熟悉,到底是什么呀?……想不起来,先空下……空多少距离呢?……哎呀,快点,又错过了一句。同时,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材料第一句的反应也很重要,积极的反应联结将在很大程度上利于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反之,易使学生陷入急躁状态。可见,在整个听写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是与情感支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基于反拨效应的教学启示

以心理剖析为依据,可以看出情感支撑与语言基本功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牵涉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听写输出,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二者并重视其内在联系。

1.注重语言基本功。从上述因子分析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在词汇量、发音、拼写、句法、语篇、书写方面的训练,尤其在发音方面,除了注意区分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之外,还要重视语音教学来保证学生形成准确的发音图式,从而利于学生在听写过程中快速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另外,在听力教学中的词汇量的教授可以优先采用情境教学法,尽可能减少采用传统的机械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培养语感的途径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敏感度、熟悉度以及对语篇的理解力以提高刺激―反应联结建立的速度。最后,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英文书写的规范性,很多学生容易将字母r与v,e与c,t与书写混淆。

2.加大情感与技巧类支持。教师应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在听写过程中,采用适宜方式排除紧张、急躁状态,实施自我调节。当学生未顺利进入考试状态,如没有捕捉到前几句信息时,要尽力防止消极心理状态的出现。在技巧方面,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熟悉的速记符号以提高速度。其次,建议学生在材料播放第一遍时不要急于书写,而应专注于大意理解;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不要立即重复听到的内容,这样容易造成大脑空白,可以稍微过一二秒重复,效果会更好。对于没听懂的部分,不要费时思考以耽误下文的接受。

3.拓宽学生知识源。听写考试的题材来源广泛,可能涉及教育、科技、自然、历史、医学健康、法律等各种学科,所以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不能局限于狭小的学科领域,师生应共同努力,通过网络、期刊、杂志等逐步扩大知识视野,适应不同文体风格的作品,尤其是注重关注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历史等。同时,在英语听力的练习中,也可以通过外国广播如VOA、BBC等来加强训练。

专业英语四级听写考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测试项目,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语言习得能力,其形式上的刺激与反应建立在本质上是依赖于学生认知加工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听写的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听力练习的形式,知识综合、迁移、提取的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因素,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提高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李彬彬.TEM4之听写对其教学的反拨效应[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9-112

[5]马强.TEM4听写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反拨效应的调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158-160.

[6]王淑莉.TEM4短文听写对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72-75.

[7]张炼.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听写评分标准看听力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67-70.

上一篇:本三制造模块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陌生化”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