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格教学的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24 06:32:33

地理微格教学的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

摘要:教师技能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微格教学就是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本文通过长期微格教学的实践,以地理教学论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目的,建构出了地理微格教学理论、实践、评价“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微格教学;课程体系;建构;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73-02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展开,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科学,也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与时俱进的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把抽象的教学理论通过先进的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转化成简单易行、可操作的教学技能成为了高等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各地师范学院虽然大都开展了微格教学,但“还是讲得多,练得少”。因此,微格教学的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成了信息时代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新课题。

一、微格教学的课程体系建构

1.微格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地理微格教学从教学的不同角度,进行教学技能分类。从教学语言角度分:教学语言技能、教学体态语技能;从教学技能角度分:板书技能、板图技能、板画技能、现代媒体运用技能;从教学环节角度分:导入技能、讲授技能、用图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总结技能、教学组织技能共十三种技能。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系统掌握地理教学各种技能理论基础,确定训练技能、观摩示范、编写教案、角色扮演、评价反馈、校正行为,并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地理教学技能。“站台训练”是师范学院为教育专业学生单独设立的教育教学实践训练,设置于第五、第六学期,每周站台训练一次(2课时),训练实践内容以辅助教师教育类课程《地理教学设计》、《地理微格教学》训练内容为主。训练以小组合作形式在微格教学实验室中完成。目的是增加师范生的模拟实训机会。

2.微格反馈与评价体系的建构。微格评价体系是决定微格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是否达到预期技能训练目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体系。针对微格教学的评价体系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既要包含对某一技能的定性评价又要包含定量评价。所设计的微格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依据所学的技能,确定相应教学内容来设计其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学的评价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的“小型”教学设计与评价,是把教学设计与评价合为一体的。其中,微格教学评价体系中包括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的评价。

二、微格教学的课程体系实施策略

1.微格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微格教学实验室是培训学科教学技能,模拟课堂教学实践的工作室。微格教学的过程是:事前的学习和研究确定培训的技能编写教学设计提供示范修改教案教师角色扮演者进行微格教学实践学生角色扮演者做好角色扮演并进行准确记录(包括录制)回放微格教学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评、学生角色扮演者讨论评价、指导教师进行整体评价教师角色扮演者修改教学设计重新微格教学实践。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硬件环境能够满足微格教学的录制、回放、评价、再录制、再评价的功能,为受训者创造和谐的氛围和条件,通过反复进行实践,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技能,直至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如下:①事前的学习研究。在这种微格教学实施模式下,指导教师先组织师范生学习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以及需要掌握13种教学技能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每一种教学技能的评价标准。其次,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微格教学的方法和要求。最后,要考虑在课堂突发状况下教师的应变能力的训练。②确定培训的技能。确定培训技能,也就是确定培训目标的过程。将受训者分成小组(每组6~8人为宜)建立微型课堂。每一小组从高一地理必修一中自选内容,运用确定的技能进行训练,单项技能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间。共安排2次微格教学。列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③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就是微型教案。教学设计的编写必须明确教学课题、技能目标、教学目标、时间分配、教学行为、教学技能、学生技能、教学媒体、板书等内容。共有14个微格教学教案,其中所给的教案中列出教学技能表主要有导入、语言、演示、讲解、提问、变化、强化、教学组织、结束、板书、多媒体教学、反思、说课、实验教学技能。④提供观摩示范,在确定训练的技能之后,应该让受训者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受。首先,指导教师可以带领师范生去中学课堂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在现场体会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教学技能以及取得的效果。其次,指导教师针对某一项技能提供标准的示范影像并在观看过程中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和适当的指导。也可以给出反面教材,大家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⑤修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导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它是影响微格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微格实践之前必须确保教学设计的准确性。由于每个小组所讲的内容是相同的,指导教师只需在每一个小组抽出一份教学设计,进行指导即可。各小组继而进行内部讨论,修正各自的教学设计。⑥角色扮演,在进行正式微格教学活动过程中,同一小组成员在一起录制并形成一个微型课堂。这时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分工:一位同学扮演教师角色;一位同学进行多媒体操作,准确录制“教师”的教学视频;其他小组同学则扮演学生,积极与“教师”互动并及时记下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然后,小组成员之间再互换角色,直到每个成员录完为止。⑦反馈评价,反馈要及时、客观,评价要科学。录像完毕之后,进行录像回放,受训者自己能够直观的看到自己教学行为,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议,写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成员的录像进行回放,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如果该小组没有通过评价要求,须重新修改教学设计重新录制。⑧综合训练,如果某个小组完成了所有单项技能训练,就可以开始准备学科常规课程的课堂训练,可以综合运用多个教学技能,评价也过渡到教学评价之中(时间延长到15分钟左右)。共安排1次综合性微格

教学。列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30%。如果小组某单项技能没有通过指导教师评审议通过,该小组必须重新录制,直到通过为止。

2.微格反馈与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微格反馈与评价体系包括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的评价。微格反馈与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主要是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也就是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确立共同的微格技能训练任务,通过小组组员间的相互探讨,达成小组的教学设计实践方案,实施同教学技能、教学内容不同的方式、方法与手段,进行同课异构,通过自评、小组组员评定、教师的综合评定等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达到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形成组员教育教学个性绽放,特质养成。其中所涉及的微格反馈与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共有两种类型:①单项教学技能微格实施策略,在学习各项教学技能内容后,依据各项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其中评价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其中的量表由小组成员来给予评价,确定其量化的评价,教会师范生学会各种技能的评价。之后再进行本人、小组的质性评价。授课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共有14个微格教学教案,其中所给的教案中列出教学技能评价表主要有导入、语言、演示、讲解、提问、变化、强化、教学组织、结束、板书、多媒体教学、反思、说课、实验教学技能。评价者主要有小组成员来承担。列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学习完单项教学技能后,依据几项教学技能进行的微格教学设计。其评价主要表现为本人、小组互评、指导教师的质性评价。授课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共安排2次微格教学。列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②综合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教案,依据对单项和多项教学技能的训练逐步过渡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综合所有的教学技能进行常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也过渡到教学评价之中,其中自评、小组评价为质性评价,指导教师评价是量化和质化同时进行。授课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共安排1次综合性微格教学。列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参考文献:

[1]孟宪乐,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

[2]罗刚,李红波.关于开展微格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的理论与时间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1.

上一篇:关于提高高校学生学学数学兴趣的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面向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