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6-22 12:29:02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我们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全体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展开,并从三方面着手调查:作业、社团活动、知识与能力。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有两方面: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其中内在动力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职业理想、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外在环境又包括两部分内容:教师作用和资源利用。通过分析,我们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其自主学习有所指导。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自主学习 影响因素

一、研究现状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且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个热门研究领域,关于它的研究有很多,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固定的定义。有些学者把自主学习界定为一种能力,有些学者把它界定为学习过程,还有些学者把它界定为教学实践。郭继荣和戴炜栋(2011年)两位学者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总结出经常被研究者和实践者引用的“自主学习”定义。

2.对外汉语专业自主学习

根据我们整理的资料分析,当前大多数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从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进行的,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吕必松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张洁的《对外汉语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等。他们都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却比较少,而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我们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教学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很重要,而能否成为合格的、专业的甚至是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则还有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愿地对自己的学习确立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而且能够严格履行其计划上的内容,最后还要对自己进行阶段性的考核。

二、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在对外汉语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大多数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研究怎么教;而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如何学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我们希望通过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者提供一个方法论上的指导,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研究:

1.分析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2.针对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其更好地自主学习。

3.为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四年制本科 300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 264 份,有效率98%, 其中男性30名,年龄 18 ~23岁; 女性 270 名,年龄 18 ~23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知识、能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主要从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课下时间安排和作业完成情况着手调查,另外还包括报考对外汉语专业是否是第一志愿和毕业后是否想从事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的工作等问题。经过整理和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两方面: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

最终,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图表分析以及对比分析,从而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出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结果和分析

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两方面: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外在环境因素包括教师作用、资源利用,内在动力因素包括职业理想、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和学习计划。其中,内在动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外在环境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内在动力

毋容置疑,内驱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内在动力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1.1职业理想分析

实现理想是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促进作用。从数据来看,大一至大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想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所占比重大致呈下降趋势。大一学生对对外汉语专业前景的认识不够深刻,理想成分占有很大比重,而随着年级的提高,认识的深化,这种理想成分则会有所减少,而对自身的认识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

1.2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大一、大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于大二学生,大四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于大三学生。数据所呈现的不规律性促使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大一、大三、大四学声进行对外汉语自主学习主要是来自于内在动机,大一学生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新鲜,因此学习内驱力较强,而大三、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对自身专业方面的学习要求加强。可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而且,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升自己。

1.3自我效能分析

自我效能是学习者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认识,它的强弱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数据显示,大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强,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下降的趋势。自我效能感强,学习自信心就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一学生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充满信心,自主学习动机明显。经过一系列困难之后,一部分学生担心失败,选择放弃,自我效能感降低,这就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下降。

1.4学习策略分析

人们对学习策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也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我们认为,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从数据来看,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更善于利用学习策略来进行自主学习,这与上面自我效能的调查结果一致。我们认为,大二、大三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倦怠,所以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有所减弱。而大四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提高与自我效能、学习动机等方面都有联系。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职业理想、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之间有着正相关的联系,这样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联系,针对一个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外在环境

2.1教师作用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如图所示,大一学生对教师布置作业的完成时间比较均衡,大二呈下降趋势,大三呈上升趋势,大四学生则集中于1-2小时。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得知,对外汉语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课课后作业主观思考题占大多数,要求学生思考和查阅的资料比较多,因此课下所花费时间较长。由此可见,教师作业的布置内容和要求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2资源利用分析

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可分为社团资源、传统资源(书籍、报刊等)和新兴资源(网络资源)三方面。

数据显示,大一至大四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小于20%的呈增长趋势,在10%-20%间呈下降趋势,大于20%的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在社团类型上,大一至大四学生对专业性社团的参加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得出,大一至大四学生用于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这些社团活动中,专业性社团的参与度与年级呈正比,高年级学生参加专业性社团的比例大一些。

从阅读书籍时间表横向来看,大一学生课下阅读书籍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大二有下降趋势,大三、大四学生则呈现很明显的下降趋势。纵向比较,阅读书籍时间小于1小时的基本呈上升趋势,1-2小时和大于2小时的基本呈下降趋势。在书籍类型选择上,兴趣类书籍始终占较大比重,并且有上升的趋势,专业类和外语类书籍则基本持平,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大一至大四学生用于课下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阅读书籍中专业类书籍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小结

(1)通过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社团的调研,我们发现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的社团数量很少。

(2)对于传统的纸质资源,可以在大学图书馆找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这类资源大都是以书籍或期刊的形式出现,内容一定是经过多次审核校对的,含金量较高。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图书馆藏书不全,资料需要花钱购买等。

(3)对于新兴的网络资源,任何人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大多数都可以免费获得,如不能免费获得,花费的金额与纸质版资源相比也很少;而且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分享的功能,方便快捷。弊端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在选择时要慎重。

五、结论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受接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影响很大,总体看来,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其中,内在因素对自主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人的理想目标越清晰,学习动机越明显,学习策略的制定就越明确,自我效能体现的就越高,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就越突出。外在因素对自主学习起着辅作用。只要利用好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就能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六、建议

通过对影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内外因素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认识,明确自我认知,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学习、就业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加强学生学习策略培训,开展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交流会,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加大教师作业布置中主观思考题占的比重,让学生在课下可以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外部推动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达到学生与教师之间随时互动交流的目的。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多开设一些专业性社团,并配备专业性教师给予指导;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学校可以开展学习中国古典传统技艺或了解各国文化习俗差异方面的课程,多开展名家讲座,增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这次调查与研究,我们只抽取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得出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此外,问卷所涉及到的问题考虑得不够全面,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也不够透彻等等。这些不足也是推动我们不断向前探索的动力,也使得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更积极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2]Broady E & Kenning M-M. Learner autonom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s - A].In Broady E & Kenning M- M (eds.).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C].London: CILT, 1996. 9-21.

[3] Littlewood W.“Autonomy": 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4):427-435.

[4] Schunk DH & Zimmerman B J.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ssues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M].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5] 陈冬纯.英汉“自主学习”涵义与术语分析[J].社科纵横,2006,(7):166―168.

[6] 范捷平.研究型大学的外语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23-25.

[7] 郭继荣,戴伟栋.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

[8] 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17-19.

[9] 靳玉乐,李殿森.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J].教育学报,2005,(3):8-17

[10] 李广凤,刘卫东. 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1(154).

[1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 任春华,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11).

指导教师: 刘海洋系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论财产刑执行监督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