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的“劳动模范”

时间:2022-06-22 12:06:47

植物中的“劳动模范”

能产“石油”的树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有限,越开采越少,因为石油是动植物在地下埋藏了千百万年的时间才形成的。在石油资源渐渐枯竭的今天,科学家们想:既然远古植物可以变成石油,那么从今天的植物里可不可以提炼出石油来呢?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和培育能产石油的植物。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寻找,一位名叫梅尔温·卡尔文的美国科学家终于在巴西的热带雨林里发现了一种能产“油”的树。这种奇树名叫香胶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人们只要在它的树干上打一个洞,就会有一种胶汁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这种胶汁的化学特性和柴油很相似,无需加工提炼,就可以当柴油来使用。安装了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把它灌入油箱,马上就可以点火发动,上路行驶。

香胶树产的“油”不仅可以直接供汽车使用,而且产量还很可观。一棵树在六个月里分泌出的胶汁有二三十千克。一亩地如果种上六七十棵香胶树,就可以产“石油”十几桶。种树能生产出宝贵的石油来,这对于那些缺乏石油资源的贫油国家来说,真是一个福音。

除了香胶树,科学家还发现了其他一些能产“油”的植物。例如,在我国海南省的尖峰岭林区有一种油楠树,它的树干被砍伤以后,会流出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来。这种液体可以像石油那样燃烧,当地人经常用它来点灯照明。

能帮助人“采矿”的草 在千奇百怪的植物界里,不但有一些植物能够帮助人们找到矿藏,还有一些植物竟然还能帮助人类采矿呢! 说起人类发现植物能“采矿”这件事,还得从北美洲的“有去无回谷”的故事谈起。“有去无回谷”是一个神秘的山谷。到那里垦荒的欧洲移民,往往住不了多久,就会得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病。患病的人,先是双眼失明,然后毛发脱落,最后因全身衰竭而死。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给它起了“有去无回谷”的名字。 后来,科学家考察了这个神秘的山谷,揭开了它的谜底。原来,这个谷地里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硒(xī)。植物在生长时,从土壤里吸收了大量的硒,人吃了含有大量硒的植物,就会发生中毒而死去。硒是一种很稀有的矿物元素,开采起来很费力。当人们弄清了“有去无回谷”致人死命的真相以后,就在那里种上了能大量吸收硒元素的植物紫云英。等这些紫云英长成收获以后,将它烧成灰,便可以从中提取硒。这种用植物采矿的方法,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硒,还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能帮助人类采矿的植物还有很多,如从海带中可以提炼出碘;从锌草中可以提炼出锌;从紫苜(mù)蓿(xu)中可以提炼出稀有的金属钽(tǎn);从一种名叫蓝液树的树汁中可以提炼出镍(niè)。有了这些植物的帮助,人类要把那些土壤中含量十分稀少的矿物开采出来就容易多了。

自带“氮肥厂”的大豆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肥料,尤其是缺少了氮肥,植物就会长得又矮又小。虽然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素,可是绝大部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只有豆科植物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能将它转化成氮肥,供应自己生长的需要。因为在它们的根部,都有一个小小的“地下氮肥厂”。

在豆科植物的根上长着许多疙疙瘩瘩的东西,它们就是豆科植物的“地下氮肥厂”。在这些被称做根瘤的小疙瘩里,还住着许多辛勤劳动、专门制造氮肥的“工人”呢。这些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小家伙叫根瘤菌,正是它们通过体内分泌的固氮酶,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还原成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液态氮,源源不断地供应豆科植物的生长需要。据科学家测定,一棵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为它提供所需要的大部分氮肥。豆科植物有了这些小小的天然“地下氮肥厂”,就不会为缺乏氮肥而发愁了。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的共生关系。在根瘤里,豆科植物把自己吸收的一部分养料和水分供给根瘤菌,而根瘤菌也把自己合成的“化肥”输送给豆科植物。生物学家们设想,如果能将根瘤菌的“地下氮肥厂”移植到小麦等农作物的身上,那么就可以避免化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烈火中的“英雄树”

落叶松是一种不怕火烧的树种。它为什么能够“劫后独生”呢?这是由于在落叶松那挺拔的树干外面包裹着一层几乎不含树脂的粗皮。这层厚厚的树皮很难烧透,大火只能把它的表皮烤煳,而里面的组织却不会被破坏。即使树干被烧伤,它也能分泌出一种棕色透明的树脂,将身上的伤口涂满、涂严,随后就凝固了,使那些趁火打劫的真菌、病毒及害虫无孔可入。因此,落叶松就成了烈火中令人瞩目的“英雄树”。

不久前,在南非乔治森林进行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发现芦荟居然不怕火烧。一般来说,植物的叶子枯萎后便脱落了,而非洲大草原上一些芦荟的枯叶却死而不落。一场火灾过后,有死叶覆盖着主干的芦荟中有90%以上经受了炼狱的考验活了下来。这是由于芦荟的死叶中含有某种不易燃的物质,在死叶的保护下,火焰无法烧到芦荟的表面,使它们免遭一劫。

美国林业专家发现常春藤等几种植物也不怕火烧,甚至可以称为灭火植物。原来它们在接触火苗后,本身并不燃烧,只是表面发焦。有人设想,如果将常春藤成排地种植在森林的周围,就能形成一条防火林带。

在我国广东西部山区的森林中,有一种木荷树也是防火能手。它的树叶含水量高达45%,在烈火的烧烤下焦而不燃。而且叶片浓密,覆盖面大,树下又没有杂草丛生,因此既能阻止树冠上部被点燃,又能防止地面上的火焰蔓延。因此说,木荷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火树。

海松是生长在我国海南的一种树木,用它做成的烟斗,即使经过成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也不会被烧坏。这是由于海松具有特殊的散热能力,木质坚硬,特别耐高温。

在非洲的安哥拉,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梓(zǐ)柯。在它的枝杈间长着一个个馒头似的节苞,里面储满了液体。节苞上还布满小孔。当它们一遇到闪耀的火焰,就立即从小孔里喷出液体,这种液体里含有灭火能力很强的四氯化碳。因此,人们将这种树叫作“灭火树”。

不怕火烧的植物其实也不足为奇,只是这些物种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身保护能力而已。

上一篇:关于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古代人得不得近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