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21 09:39:26

多媒体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形势,新教育,现代教育手段越来越先进,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甚至大有占领课堂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理性思考该如何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多媒体 提高效率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137-0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与信息更新加快,不可避免,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在有的课堂上似乎有成为主流之势,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反思多媒体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利用好这把双刃剑。

一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课件能将授课内容、教学目标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教师可以较容易地使用和支配更多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控制范围,并且为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教师通常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传统教法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而多媒体可以完成。尤其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可以提供大量的知识链接,学生能横向比较,对知识点形成完整、鲜明的认识。

2.有利于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为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提高了课堂效率。因为,它能形成敏锐的感官刺激。一堂课4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也不可能都集中于老师的讲解上,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有关。他们对单一的语言文字讲授理解较困难,因此注意力会不自觉地分散,而在此刻适时适度地插入涉及重点内容的动画演示、录像、音乐,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然而,据调查显示,过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高,有时甚至导致学生产生视觉疲倦,失去学习兴趣。

1.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反而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很粗糙。据某机构调查显示,57.63%的学生认为该校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另一方面有些老师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水平有限,上课时照“屏幕”宣科,缺乏师生教学情感的交流,单调乏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占用了教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视频、图片等素材,无形中占用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和精力,挤占了原本用来研究教材教法的时间。这种做法有舍本逐末之嫌,长此以往,则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导演”。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单纯地操纵电脑,应适当走动,及时发现学生的反应,细致观察学生,尽量多关注学生的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把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多媒体技术巧妙结合,不能只考虑知识的呈现和多媒体能否运行,更要注意学生的感受,这样才能有效果。

2.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任何教学的媒体都有其优劣,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随时调整、修改板书的内容。如果用了多媒体来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影响学生对整节课教材重难点的把握。

3.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和发展动手能力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展现思维过程不可过于具体,要给学生适度留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抽象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总之,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喧宾夺主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不管将来的多媒体科技多么先进,教师始终要站稳讲台,学生永远是主体,教育的本质才能充分体现。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操作题的复习方法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及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