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效课堂的初步探讨

时间:2022-06-21 09:14:17

自主高效课堂的初步探讨

摘 要:自主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展示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通过导学提纲的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展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学习内容,以此来构建自主高效的学习课堂。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合作交流;预习

自主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就是自主、合作、高效。自主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其含义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地开展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也是学习方式,我们将学生按学习程度不同搭配分组,就是发挥学生的作用,实现互助协作,互帮互学的目的。高效是课堂要达到的效果,就是用分层次、大容量、高效率、快节奏的方法以达高效的效果。

一、教师写好导学提纲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前提

导学提纲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依据,是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指导的载体,它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准备、学习导航、自学检测。教师在撰写导学提纲前,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撰写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的导学提纲,有助于学生课前预习。

通过“导学提纲”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通过课前预习、课中交流展示、学习检测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提纲”,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自主高效课堂。如:在教学“通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导航:

1.认真阅读P93例3。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说说你的理由。

2.比较P93每组分数的大小,填在书上。观察这几组分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3.阅读P94例4。要解决“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实质就是要比什么?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较?把过程写下来。

4.你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试一试,写下来。

5.对比不同的解决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6.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说说通分的步骤。

这样学生就能根据预习提纲,有目的地进行预习,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自主高效课堂的基础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如果事前做到心中有数,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就要学会预习。“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编写好导学提纲,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预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利用操作法、观察法和探究法来预习新课,让学生自己剪四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通过剪、量、算,观察出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探究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近两年来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使学生学会了预习,随之提高的还有他们的自学能力、学习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了高效课堂的实施。

三、合作交流是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交流既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又可以达到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效果;既能尊重学生的意愿,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实现主动、全面的发展。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他们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从而增强其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我让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自己的学具去拼摆来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有的写,分工合作、相互讨论、积极交流,几分钟后,就拿出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在台上讲解展示和全班同学交流,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台下其他小组学生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掌握了知识,看到自己的力量,分享着竞争、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效果。

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的积极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能够做好预习、乐于交流、主动展示、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三小学)

上一篇: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