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1 09:53:47

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我认为有效的高职教育是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做,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当设备出现了故障后,如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产生的机理及对故障进行定位,使学生具备熟练的操作使用技能和一定的维修能力。要达到这个能力,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熟知设备的内部构造,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

一、实物教学的特点

(一)实物教学优点

一般情况下,人类所感知的外界信息有95%来自视觉,视觉是学生接受事物、学习知识最直接快捷的渠道之一。而实物以其真实的形状、色彩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读图能力不强的学生,实物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直观展示构造组成

面对设备实物,学生省去了将文字和图片信息转化为立体形状的过程,获得信息较为直接。学生不仅可以感觉到设备的外部结构,还可以通过对实物进行拆装,详细地掌握其据内部构造和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各部件的色彩、质地、几何形状等信息直接通过视觉反应到学生的大脑中,产生的记忆影响较为长远。

2.方便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高职教育培养的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是该类人才的基本素质。根据一般的规律,依托实物多次重复的强化练习是形成熟练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

3.利于进行维修能力培养

正确的拆解与组装过程是维修设备的前提条件,设备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故障的排除能力培养,都需要依托实物进行,没有实物,能力的培养就失去了载体,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形成真正的维修能力。

(二)实物教学局限性

然而,实物教学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于教学保障

为了满足大量学生的教学班教学组织,若采用实物教学,必然需要大量的教学装备作保障。对有些专业,涉及到的设备种类和型号较多,大量的教学设备展开教学时,不仅占用的空间大,而且购置和维护的成本高。

2.不便于展示复杂的内部结构

采用实物教学时,简单的结构可以采用剖切的方式展示其内部的结构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但是,对于内部结构和装配关系复杂的设备以及较小的组件,实物展示的方式就显出其较大的局限性。

3.危险的项目不便于教学组织

用实物进行一些教学演示或实验时,有些需要用到高压气体或高压电的设备以及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加强实践指导老师的数量,不利于教学组织。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一)多媒体教学优点

现在所说的多媒体教学一般是指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音频、视频有机结合,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手段。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它的优越性。

(二)多媒体教学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同样也存在不足。

1.真实感较差

不管多媒体技术多么先进,所生成的视觉模型总是一个虚拟的影像,对其色彩、声效、外观尺寸等都无法完全与实物相比。

2.学习节奏太快

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既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在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教学组织不当,省略了大量与教学无关环节的同时也造成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减少,致使学习效果不好。

3.教学准备工作量大

多媒体教学一般是老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预设教学组织过程,不仅要合理规划好每次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编排好课堂组织方案,有时需要根据教学班的特点及保障条件设计出多套方案,使得老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大。

三、多媒体与实物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与实物,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我通常是按照以下几条原则。

1.实物展示显性信息,多媒体表达隐性信息

观察实物一般获得的都是显性信息,比如学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能时,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二极管外观形状,将其接入带有指示灯或电流表的直流电路中以后,能够发现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电源的负极若电路导通,将二极管反向再接入电路中,则电路不导通,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的性能。

2.外形直观轮廓用实物,内部细微结构多媒体

设备及尺寸较大的外形采用实物展示,内部结构复杂的部件及尺寸较小不便于直接观察的微小元件通过多媒体展示。例如空气过滤减压器,通过实物展示只能直观地看到减压器的外部形状,但是,减压器的本体部分是一个3cm见方的立方体,是减压器的核心元件,不仅承装减压器的各组件,而且内部有进气嘴到过滤室的通道、过滤室到高压腔的通道、高压腔经过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到低压腔的通道、低压腔到安全阀的通道、低压腔到压力表接口通道和低压腔到出气嘴的通道,这些通道不在一个平面上,相互之间隔离。

3.多媒体演示工作原理,实物培养操作技能

利用多媒体的优点,详细描述设备的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通过实物锻炼操作技能。例如在进行内燃机维修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分解与组装能力,提高拆装工作的程序练习的效率;最后在实物上练习工具的使用,完成内燃机的拆装操作。

四、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只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教学手段,将多媒体与实物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点。

1.避免过分突出单一手段的作用

有的老师喜欢用实物,却完全排斥多媒体,过分夸大了多媒体的缺点;相反有的老师特别钟爱多媒体,认为多媒体能够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花费大量的精力将多媒体课件做的美轮美奂,甚至抛弃了板书的环节,这些都是片面的。无论是实物还是多媒体,都是知识的载体,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使用时都要扬长避短。

2.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多媒体既可以按预定程序播放,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很适合个体单独运用,学员可以电脑上通过多媒体教材对课堂上教员没有讲到自己又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个别学员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达到查漏补缺、拓宽知识的学习目的。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又善于实践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依托实物,参照多媒体进行学习。

3.教学设计不能疏忽

有些老师有可能担任某个课程多年,认为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多媒体,都了然于胸,因此,课前不需要进行认真准备,把上一届的教学设计直接拿来就用。比如教学实物的状况是否满足教学需要,多媒体素材是否更新与完善,课堂组织程序是否充分实物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

总之,虽然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先进,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永远也不能完全代替实物的教学功能,只有将实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