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枸杞幼龄期到成龄期的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6-20 11:57:16

浅谈枸杞幼龄期到成龄期的栽培管理技术

[摘 要] 通过对原州区气候、土壤环境分析,从园地的选择、苗木的规格、栽植、栽植后的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详细论述了枸杞从幼龄期到成龄期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枸杞 幼树期 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95-01

1 原州区概况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总面积为2766km,辖3个街道、7个镇、4个乡,总人口46.10万人,海拔1470-2900m;年降水量350~650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57.7%,蒸发量1361mm,全年日照时数为2527h,年平均气温6.2℃,年积温2263℃,无霜期103-148d, 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多为淡黑垆土和湘黄土,质地为砂壤土,且土层较厚,PH值8.7,盐碱化较重。银平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宝中铁路贯穿南北,西兰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境内地形平坦、川地、塬地较多,井灌、库灌、和引黄扩灌较为便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发展枸杞栽培、育苗的首选区域。

2 园地的选择改良

枸杞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各种质地的土壤上都能生长。要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最好选择土壤深厚无污染有良好通透性、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轻壤、砂壤和壤土,pH值为8左右,光照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的片区建设茨园。在选好的园地每亩施羊粪、禽粪等有机肥2500kg-3500kg,与500g辛硫磷搅拌均匀散在园地,4月上旬深耕1次,7月上旬在中耕2次,利用太阳光对土壤进行杀菌灭虫,同时达到深翻熟化,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消除杂草,提高蓄水保墒能力,为翌年枸杞根系伸展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 枸杞栽培管理技术

3.1 适时栽植

翌年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30cm以上时,按照人工作业栽种3-5亩的定植密度1m2m,亩栽苗333株,也可选择行1.5m2m,亩栽苗222株。为便于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在田间操作的利用率,一般都采用1m3m,每亩222株长方形配置。在栽种的点上挖长30cm,宽30cm,深40cm,将选好苗木根颈粗在0.5cm以上,有3-5条侧枝,有3-4条侧根,无损坏,苗高50cm-60cm的一级苗,放入生根溶剂内浸泡1分钟取出放入苗坑,填一层土表土,提苗舒展根系,再用脚踏实后覆土略高于根颈处,及时灌足定植水。在株间覆盖地膜保墒提温,促成活抑杂草,宁杞5号需配置授粉树,配置比例为1:1,授粉树为宁杞1号和宁杞7号。

3.2 抹芽扶苗

枸杞苗20天以后陆续发芽抽新枝,现将苗木根颈以上30cm段的芽、枝抹去,留下30cm以上的新枝,作为基层树冠的侧枝,然后灌水,地略干后松土除草,在根茎处培土或绑1m高小木棍做好支撑。5-7月待新枝长到20-30cm时,及时打顶促发二次枝。

3.3 适时施肥

10月要在树苗根颈30cm以外挖坑施基肥,坑长20 cm,深30cm,施入生出圈肥每株2.5kg渗入氮磷复合肥100g,与土拌匀后封坑灌好冬水。

3.4 合理间作

1-3龄枸杞园,可在树行间间种瓜菜类低矮的作物,枸杞树两边分别各留足50cm以上的通风带。

4 成龄枸杞管理技术

4.1 土壤耕作

春季浅耕增地温,3月下中旬行间浅耕,树冠下用锄头或铁锨浅翻解冻的土层,夏季中耕除杂草。夏季中耕2-3次,秋季深耕多蓄水,9月份要对枸杞园地进行一次深耕晒土,方法是:树行间深耕20-25cm,树冠下浅耕10-15cm左右,防止碰伤根颈。

4.2 增施有机肥追肥

4月中旬灌头水前,沿树冠外缘土层开沟15-20cm施入尿素或氮、磷复合肥拌土后封沟灌水每株成龄结果树300g ,小树减半。5月中下旬开花期施入磷酸二铵。6月中旬在坐果期,土壤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株树400-450g。 秋季,以每亩生产150kg枸杞干果为标准,施腐熟有机肥2300-4000kg,每亩按222株计算,株施有机肥10-15kg.以此标准进行增减。

4.3 灌水

4月中旬灌萌芽水,5月中下旬和6月中旬灌坐果水(易大),6月下旬至8月中旬灌膨大水(易小)。

4.4 树体管理

4.4.1顶干剪顶

在枸杞苗根颈处选择生长粗壮的1条直立枝作主干枝基颈粗在0.6-0.8 cm时,于枝高50-60cm处打顶或短截,再将枝干基颈向上30 cm内的萌芽或分支剪除,在枝干上选留生长不同方向的侧枝5-6条,与枝长20-25 cm处短截。

4.4.2培养冠层

第二年在树冠中心部位选留1-2条直立向上生长的粗壮枝,于30 cm处打顶,作为第二层树冠的主枝,主枝上分生侧枝,侧枝再分生结果枝,形成树高1m左右,冠幅1m左右的树冠;第三年再从树冠中心处选留直立枝干于30cm处打顶,枝茎增粗分升侧枝,充实树冠。

4.4.3放顶成形

第四年在树冠顶部选留直立或斜生的细弱枝条放顶成株高1.5m左右、冠幅1.5m左右的半圆树形。

5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5.1 清洁园区

在3月中旬及时清理园地,用钉耙、铁叉等工具将园地剪下的枝条清除出园连同园地周边的枯枝杂草一并烧毁。

5.2 土壤耕作

3月下旬园地喷洒无公害农药(乐果粉、辛硫磷微胶囊等),随机浅耕(树冠下人工破土浅翻10-15cm,树行间机械浅耕),将农药拌入土内。

5.3 灌水封闭

4月15日左右,枸杞红缨蚊、木虱、瘿螨、锈螨开始活动,枸杞蚜虫卵开始孵化,此时注意虫情测报,及早防治,压低虫情基数。实施灌水封闭,亩灌水量60-70m3,让地表形成薄层板结,不要松土,待到5月上旬灌二水后在松土除草,可有效防治红缨蚊、食蝇等害虫。

5.4 药物防治虫害

5月中下旬,大多数害虫进入繁殖期,此时连续喷药两次,注意全园树冠及地面均匀喷药;8月上中旬,枸杞害虫再次进入繁殖盛期,抓住关键时期进行一次虫害防治。

5.5 主要病害防治

6月上旬至下旬,枸杞黑果病、枸杞白粉病开始发病,严重发生期在7-8月分。在阴雨天1-2天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喷药,雨后喷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枸杞黑果病。

参考文献

[1]《农村田地》2004年第05期,《枸杞幼龄期的管理》。

[2]2008年12月上传的宁夏枸杞栽培技术规程。

[3]《吉林农业》2012年04期张立新、高兴等撰写的《关于枸杞栽培管理主要技术初探》。

上一篇:浅析农村散养家禽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针对退耕还林造林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