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6-04 02:48:0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难于形成农业产业特色,难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管提高,于是农户之间便自觉不自觉的对农业进行流转,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 机械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还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解决,

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土地流转过程中服务作用的部门缺失,实际上是缺乏甚至没有中介服务组织,导致流转信息不对称。其次是没有形成有效地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乡、村两级政府引导和服务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组织农民“以地生财”的能力。三是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偏低,无法体现土地的真正价值。最后,对土地流转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目前,缺少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导致有的县(区)在引进业主,签订合同和为业主提供必要支持等服务方面跟不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2.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土地流转不能顺利实施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约束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首先,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产权制度的缺失不利于土地的流转,也不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其次,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的缺失。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土地在流入主体和流出主体之间交易时,没有统一的合同格式,导致各地的土地流转交易合同格式、内容、效力不尽相同,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护。由于农民在交易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一般文化层次不高,所以需要可靠的中介组织来帮助他们完成土地流转程序,而实际上在各地区这样的中介组织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担任顺利实施。再次,为了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实施,必须对现有的土地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然而涉及到制度层面的内容,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共同进行探讨,制度的制定实施难度大,意见也很难统一。

3.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由于土地流转时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不规范的土地流转行为一再发生,从而引起了一些问题。首先,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导致了土地产权关系的混乱。产权不清晰,利益分配机制不均衡,为进行土地流转所设定的激励措施失效,土地流转难以顺利实施。其次,土地流转行为的不规范,降低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土地作为农民的唯一生计,失去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流转中不规范的行为会伤害农民土地流转的信心,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按照集体或国家的要求进行流转。

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

1.明确产权,稳固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在我国的法律中缺乏明确的界定,因此,要想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就必须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土地承包方的权利,而且这同样是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规范明确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能够使得农民更加清楚明白土地的归属,防止归属不明确现象的出现,而且,这样也能够使得农民参与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把土地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速度;确定好土地承包与所有之间的关系,能够使得农民按照锁定合同进行土地的流转,在外出务工经商的过程中更加的放心,使得土地承包权更加地稳定,提高了土地承包方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优化土地流转的科学配置,从而促进土地自身效益的实现。

2.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当前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并不完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大力构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培养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利用中介当桥梁,加强土地转让方与土地承包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及时对称的信息,提高土地流转的速度。同时,国家也要增强对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进行改革,成立储蓄银行或者是农村银行等机构,为土地流转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并且,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制定多种政策,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资金扶持,对于一些用于发展高效以及规模化农业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优先扶持,从而使得土地流转双方的资金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为土地流转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加强管理,科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参与者以及相关部门都需要严格执行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民自主经营权的维护,同时,还需要对土地流转的程序进行科学规范,这就要求在土地流转之时,流转双方要按照相关规定,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并对流转的土地进行登记、备案,充分发挥出土地流转中介的作用,为流转双方合同的签订进行签证,并做好流转土地的档案管理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调节合同纠纷,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4.政府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

4.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建立多层次、广范围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包括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农村医疗保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只有当农民真正放下担子,没有后顾之忧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才可以真正取得成效。使农民增加收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增强。

4.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流转经营主体兴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扩大生产规模,购买大型农机具,推进技术改造升级。严格落实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财政补助政策。

4.3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农用土地流转提供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资金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可以出台对应政策加以扶持。如鼓励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支持、放款贷款政策、缩减贷款融资手续等等。

上一篇:黑木耳栽培技术 下一篇: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