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时间:2022-06-20 09:03:09

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摘 要:该文结合英语新课程教学实践,以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理念为指导,从合理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注重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参与;不容忽略情感因素;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精心挑选课后习题;采用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信心五个方面就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减负与增效,即减轻学生在学习时间、作业量等方面的负担,同时将省出来的时间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基本素质。高中英语课作为三大主课之一,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意义都值得关注。如何在学习时间、作业量等都减少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这是我们普通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以为,首先要正确理解减负与增效的辩证含义;其次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和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笔者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努力实践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理念,向45分钟要效益,就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作了很多有益的的探索。

一、英语有效教学的内涵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发展的内涵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协调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就是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师生生命活力有效发挥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合理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灵活调节教学节奏,机智应对课堂生成。研究显示,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大约有以下规律:开始5分钟:经过课间休息,学生注意力仍未集中;第6-15分钟: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第16-20分钟:疲劳,学生注意力较分散;第21-40分钟: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后5分钟:疲劳,注意力又较分散。

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规律,在第一阶段复习和导入过程中,要尽可能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第二阶段进入新课教学后,应提高授课效率。第三阶段应把节奏放慢,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操练,师生共同参与,民主合作,使课堂自由开放,富有情境性,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第四阶段是一节课的黄金时间,教学节奏应加快,这一阶段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好机会,要给予学生自由,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一阶段则应以巩固消化为主,强调重点,确定难点已突破。

2.注重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参与

学生的有效参与是指学生具有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通过参与课堂上的交际性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积极主动,愉快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英语学习中,积极思维,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要尽可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获得能力。

兴趣与效率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情绪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教学。所以在每一节英语课的教学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精心指导和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笔者认为,开展“课堂小组竞赛”“根据情景猜单词”“运用所学单词编故事”等都是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途径,教师要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另外,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多媒体的呈现有着生动,直观,形象等优势,能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笔者在讲述每单元第一课welcome to the unit时,经常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呈现一些与本单元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短片,来引入本单元教学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不容忽略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现,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情感教育,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也呼唤情感教育。教师要注意正确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师生语言和行为的信息传递,渗透丰富的情感,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成果。

英语课堂教学处处离不开情感态度,如英语老师的教态表情就左右着课堂气氛。老师上课的表情、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标提出教学要关注人而不是学科,教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许多老师经常抱怨学生不肯化时间学习英语,总是用一种强制的甚至惩罚性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其效果自然不太理想。老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来优化英语学习的过程。上课前的相互问候,上课时学生表现良好时的及时表扬,学生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与帮助,课后的定期谈心等等,都会对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4.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精心挑选课后习题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备课很关键。教师在课前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准确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订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有效策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精心安排上一堂课的复习内容,设计课堂提问情景;预测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并准备好应急预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设计精练的英语课堂练习。最后,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准备好教学必须的教具和课件等。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备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英语时会受到母语干扰的特殊性。

上一篇: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下一篇:小学英语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