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化影响下的城中型风景区发展

时间:2022-06-20 08:18:43

浅谈城市化影响下的城中型风景区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的案例论述了风景区化解城市化不利影响,抓住城市化机遇借力发展的思路与策略,以实现城景和谐,促进风景区为城市服务为目标是新时期城中型风景区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型风景区和谐 发展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繁荣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独立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的支撑,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之一。表现在城市建设上就是土地的矛盾、基础设施配置的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等等。城市扩张、人口激增、交通压力等城市化问题对我国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实例,为风景区应对城市化不利影响谋求长远发展提供一点浅见。

1 项目规划背景

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内典型的湖泊型风景区。东湖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水域辽阔,面积达32.5平方公里之巨,乃杭州西湖的6倍,最宽处28公里,最深6米,其湖岸线长达111.5公里,群山环抱、浩淼明净。

早先的东湖位于原武昌古都的东部,是一座郊外的野湖,著名的武汉大学美学教授陈望衡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东湖的美:东湖偏离繁华地带,显得有点儿偏僻,有了些许的寂寞,也就平添了不少高雅和清纯。在这广阔的区域内,有“一围烟浪六十里”的浩瀚之美,有“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的大气之美,还有“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的野趣之美。

以东湖湖泊水景为主体的东湖风景名胜区前身为民族资本家周苍柏于1930年创设的“海光农圃”,武汉解放后,更名为“东湖公园”,1950年改称“东湖风景名胜区”;1979年,东湖被国家城建总局列为部级自然风景区;1982年,东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7年3月,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管理局、武汉市规划局面向全球联合《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征集》,谋求新形势下的破茧碟变。此次国际征集共吸引了11个国家和地区的83家机构的参与,经专家审查,最终确定5家设计机构入围。2008年3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唯一中标单位接受委托,为《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修编。

东湖长期以来得不到长足发展的“内忧”与源于城市建设挑战的“外患”迫切地呼唤规划策略上的调整与突破。新的总体规划积极推动风景区发挥其潜在价值,为大武汉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使这一宝贵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同时又能保持其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美丽面貌,使其与城市和谐共生、与人类和谐相处。

2 困扰:城市化问题威胁东湖风景区的生存环境

在一度盛行的经济发展主导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下,风景区保护被迫让位于经济发展。环东湖沿岸被行政机关、居住小区、学校、研究机构、大型企业、重大市政设施等所蚕食;南侧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直抵东湖水域;北侧白马景区部分区域在上版武汉市总体规划(1996-2020)中被划入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建设范围;东侧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线路与京广客运专线线路建设对风景区范围进行了纵向切割,造成景区之间的隔离,导致风景区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除了对风景区范围的侵蚀,城市化还给东湖风景区带来其他令人头痛的问题:

2. 1 景区交通的压力

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由武汉长江大桥至武昌城市腹地的重要交通线上,是两地联系的“捷径”,大量的城市过境交通经由东湖东路(东湖湖中堤)穿越风景名胜区,给景区带来了巨大交通压力,破坏了景区空间的完整性,造成了空间布局的割裂,同时对游憩环境造成影响,给游客的正常游览活动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2. 2 生态环境的压力

风景名胜区被城市生活区和工厂企业包围,未经达标处理的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和工业废水非法排入东湖水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目前东湖整体水质已降为劣V类;此外,村民们利用东湖河湖港汊进行围湖填塘,发展渔业养殖,侵占了东湖水域,造成东湖水面的减少;而过境机动车辆的废气、噪声污染也给风景区的良好氛围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3 机遇:城市化触动风景区重新定位

城市化发展给东湖风景区造成了负面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转型的机遇。可以说,已成为武汉城市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东湖风景区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转型期。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东湖风景区乃至整个东湖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功能载体,并对其提出了诸多要求,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其发展。

3.1 城市空间的发展对东湖形成新的要求

武汉市早已确立建设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生态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现代城市建设目标,但以百湖之市著称的武汉却距此目标有较大的差距。而东湖地区作为武汉建设滨江滨湖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依托,是武汉的一张名片,代表着武汉的形象,对武汉的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提升,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责任。

3.2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东湖产生新的要求

武汉“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交通通讯枢纽,以及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进而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而集聚大量文化科学教育和商业资源及相关产业基础的东湖地区,对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培育城市现代服务业和发展城市休闲经济负有非常重要的承载责任。

3.3 社会发展进步对东湖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对公共资源和公共空间将更加关注,并要求分享其应有的权益,让群众公平分享公共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东湖作为武汉市宝贵的公共资源应当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和完善城市的生活公共空间提供最基础的支持。

3.4 休闲经济的发展对东湖产生新的要求

休闲经济及其产业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步入休闲时代的门槛,并逐步融入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休闲经济将得到极大的繁荣和发展。东湖地区是培育城市休闲经济的最佳区域,风景区与城市的融合为发展城市休闲产业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时机,其规模大的特点客观上为发展休闲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东湖地区具备的良好的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条件、空间条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和人才条件,也为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破茧:化解危机,谋求“城景和谐”

面对城市化带来的极大困扰,以及同样存在的机遇,东湖风景名胜区只有主动求变,开辟“城景和谐”的新局面,才能在新时期里获得重生。

3.1空间调整策略

3.1.1“废塘拓湖,聚湖成海”

湖泊是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与灵魂。以东湖为中心的十多个湖泊(郭郑湖、汤菱湖、庙湖、后湖、喻家湖等)组成了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完整水域,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浩瀚宽阔,一望无垠,这浩渺堪与海面媲美,大气磅礴,一泻千顷。

过去的东湖风景名胜区建设对水面的利用严重不足,且由于纵向切割湖域的长堤(沿湖大道)的存在,水面割裂,使得东湖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另一方面,周边日益增多的鱼塘虾池蚕食着东湖水面,对东湖水体构成了严重威胁,湖域面积进一步缩小。

修编规划为再现东湖“大、野”的特质,提出了“退塘还湖、聚湖成海”的理念,取缔部分违规占湖养殖的鱼塘,还予东湖。同时,改造自雁归桥至磨山段的现状沿湖大道(即沿湖大道的湖中堤部分),通过增加涵洞、架设桥梁等手段,打开空间界面,沟通郭郑湖与汤菱湖湖水,实现水体自由交换,促进水生态的改善,形成城市中的一汪碧海。

3.1.2 “堤岸整治,空间重塑”

东湖水面大,陆域面积小,环湖绿地少,湖岸形式又以直驳岸居多。东湖南岸与武汉大学接壤处,驳岸进深不足1米;湖中堤两侧临水界面,游人驻足空间狭窄而局促,机动车辆川流不息,游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环湖公共休闲空间严重缺乏,东湖“水文化”魅力无从体现。

据此,规划对现状堤岸进行综合改造。首先,疏浚湖底高度营养化的淤泥;其次,将这些淤泥堆积到湖岸边,在原先的直驳岸临水的一面形成坡状的生态堤,使湖岸加宽;最后,在堤上种植易于生长于水边的植物,由陆地延伸入水中,缓缓地形成一个过渡带,以此加固、美化湖岸线,构筑宽度10米至25米的湖滨生态绿廊。在局部较开阔的驳岸空间内适量设置观景、休憩性质的公共设施,增加市民公共休闲及活动的场所,真正体现服务城市的“城中湖”特色。

3.2交通改善策略

3.2.1“湖底隧道,人车分流”

现状很多社会车辆为了走捷径,纷纷选择从湖中堤上穿越,因此在10余米宽的湖中堤上挤满了社会车辆、公共交通、摩托车、自行车及行人,经常发生拥堵、争先的混乱局面,给风景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游客忙于避让,根本无法轻松地游览东湖美景,景区观光车也无法正常运营。

规划建议,远期可在东湖湖底建设一条隧道,从西北侧徐东路下穿东湖,与风景区东南方向的鲁磨路相接,并延伸至鲁巷城市副中心,全长约7.01公里。可将城市交通从风景名胜区中剥离,特别是磨山地区道路以及沿湖大道,有效地解决南北过境交通给风景区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与交通安全问题。隧道建成后,湖中堤将作为景区内部道路,仅供行人及景区内部游览车辆通行。

3.2.2 “入口换乘, 公交优先”

结合目前国内外风景区管理经验,提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风景区与外部城市交通的衔接,尤其是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容量交通的接驳;运营往返于东湖风景区及城市热点地区的班车,增加景区的到达便捷度。

为保证景区游赏环境的纯净与安全,景区内实施有限制的交通准入措施。景区出入口处设置停车换乘中心,游客可换乘景区游览专线车进入游园。

3.2.3 “水陆并举,慢行交通”

加快风景区内部道路建设,大力发展无污染的景区旅游专线车、观光巴士,开辟自行车游览线路,以及步行游览系统,形成风景区独立的慢行综合交通体系。充分挖掘东湖水上交通资源,开发可使用清洁能源的水上交通工具,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交通系统,衔接水陆交通,丰富景区观光体验。

3.3生态整治策略

3.3.1 “截污控源,点面结合”

对点源污染的治理:对沿湖的污染源进行监测控制,整改、关闭违法排污企业。改造或搬迁东湖地区现有的六家医疗机构。环湖不得新增排污口,原有的排污口通过景区污水管网建设和城市污水配套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关闭。景区新建设施污水必须接入污水管网系统收集处理,通过城市集中截污和分散截污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清水入湖”。

对面源污染的治理: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靠近城市的地区实现雨污分离;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应达到回用水标准。

3.3.2 “环湖绿带,生态治污”

现状东湖湖岸以人工直驳岸居多,缺乏自然生态的防护,对外界的干扰没有抵抗能力,一旦下雨,雨水冲刷湖岸道路,将泥浆尘垢直接冲入湖中,造成严重污染。规划提出要恢复湖滨的生态系统,通过环湖的生态绿化带构建起一道生态化的截污滞水措施和人性化的生态绿化带。生态绿化带可由湿地植物及水生茎叶类植物组成,自陆地至水中依次形成湿地植物、水中植物、浮游植物、水下植物的植物群。该生态绿化带既可净化水质,阻止土沙或脏物的流入,又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净化,降低湖水的富营养度,抑制植物浮游生物的异常产生,还具有保护湖岸,减缓波浪冲击的效果。

3.3.3 “引江济湖,生态水网”

东湖为长江雍塞湖,通过青山港与长江连接。自青山港武丰闸建成后,东湖由天然湖泊转变为人工控制的内陆水体。为恢复东湖水体的生态循环,促进东湖与长江及周边六湖的水体交换,规划结合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实施“引江济湖”策略。近期贯通青山港-汤菱湖-九峰渠-严西湖-竹子湖-青潭湖-长江的引水路线,远期连通东湖与南湖,从东沙湖水系引水至南湖,经汤逊湖泵站或陈家山闸出江。

4 化蝶:深挖特色,推动景区旅游振兴

多年来,东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较好而发展不足。开发滞后,建设实效性不高,经营管理比较粗放;景区、景群、景点的规划布局缺乏张力与活力,湖泊类景源的开发形式缺乏创新;此外,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水环境特色被多方位地削弱了,风景区的旅游文化品牌又缺乏鲜明的市场形象和差异化的项目。

以东湖风景区目前的产业体系、产品状况及管理和经营机制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因城市空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新要求。修编规划充分分析了东湖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的综合价值与优势资源,对风景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构思,形成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部级风景名胜区。

4.1 做足水文章

规划充分调动东湖宽阔的水面,开展诸如帆船、滑板等水上运动,利用湖汊港湾设置运动基地、水上泳池、水上剧院,并在湖滨带形成如音乐喷泉、浪漫婚滩、游泳SPA及日光浴专区、水上书吧、湖景网吧等休闲设施,让湖泊资源切实地引导和提升游客与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4.2建设植物基因库

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丰富,全区植物共计72科173属396种300余万株。目前已建成了梅园、荷花园、盆景园、樱花园、杜鹃园等共计13个植物专类园,集中在磨山一带,其中梅园、荷花园由于其品种多,研究力量雄厚,成为中国梅花和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规划严格保护景区内的植物物种资源,打造“世界植物基因库”和“特色名花展示天地”,并依托现状武汉植物园和各专类园进行资源整合,强化中国乃至世界梅花、荷花种类基因库的建设,提高栽培技术和研究水平,在该专业领域获得较高认知度,提高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国际地位。

4.3 吸纳原居民服务休旅产业

风景区发展与景中村的存在看似一对水火难容的矛盾体,由于景中村居民数量众多,搬迁安置费用巨大,完全外迁难以实现,不妨反过来加以利用,将劣势化解为优势。

景区旅游服务、生态保育、农游产业、环卫等,需要一定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居民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居民点是荆楚水乡特色风貌区的重要载体,适当地保留居民点,并将其改建为旅游村,更可增强东湖地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规划提出抓住景区与景区周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积极推进景区内原居民的外迁,降低景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遏止景区城市化倾向,核心景区内坚持“只出不进”的原则。近期保留的景中村可划分成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四类进行控制,并对生态环境与景观良好,具游览利用潜能的景中村用地进行改造,原址建设度假屋性质的农民新村,原居民转型为农民新村旅游服务人员。

同时大力推进景区旅游事业发展与规模化特色农游结合产业的发展,拉长产业链,增加原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原农村居民收入;优先与有序引导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经营;加强技能培训,充分吸纳原居民以劳务形式在景区旅游服务、生态保育、环卫等行业就业。

5 结语

风景区规划必当以保护为先,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有序利用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城中型风景区尤是如此,针对城市化不利影响应主动求变,消除干扰,最大限度地保护景区资源,维护景区完整,净化景区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城中型风景区对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生活公共空间的社会责任以及自身合理的经济发展的需求,深入挖掘景区优势与特色,依托城市资源,科学开展公共休闲经济,以可持续的发展促进更高效的风景区保护。

上一篇: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和相关问题 下一篇:浅谈大型医院室外工程的改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