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巧妙设计,提升家长开放日的时效性

时间:2022-10-09 04:35:17

精选内容,巧妙设计,提升家长开放日的时效性

摘 要:有效利用好家长开放日这个平台,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便于家长了解老师的讲课水平,增加学校办学的透明度。

关键词:家长开放日 参与 教学 方法

家长开放日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将所学的内容以各种形式向学校、教师和家长展示的一次活动。通过活动,让家长们看到了学校工作的特色,同时也看到了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能够亲身感受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课,同时也能粗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这个平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有如下浅显的看法:

一、活用教材,巧妙设计,让家长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我认为,一节在家长开放日上的课,教师在研读教材需考虑到教师另一群有生力量――家长,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安排一些让家长参与进来的环节,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觉得在设计这节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和家长选择同一个内容,分别去构思,再一起来交流。如选择“春节”,学生可以说说他了解到的关于春节的习俗,以及是和家人怎样过春节的等等。而我们的家长,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春节的习俗,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儿时是怎么过春节的。就教学效果而言,比教师单纯的补充知识,告诉学生时代的发展变化要好得多。

二、精选内容,侧重方法,让家长学会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通过课堂上的示范与引领,让家长学会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在随后的家长座谈会上,就这一种方法展开来说一说,举一反三,让家长学会相关联的一类指导方法。如一年级上册的拼音学习令很多学生和家长头疼不已。我在家长开放日的教学中正赶上《zh ch sh r》一课,如何在这个以南方孩子居多的班级里,让孩子们准确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成为我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用手掌代表舌头练习发音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和家长与我一起拿出手,张开嘴,随着手指的抬起、放平,学生和家长一起准确地掌握了zh ch sh与z c s的区分方法,在简单有趣、其乐融融的氛围中,难点悄然攻破。在随后的家长座谈会上,我就怎么用手势帮助学生发音、用图片帮助学生记形、用声轻韵重帮助学生拼读展开来说,我举一反三,家长触类旁通,很快学会了辅导孩子拼音的方法。

再如:我们平时不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介绍绘本在低年级阅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指导孩子读绘本,是很多家长遇到的难题。我在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一起来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以及家长对绘本知之甚少的这一现状,我设计了“猜猜――看看――读读”这样的一种看书的方法,“猜猜”――猜主人公的动作、语言或情节的发展;“看看”――看每页上面的图画,并且尽量关照到细节;“读读”――读绘本上的句子,重点读读主人公的对话。整堂课贯穿这种方法的使用,从我带着学生和家长一起看,到总结出方法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看,最后到学生掌握方法独自来看。在这样一节轻松的阅读课中,学生和家长均掌握了“猜猜――看看――读读”这种看书的方法。在家长会上,我重申阅读以及绘本的重要,在观念上,家长欣然接受。我又介绍了其他两种指导孩子读绘本的方法,从后来的反馈来看,收效不错。

三、春风化雨,情为所动,让亲情融化在爱的课堂里

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家长平时忙于生计,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奔波劳累,回到家后也很少与孩子交流。家长开放日,使得平日忙碌的家长走进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全面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这是令很多孩子感到快乐的。我无数次地看到学生在课间领着自己的家长参观校园,那洋溢在脸上的幸福是无法取代的。

在家长开放日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让这种幸福感继续下去,甚至是升华这种幸福感。我在上阅读课《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在读完绘本后,引导学生和家长用“______,我爱你,就像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彼此之间的爱。写完之后,彼此大声说出来,那一刻,血溶于水的亲情在课堂上满溢着。说完后,情之所至的大大的拥抱,让爱在课堂中升华,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的情景,家长紧紧拥抱着坐在身旁的孩子,那一刻,家长哭了,孩子哭了,上课的我,哭了,前来听课的同行,也哭了。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让家长零距离走进孩子,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太多的孩子感受到与父母一同学习的快乐,让孩子们在父母的见证下拥有了更多的自信。

综上所述,家长开放日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运用得巧妙、得当,可以将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实地学习、感受一些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和家长在情感上产生碰撞,增进亲情的体验。学校教育是一支筷子、家庭教育是另一支筷子,唯独二者形成合力,巧妙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2]毛蓓蕾《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用心诠释、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