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试点应务实

时间:2022-06-20 06:05:56

当前,信用社清非盘活不良贷款难度很大。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之一是信用关系不好,有的是甲贷乙用,有的私借公用。通过对这些贷款的分析比较可知,当初信用社放贷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前些年推行贷款证时,由于要求贷款证发证面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农户持证面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农户授信面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农户评定面要达到百分之百,因而基层信用社为了完成任务,降低了办证的准入条件,放松了审查程序,以至于农户多证、多贷现象成为日后不良贷款的隐患。为了一时成为表率,付出的代价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更是难以挽回。

推行试点无疑是必要的,试点先行,以“点”带“面”, 成“面”后推行长效机制,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但一些地方办试点,不是着眼于推进全局,而是把试点当做提高名气的捷径。有的把城边、路边、经济条件好的村庄作为试点;有的只顾忙碌于那些能够立竿见影、彰显领导干部政绩的项目,为了尽快见成效,制定不切实际的考核标准,引发了短期行为,政策朝试点倾斜,干部往试点派,资金往试点投,把有限的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上;有的试点在总结时就不成功,于是就造就出一批出经验不出成果的典型。这种顾此失彼,在“点”上越位、在“面”上缺位的做法,有违试点示范的目的。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生产发展急需政策资金等支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应该贴近实际,贴近农民,对资金充足的农户和生产、生活不需要贷款的农户,不要强其所难,对其大力推销,这样即使他贷了款也可能是甲贷乙用或是私借公用,而这类贷款一旦形成不良,清收难度就很大,优质客户等级会降低。对那些真正资金短缺的农户,生产、生活需要贷款支持的农户,不要因为信用社对每笔贷款实行责任追究制,怕担责任而冷落他们,因为农信社肩负着支持“三农”的神圣职责。

试点工作一定要求真务实,不要过分追求百分比,也不要为图一时之名,给信用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试点还要有利于农户生产和生活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县中心路信用社)

上一篇:银保农合作:一种培育“农村大户经济”的新模式 下一篇:“荐股”花样翻新 五类骗局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