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妻k歌记等

时间:2022-06-20 05:31:32

退休后,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几个老朋友知道我不爱打牌跳舞,便邀我去歌厅k歌,我欣然前往。老妻不是唱歌的材料,不是五音不全,也是半个乐盲,她本不愿去,但经不起朋友们再三劝说。

到了歌厅,伴奏一起,看到朋友的夫人一个个唱得眉飞色舞,忘乎所以时,老妻羡慕得不得了。轮到她时,老妻羞怯得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面红耳赤,怎么也张不开嘴,只得老老实实地当听众。

过了些时候,朋友们又来喊我去k歌,老妻又跟着去了。正当我们唱得热火朝天时,老妻忽然说:“我也唱一首好吗?”我和朋友们像看外星人一样地望着她,正发呆,老妻自己跑去点了一首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煞有介事地拿起麦克风,跟着伴奏带,柔声细气地唱了起来。虽比不上邓丽君,可还跟得上拍子,唱得有板有眼。这一下可把我和朋友们惊呆了。老妻唱完一首,意犹未尽,又点了一首通俗歌“真的好想你”。当她唱到“寒冷的冬天哟也早已过去,我心中只有你”时,还得意地瞟了我一眼,这一瞟,更把我瞟

糊涂了:“从30多年前我和她谈恋爱起,就没听她唱对过一首歌,今天她是从哪里偷来的音乐细胞?!”

老妻唱毕,见我还瞪大眼睛望着她,得意地径自端起杯子大大地喝了口茶。几个夫人都围过来,争着问她:“好呀!以前你是不是故意装假骗我们?”老妻笑笑说:“以前我真的不会唱,每次听你们唱得那么开心,我好羡慕你们啊,所以,我天天去公园老年歌唱队学唱歌,回来在家里练习。”我不信,斩钉截铁地说:“我天天在家,怎么没听你练习过?”老妻白了我一眼:“我就是要给你一个惊喜。每天只要你一出门,我就一个人打开电视机、DVD开始练唱。只是我把音量开得很小,不让别人知道罢了。练了几个月,总算让我练会了两首,第三首还不熟,下次我再来唱第三首。”

从此,我们k歌队伍里又多了一员女将,我也多了一个知音,退休生活更多了几分乐趣。

(责编:辛娅)

老夫聊发写作狂

严 雅

读小学时就立志,长大了当作家,但一直未能如愿。

解甲归田,又旧梦重温,1997年3月上了省老年大学文学班。第一次上课刮着风,飘着雪花,我背着红书包拖着一条残腿上路了。清风旋燕赵,壮士发冲冠,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勇士凤采。开始了我上下求索的圆梦之旅。

宽敞明亮的教室,双鬓染霜的老学子们,戴着老花镜伏在课桌上“沙沙沙”地用笔认真做着记录,忘记老之将至。

从1997年―2007年,这一学就是10年。从文学初级班、提高班、研究班到写作初级班、提高班、研究班,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我开始如饥似渴地写作,白天家人上班了,我在小小书房伏案耕耘,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写到夜深人静,甚至凌晨。每一篇文章都反复推敲,写了改,改了写,直到满意为止。就这样,春夏秋冬,一日复一日,寄出去的稿子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家人心疼地劝说:“发表作品岂能那么容易!常言道‘三十不学艺’,您都奔花甲之年了,不要再枉费心机了!”但我这个人认准了目标绝不放弃。古人云:朝闻道,夕死,无憾矣!

恰在此时,发表在《读者》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寻找一片生命的乐土》深深地触动了我:作家是个农家女,迷上了文学创作,丈夫说她不务正业,一次次猛虎似地将她扑倒拳打脚踢,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考取了辽宁文学院和鲁迅文学院,抛儿舍女,苦读7年,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半路夫妻》拍成电视连续剧,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她那样的生存环境还能修成“正果”,更坚定了我文学创作的毅力和恒心。

我订阅了《写作》、《随笔》、《读书时报》等报刊文摘,在阅读中品味,在写作中渐悟。根据自己的经历,从最熟悉、最难忘、最感人、最有意义的人、事、物写起。勤能补拙,写的多了,便有了积累,鲜活的语言如涓涓细流从笔尖涌出。

不久,处女作《家务之乐》在《石家庄日报》刊出,我也由一个门外汉迈进了写作的大门。此后,《让生命光环闪烁》、《真爱无语》、《岁月的风景》、《冬夜读书韵味长》、《生命的燃烧》等作品陆续在市、省、国家级报刊上发表。

2000年正在写作激情高涨时,我家搬到了远离老年大学的新居。(1993年我得过大动脉栓塞,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坐公交车极不方便,但我不愿辍学,决定从此“打的”上学。

有一次坐“的士”,我的情况使年轻的女司机惊讶不已:“您!上老年大学?求知写作?”我的这种学习精神令她肃然起敬,下车时,她拒收车费,我从书包里拿出刚刚发表的《母亲尊严》送给了她,她欣然接受。受到别人的尊敬,心里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每当“打的”去老年大学的路上,心情总是十分舒畅。车在柏油路上奔跑,观看四季如画的市容美景,仿佛这一切都与文学有关:纵横的街道是诗行,红绿灯是标点,黄灯是过渡段……读着城市的赞美华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动人的缤纷色彩。

写作赋予我一个清新、纯净、美丽的新天地,感到天更高、海更蓝、心胸更宽广了。迄今,我已发表作品150多篇,30余万字,在写作中享受生活,在写作中感受生命。十年圆梦之旅,一路芬芳!

(责编:辛娅)

上一篇:牙痛的故事 下一篇:邹振先:打破我的纪录是对奥运最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