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20 03:18:01

高职院校开展学习性投入调查研究

摘要:基于NSSE-China问卷中学业挑战度指标,对高职院校开展学习性投入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高职院校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点,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应用NSSE-China问卷需要区别分析。通过对高职生、高职教师和高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等,研究分析该问卷五大可比指标在高职学生学习投入中的适用性,对高职院校开展学习性投入调查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学习性投入;高职;NSSE-China问卷

作者简介:吴智泉(1975-),男,河北乐亭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01)陶春(1978-),男,安徽定远人,学习时报社,副编审。(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教育部青年课题“美国高等院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项目编号:EIA120398)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53-02

近年来引发关注的清华大学课题组NSSE-China问卷调查项目,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可显现的证据为基础,以教育过程和结果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教育诊断的作用。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期待也能应用国际上较为成熟、国内也能适用的学习诊断方法来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

2013年,NSSE-China调查进行到第5轮,自愿参加的院校已经达到80余所,绝大部分是本科高校。虽然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但NSSE-China问卷调查还没有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针对NSSE-China调查问卷能否用于高职院校,以及应用时会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问卷设计特点和高职教育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学习性投入调查的概念

学习性投入调查是指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based)、以教育质量评价理念为基础的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通过评价学生投入各种有效学习活动的程度来衡量大学教学质量,并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出诊断意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即NSSE-China,该调查问卷由清华大学课题组设计完成并组织实施。

二、NSSE-China问卷的五大指标

NSSE-China问卷具有五大可进行跨院校比较的指标,分别为学业挑战度(LAC: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主动合作学习的水平(ACL: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生师互动的水平(SFI: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教育经验的丰富度(EEE:Enrich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s)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度(SCE:Supportive Campus Environment)。

NSSE-China调查问卷选择两个侧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相关感受进行考察:一个层面是学生做了什么,即测量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中的时间和精力;另一个层面是高校做了什么,即大学是否以及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吸引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三、高职院校学习性投入调查的访谈

为了更好地研究分析高职生学习性投入的情况,在对部分问卷题项转化后,对北京市某校酒店管理专业二年级50名高职生、部分高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活动主要围绕NSSE-China调查问卷题目展开。

访谈和问卷填答情况及分析如下:一是从问卷的完成时间来看,多数同学能够在半小时以内完成问卷的填答,与一般本科生在时间上差异不显著。但学生对问卷题量偏大反应比较强烈。二是对于问卷题目,学生的反应是能够读懂,个别问题不太理解,沟通后得到解决。三是通过对该校高职教师和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发现,大家普遍认为NSSE-China调查问卷题目设计未反应高职特色,表现在实训实践类题目设计不够充分。

从院校的特色来讲,高职院校更强调实训环节培养。本次访谈所用的NSSE-China调查问卷是在原有本科问卷基础上,略有改动而成,整体上改动不大。

从学生填答结果和反馈分析来看,大面积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问卷结果存在群体性差异。在这里提出一个假设,高职一、二年级的学生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在NSSE-China问卷的五大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一般本科院校、“211工程”院校之间数据指标的差距类似,这有待于项目的深入进行才可以得以检验。提出该假设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高职专业授课形式、考试形式、学习方法与本科教育没有体现出显著的区别。特别是在学校学习阶段,形式近似。虽然个别课程获得了调整和改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整体上还是以学校的课堂教育为主。

四、高职学生NSSE-China学习性投入调查的适用性

1.NSSE-China五大指标中的学业挑战度指标

(1)高职生的学习。《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既包括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知识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也有一些研究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学习做过解释,如素普(1963)认为学习是通过由经验产生的个体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过程。金布尔(1961)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有关行为潜能的持久性变化。加涅(1965)则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而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等。

本文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本科生的学习主要是在学科领域内,通过对知识的深入学习理解,来获得在学科认知水平上的提高。高职生就业岗位主要在生产、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性质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高职生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课学习、实践学习、其他学习。提高高职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是产学相结合,深化实践教学,高职学习应以实践学习为主。

(2)学业挑战度指标,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NSSE-China五大指标中,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区别最大的地方是学业挑战度指标。NSSE-China问卷主要用三个方面的问题来考察学校的学业挑战度:一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问题,如阅读及写作量、学习时间投入量等;二是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质量问题,如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所提炼的课程认知目标高阶部分(分析、综合、判断、应用)在课程中的强调程度;三是学生眼中的院校政策环境,如院校是否强调学业投入等。这三方面本身不是高职教育强调的重点,从一般高职学校的做法来看,在上述方面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这些方面虽然重要,但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是就业导向,培养的是一线操作人员,上述学习性投入所考察的方面与高职教育特色的内在要求不同。

从职业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看,职业成长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学者、提高者、能手和专家。专家应具备的能力是设计能力和系统的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过程,使高职学生能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减少就业市场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在高职课程开发上,很多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已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通过分析职业工作过程,明确工作任务,解构学科体系,确定专业学习内容,这与本科院校学科导向的课程设计完全不同。

(3)高职生学业挑战度的适用性。NSSE-China问卷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学科学习特点设计。

首先,NSSE-China问卷理论的基础之一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更多的是从学科内系统知识的角度,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本科生培养一般要求一定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以学科为龙头,追踪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而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不强调按学科的特点学习。

其次,本科教育一般为四年制,高职教育是三年制,有的专业在向两年制转化,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还有大量的实训环节需要完成,故在组织教学和学业要求方面,无法达到本科教育在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程度,而这些在问卷中,是考察学习性投入的重要方面。

最后,从学生群体情况来说,高职生知识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差。从思维特点来说,不太擅长抽象思维,即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较差;相比较而言,形象思维要好。形象思维好的学生,在涉及经验的过程性知识(如何做、如何做好)方面,掌握起来会比较快。NSSE-China问卷中学业挑战度指标主要考察叙述性知识的学习投入,对过程性知识的题目设计不足。

2.NSSE-China五大指标中的其他四类指标

NSSE-China五大指标中的其他四类指标——主动合作学习的水平、生师互动的水平、教育经验的丰富度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度,对高职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无论是对高职教育中的理论课学习还是实践学习或其他学习,都具有参考意义,可以作为诊断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工具。为了使问卷能够更具指向性和对测量问题的清晰涵盖,需要对问卷进行一定的说明和修订,如高职实践教学与NSSE-China问卷中所指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关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学习性投入

NSSE_China问卷修订后,不仅可以对高职理论课学习进行测量,对高职实践学习也同样有意义。高职院校可以依靠问卷反映的问题,进行教育与学习的诊断。虽然这不是直接的测量,不似PISA或AHELO等工具的测量方法,但对于高职生学习状态,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在实践环节的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和生师互动方面,是可以比较的,且可以诊断分析教育情况。比如:“课堂上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课堂上就某一主题做口头报告”、“课堂上和同学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课堂练习/课后和同学一起讨论作业、实验”、“课余和家人、朋友讨论学习中的观点与问题”等。这些题目都是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指标。

4.增加实践类题目

教育部一直强调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指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突出,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实践教学评价更加倾向于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NSSE-China问卷重在发现教学中学习投入过程的问题,与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重视过程的工作方向相一致,是可以发挥诊断作用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应调整问卷题目结构,进一步增加实践类过程型题目,以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诊断需要。

五、问题与思考

NSSE-China问卷学业挑战度所考察的几个方面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问卷调查结果将使这个问题进一步显现。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定位在就业导向上,但实际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相当多的学生愿意接受一定的理论教育,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从与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学业挑战度指标的题目是接受和认同的。这是由于学生及家长是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从学生一生成长的立场来看待在高校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教育部也有高职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这与很多高职院校单纯强调就业能力、企业需要有一定冲突。如果协调解决,是一个需要各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Z].

[2]史静寰,等.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

[3]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A].2013年度项目启动会会议手册[C].2013.

上一篇:问题学习法教学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的实... 下一篇:材料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