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时间:2022-06-20 01:42:11

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伴随着数字信息化管理工具的成熟和使用,已经开始从库房管理模式向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就迫在眉睫。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城建档案;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城建档案管理陷入困境。城建档案管理的困境,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薄弱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其具体内容如下:

1、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

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致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城建档案执法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制约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条款上进一步对城建档案工作给予了支持,同时也拓展了城建档案的服务地域,如:城市、乡村都纳入了城建档案的业务范畴,但相应的实施细则尚无进一步修订或完善。另外,城建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较低,使得城建档案的行政执法过缓,也造成了档案管理法制建设的不健全。

2、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薄弱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薄弱,也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在城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说来,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观念亟待转变。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足,在城建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的阶段,不利于现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二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投入滞后。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不足,使得城建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三是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开发过于缓慢。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开发至关重要,当前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无法满足档案管理人员的需要。

3、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也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档案收集来源不均衡。总的来说,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环节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在管理权限上,专业部门内部档案收集较多,而外部收集较少,档案资源收集容易存在漏项、空白的地方。另外,在档案资源处理方面,城建档案工作也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盲目收集和没有分类管理,都不同程度地造成城建档案管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优化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1、意识到位是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城建档案信息意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应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化,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更好发展,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必须到位。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其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城建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那么社会城建档案意识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技术水平。

2.设备配置是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保障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发展,是推进城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力抓手,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建档案的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档案室存放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却因管理方式落后导致利用效率不高,面对使用者的多样化要求,很难高效地开展提供服务。随着信息化设备、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的方式必须跟上信息化的步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声像防磁柜、微波消毒柜、自动报警器和消防器材,以及各种安全监控等措施软件系统、人员技术等等配套设备来保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及推广,建立档案的信息资源操作平台。城建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城建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在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建立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实现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载体分离,而现代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管理,则必须顺应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才能实现简化立卷、深化检索的目的,使档案实体只作为保管单位进行简易组合,以便于保管、保护和统计,便于作深层次加工、贮存,从而实现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城建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单位部门每年移交大量的城建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城建档案和数字城建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3、规范服务模式是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核心,档案工作通过服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档案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城建档案的数字信息化发展,可以使各项工作更趋于规范化运行,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形成城建档案数字资源库集群,并通过高速网络及数据互操作技术,将这些数字资源库集群连接起来,建立数字城建档案的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些数字化的城建档案信息关乎城市未来的运转,既影响相关决策机构的判断与决策,更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城建档案的数字信息发展可以使城建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更加高效快捷,更能发挥效益。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城建档案的开发,城建档案的数字化给城建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深层次服务提供可能,应当着重把握档案服务模式创新。如何更好地创新服务方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档案需求和更好满足需求的服务方式。建立档案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登录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查率、查准率的要求、还可以对查询结果可进行显示、排序、转存、打印输出等功能。同时,城建档案数字化还可以支持社会各部门开发专业应用系统或建立其他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如支持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城市环境保护智能化、住宅小区智能化、城市建设管理智能化、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虚拟现实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

结束语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应分阶段、分步骤稳妥实施,重点加强对珍贵、重要、易损和利用频率高的城建档案和现行公开文件的数字化转换工作,逐步实现馆藏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的数字化,建立数字资源库。实现档案管理历史性的跨越,从而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全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万军.浅析新时期档案的管理、构建及组卷工作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09)

[2] 侯淑君、卢太金.关于城市档案的构建与实施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1(4)

[3] 赵虹宇.东城区档案馆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16则)[J].中文信息2013(7).

上一篇: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质量管理措施 下一篇:探析园林施工中反季节种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