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受众生态环境分析

时间:2022-06-20 06:38:51

民生新闻受众生态环境分析

民生新闻的社会环境对受众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主要有四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讯息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度等;经济因素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例如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文化因素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讯息因素包括讯息来源和传输情况、讯息的真实与公正程度、讯息爆炸和污染状况等。如果上述因素呈现出良好的稳定状态,对大众传播活动会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相比而言,在民生新闻中,政治、经济、讯息等社会环境因素对受众的影响与其他类型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是类似的,而民生新闻中的文化因素对受众的价值观念、收视习惯却有较大的独特的影响,本文将在后面做进一步论述。

社会环境对大众媒介和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对人的社会角色、生活目标、社会行为加以认定、指导和规范。那么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大众媒介和受众的呢?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非定向、非自觉的,具有潜在性和渗透性,几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社会环境与社会各主体主要通过四种机制产生相互作用。

感染机制。感染作为社会环境的一种影响机制,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就已经有所作用,并且有多种形式的表现。如集体跳宗教舞时出现的普遍勃发、沉迷的精神状态:战场上昂扬、疯狂的战斗激情;政治运动、体育竞争中偏激、狂热的表现;危险情境中张惶失措、草木皆兵的情绪等。在传播活动中,社会环境中的一些特殊因素很容易为人在特定的心理状态下所敏锐地感觉,并随之产生迅速而夸张的扩散、蔓延。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连锁反应模式,会很快将某种情绪推向峰巅。如沉默情状的相互感染可形成静谧、舒适的智力活动环境;整齐划一的明显表现为:我国观众往往在晚饭时间里,整个家庭同时收看电视节目,家庭成员对一条民生新闻的看法往往是趋于近似的。

暗示机制。暗示同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说感染是情绪的影响。劝服是理性的影响,而暗示恰好介于两者之间,是情绪与理性的共同作用。暗示带有意图或目的,面对暗示,大多数接受者的反应不会表现为明确的同意或反对,更容易表现为在结合自身意见的基础上融合信息,进而形成新的意见。通常。女性比男性、儿童比成人、疲劳或体质差的人比身心健康的人容易接受暗示。“众口一词”的社会环境较“众说纷纭”的社会环境在暗示过程中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家庭中谁具有电视节目的选择权,他的意见和观点对其他的家人将会有暗示的影响。

模仿机制。所谓模仿,是指个体在感知他人的行为后所复制、再现类似行为的趋向。这种模仿、重复别人行为的趋向是本能的、自发的和无意识的,并且具有传染性。模仿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相信和遵从,也导致社会环境对个体操纵和控制。它通常表现为:下层模仿上层(省级模仿中央、下级模仿上级)、儿童模仿成人、农村模仿城市、欠发达国家模仿发达国家。它包括时尚模仿与习俗模仿、言语模仿与行为模仿等。在新闻收视中习惯性模仿比较重要,比如父母喜爱在晚饭时间看新闻的习惯会影响子女的新闻收看习惯。

遵从机制。遵从是指个体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社会环境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而在知觉、行为或观点上所发生的与社会环境中某些因素相一致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中集体的意见对某个个体来说,往往比亲眼所见更有分量。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和谢里夫的“光点移动”实验的结果都证明,面对大家一致的错误判断,受试者宁可怀疑自己的视觉能力,也不愿同集体的意见相悖,由此表现出遵从机制的影响。例如,社区环境对某个新闻的看法对个体在接收到这个新闻信息时的态度形成往往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

民生新闻的媒介环境对受众认知结构的影响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的求知过程无非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种是个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即通过个人切身的对自然世界的探究、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不断追问获取知识;另一种则是通过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因个人的亲身实践领域毕竟有限。借助他人的认知经验获得知识,这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尤其明显。同时。知识的传播需要经过“媒介”,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互联网技术,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正是人类渴望理解周围世界并不断推动之的结果。现代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接受,现代人已经无法自绝于媒体设置的有形和无形的传播体系之外。

民生新闻的受众正在和将以怎样的角色出现?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并不能被简单视为对外部刺激纯粹的被动反应,恰恰相反,主体的选择、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选择和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与主体的内在认知结构密切相关。

认知结构的定义。认知结构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认知,就是指主体赖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认知结构则是由一系列认识项目按照某种联系方式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认知结构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构成这一认知整体各元素间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二是认知结构作为主体表面行为背后的基础。具有某种共通性和潜在性,虽然由认知结构支持的人的活动呈现不同的行为外观,但其基质是稳定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从儿童到成人,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并非认知结构本身发生变化的结果。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之功能不断被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及其结构各元素间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实现的。1985年,心理学家S・斯腾伯格(Stermberg)进一步提出有关个体认知结构的三成分理论,他认为,认知结构具体包括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成分相互反复激活的结果。

著名心理学家J・皮亚杰(Piaget)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出个体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重要性特征。皮亚杰指出。并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现实。我们所谓的客观现实无非是主体根据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对环境信息进行建构的产物。

从这些研究角度出发,我们有理由认为,人们获取知识(或信息)的内在机制在于新的知识材料(或信息)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两者的

互动模式决定着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以及知识(或信息)传播活动中人们学习过程的本质,这一本质蕴涵在主体认知结构的不断扩展、分化和重组过程中。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认知结构本身得以不断更新,进而为人们进一步地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新的基础。

民生新闻与受众的认知需求。人类对知识和信息的求知欲为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原动力。从最早的报纸到当今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络,现代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容量和速率得到空前提高。随着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信息传输总量的增加,受众的认知需求也被空前地动员起来。而对于身处由各种传媒共同编织起来的信息网络中的广大受众来说。从媒介渠道到信息内容,都面临如何作出合理选择的问题。通常,选择什么样的媒介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媒介内容取决于特定的生存情境和现实要求,更与个体受众自身的认知结构密切相关。

与所有的媒介方式一样,通过媒介传播的知识(或信息)同样要经过观众认知结构的“过滤”,个体受众需要关注自己周边的信息、了解周围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才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码,只有找到与主体记忆库中的相关知识和信息相匹配的信息。媒介传播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就民生新闻而言,其内容来自平民化的日常生活,播放是偏娱乐化的形式。因此与受众主体记忆库中相关信息和匹配信息非常多。

民生新闻不仅展示出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满足传统新闻无法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认知需求。新的认知需求产生于主体认知结构中的信息结构和知识单元能够不断找到匹配知识(或信息)并得到激活。正是随着外界信息刺激频度和种类的激增而在主体认知结构中不断建立某种形式的联系,使主体想象空间得以拓展。这种联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往往与外界知识(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例如2007年10月27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开播十周年特别节目,宣称会送大礼到居民家中。在直播过程中。人们对谁最终能够得到电视台送出的礼物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在节目结束后,人们对得奖人的生活状态、对猜想着若是自己得到大奖会是怎样一个结果等情境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所以对于媒体来说,不仅要重视如何不断动员受众的认知需求。也应设法满足这种被动员起来的认知需求。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从受众需求角度做好电视节目 下一篇:新闻摄影拍摄手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