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时间:2022-06-20 02:18:59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摘要】 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化学知识,使我们的化学教学更趋合理和有效。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深入,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增加了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的内容,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使自己由被动接受而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形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 化学实验在化学课中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说过:“在化学教育中强调化学实验,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分;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丰富的场所”。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应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并且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突破口。因此,这种背景下,我们上好化学实验课程便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是帮助学生巩固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关键。所以,学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2 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也使化学教学充满活力。克莱·P·贝德福特说过:“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学生学习化学时,对化学实验最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大家的兴趣骤升,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3 改进课堂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潜力,保持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的责任。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能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如:高中化学第一册(人教版)焰色反应实验,我觉得有点欠缺。我做了如下的改进:用一个浅的光洁的金属器皿(例如不锈钢器皿或易拉罐的底面)盛放燃烧用的酒精,用塑料喷雾瓶盛放待测液,点燃酒精后,往火焰喷洒待测液,即可得到非常理想的实验现象。在改进前我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实验区别在于什么地方?还可以怎样改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只要用心研究,创新便会伴随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实验效果,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作用于生活,并且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新教材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和解释分析自然界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把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转为理解化学,形成能力的过程。如:酸雨的形成。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密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关心身边的事,关心他们生活生存的空间,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亲身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提高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教学,充满了挑战,呼唤着智慧。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让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中,融入知识的海洋,吸取知识的营养,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 陈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7 (22)

[3] 朱玲珑、马志成,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9 (3)

[4] 刘环宇,新课程下实验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1:21~22

[5] 邰九梅,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

上一篇:有效实施交际策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历史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