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全力战斗

时间:2022-06-19 06:42:10

生活就是全力战斗

摘要:本文从海明威幼年家庭生活对他性格形成写起,历经一战、一战后、西班牙内战、二战及其晚年生活,以海明威一生的创作经历为线索,简单探讨了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及其人格魅力。海明威激荡起伏的人生经历,永不言败的豪迈情怀,让人震撼的“硬汉性格”,都深深地打动着作者。

关键词:海明威;现实主义文学;“硬汉”形象;冰山原则

中图分类号:K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016-02

厄纳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amingway)(1898-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虽然海明威的母亲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经常带着六个孩子去听音乐会,看戏剧,欣赏美术展览,但是他的父亲酷爱狩猎,打鱼等户外活动,从小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兴趣培养,从而深深地影响了海明威,铸成了海明威敢于冒险,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和对死亡毫不惧怕的态度,使海明威的一生都在向世人展示他旺盛的精力、不屈的品格。正是如此,他为世人留下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反战小说和描写“硬汉性格”的作品,为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整个20世纪,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为了克服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而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明威因眼疾未能被接受入伍,但这丝毫不能压制他参战的热情,他来到意大利前线担任红十字会救护车队司机,在枪林弹雨中开始了他与战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表现地勇敢无比。在一次抢救伤员时,他负了伤,被送往战地医院治疗,他是一战中第一个受伤的美国士兵。在这期间,他遇到了艾格尼斯护士,受到艾格尼斯护士的精心照顾,也为他日后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提供了原型。《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Farewell to Arms)(1929)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反战作品。小说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青年费雷德里克・亨利在意大利救护队担任中尉。一次,在部队驻扎的小镇上,结识了英国护士卡萨玲。两人对战争都持消极态度,属于“迷惘的一代”。亨利负伤进了野战医院,得到卡萨玲的精心照顾和护理。后来,亨利被送到米兰去治疗,恰好卡萨玲也在此处,亨利在卡萨玲的细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不久,卡萨玲怀孕,产生了幸福生活欲望,但亨利奉命立刻重返前线。这时正赶上德军反攻,意军败退。亨利在撤退的路上击倒逃兵,自己也被当成间谍而扣留。在被枪决之际,跳河潜逃。他辗转找到卡萨玲,为逃避当局的追捕,连夜划小船逃往瑞士。在瑞士,俩人逃过警方的拷问,总算建立了自己的幸福家园,避开战乱,度过了人生中短暂而美好的三个月,后因卡萨玲难产,生下一死婴后,大出血而身亡。可怜的亨利,在黑暗中离开了医院,冷雨中的他是那么孤寂与迷惘。作者在此表达了强烈的反战立场及对人生命运的绝望态度。《永别了,武器》,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

一战后,海明威担任《多伦多明星周刊》(Toronto Star)的记者,1921年在著名作家安德森的指点下偕妻去了巴黎。在巴黎他同美国女作家斯泰因(Gertrude Stern)相遇,也结识了庞德(Ezra Pound)、艾略特(T.S.Eliot)等一些著名的作家记者和出版商,他们都给予海明威热情的支持和指引。对此,海明威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流动的宴会》中写道:20年代初,巴黎习艺时期无疑是决定他一生关键中的关键。在这一时期,海明威的作品有《在我们的年代里》(In Our Times)《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1927),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1926)等。

1927年海明威离开欧洲迁往古巴,到处去狩猎,出海捕鱼,在去非洲围猎时,两次飞机失事,受了重伤。这时期著有《非洲的青山》(1935)《力马扎罗山的雪》(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1936)《法兰西斯・玛康贝短暂的幸福》(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1936)。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积极参加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声援活动,并捐款买救护车等支持共和政府,并以记者身份先后四次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报导西班牙人民的英勇业绩,拿起武器参加了战斗。为影片《西班牙大地》撰写解说词,剧本《第五纵队》是他为赞扬共和战士而写。像奔赴西班牙的知名人士,诸如:白求恩大夫,智利法人聂鲁达、苏联作家爱伦堡等一样,海明威也是异常活跃的一个国际反法西斯战士。

1939年海明威回到古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著有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又译《战地钟声》(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年)。这是海明威的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英勇牺牲。乔丹是美国蒙大拿大学的西班牙语教师,自愿投身于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参加了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国际纵队。1937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经过一年抗击法西斯判乱后,决定反攻,国际纵队特派乔丹深入敌后,联络游击队届时炸掉一座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以阻止敌军增援。

小说写出了乔丹在准备执行这一任务的短短三天内所进行的各种艰苦工作:做争取的游击队员的思想工作,鼓舞他们的士气,联络友军的支持和配合,观察地形,检查爆破器材和采取措施修补被游击队长破坏的器材,向上级报告敌情并提出撤消原来进攻方案的建议,等等。然而,此时进攻信号已打响,乔丹和游击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炸桥任务,乔丹不幸身负重伤,但他仍然坚持一人留在山坡上掩护游击队员们撤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充满必胜的信心:“即使这次进攻不成,还会有下一次的,总有一次能成功。”乔丹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和《永别了,武器》中亨利身上那种孤独,迷惘与悲戚的情绪,把个人融入社会中,认识到自己为人类理想而战,因而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全世界人民浴血奋战,抗击法西斯侵略者。不甘落后海明威此时担任随军记者,并亲自到前线。他先后去英国和法国,曾随机轰炸德国,因飞机失事而受重伤;他随美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并率领一支游击深入敌后侦察,盟军攻打巴黎时,他先于正规部队入城。甚至不顾记者不得参战的禁令参战被捕,成为轰动一时的“海明威事件”。海明威还来到亚洲和中国,发表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文章,呼吁美国政府援华。

二战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进入他创作的晚期,著有《老人与海》、《过河入林》(1950年)。海明威一生勇猛直前,奋不顾身,晚年却遭受多种疾病的折磨,使他再也不能过以往那种精力充沛、荡气回肠的生活,这对于他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于是,1961年7月的某一天清晨,在家中,他用钟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身后,有两部作品《流动的宴会》(1964年)、《海流中的岛屿》(1970年)。海明威简洁、清新、明快、达意的写作风格早在《堪萨斯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时就已形成了。在《午后之死》,又译《死在午后》(1932年)的这部描写西班牙斗牛的作品中,海明威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而让其余的八分之七在水下,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与耐人寻味之感。“如他所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The dignity of movement of an iceberg is due to only one eighth of it beingabove water.)。

参考文献:

[1] 朱维一,黄晋凯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四版.

[2] 桂扬清,吴翔材编注.英美文学选读[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 吴伟仁,印冰编.英美文学及选读学习指南[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 海明威.丧钟为谁鸣[M].程中瑞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5] 堀秀彦着,小竹编译.感悟浮生[M].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二版.

上一篇:巴金《夜鹰与蔷薇》译文赏析 下一篇:海上监狱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