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9 03:53:12

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将趋于成熟的阶段,也是大学生们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本文以现今大学生在校园集体生活中遭受的挫折现象为落脚点,分析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从学校实施举措、大学生个人调试两方面来探讨帮助当代大学生们应对挫折情境的具体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树立健康的心理,助其成长成才。及时有利的引导大学生应对挫折心理,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情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应引起高校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心理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9-02

心理学中,所谓挫折是指阻碍、干扰或阻断个体朝向某一目标行进的动作以及由这些动作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乃至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出现一些挫折反应。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中国优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幸福的一代,又是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国家重任的一代,因而他们的思想、心理以及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是优秀群体精神面貌的体现。近年来,这一群体在寻找人生理想的道路中,被越来越多的发现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或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处理好而产生紧张与焦虑,失去心理平衡,导致了心理受挫,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了整体的精神风貌,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现状研究,对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抗挫能力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增强抗挫折能力,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况,引导他们乐观、坦然地面对自身的遭遇,提高其心理素质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也是势在必行。

一、挫折心理来源表现

1.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改变了高中阶段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大学阶段的学习完全靠自己自学,注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同时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高手云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有可能从一名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变成了大学校园里的一名普通学生,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心理产生巨大落差,包括对美好的向往和对自身的失望,因为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产生焦虑、迷茫的情绪,找不到人生方向。

2.来自经济方面的困扰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们在城市里生活,各类“生活城市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多,他们大都家庭经济困难,而家庭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类需求,导致心理压抑,甚至是抑郁,长期的心理不平衡与自卑往往也形成了挫折心理。

3.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趋于成熟的阶段,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注重异性情感,由于年纪小,社会阅历浅,往往对爱情没有正确的认识,在恋爱过程中,也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一旦遇到情感问题,或是情感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挫折心理,情感苦恼导致一蹶不振。

4.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失败

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往往首先面临的是集体生活,如何处理好与同学、室友、老师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每位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青少年能够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少大学生本身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学交往,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与同学们相处不太融洽,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紧张、封闭、敏感等一系列问题。

5.来自就业方面的艰难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们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很多大学生不够自信,认为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越来越多的研究调查也显示出大学生们的担忧,尤其是有生理缺陷、家境贫困的大学生们的忧虑程度表现得较为强烈。

二、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市场经济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人们时时刻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迎接现实带来的挑战。然而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成长欲望强烈,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极易产生挫折心理,不能处理好情感、人际、就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表现出种种心理困惑,乃至心理障碍。

抗挫折心理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大学生正视挫折,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和学会如何预防挫折心理。抗挫折心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良好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此外,我国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研究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延展,充分认识其研究的重要性,客观分析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的现状,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的培养策略,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影响

我国正处在一定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大潮正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各项传统观念都在经受挑战,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压力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况,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锻炼,极有可能遇到挫折。另外,校园周边环境中不健康的东西得不到有效整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2.家庭关系影响

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形成了自卑、孤僻,容易产生抑郁的性格特质。在集体生活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精神过度紧张,受挫后也没有朋友听其倾诉,从而形成心理障碍。

3.学校因素制约

在我国,自小学以来实施的就是应试教育,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缺乏,进入大学后,不同于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出现了,且强调的是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锻炼,使得大学生无法适应,内心感到茫然。

4.自身能力偏弱

当今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由于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关系,他们整体存在适应能力较弱的特点。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处理,长期衣食无忧的生活使他们自理能力较弱,环境适应能力差,自主能力、自学能力都受到了严峻考验,由此产生较强的心理挫折感。同时,由于从未离开过家独自生活,也未曾遇到过任何挫折,一旦在学校遇到生活、学业等方面的问题,产生苦恼心理,自身调试能力差,一时又不知如何排遣,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问题。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对策研究

1.学校应积极采取得当措施

(1)组织寒暑假赴农村实践,加强“吃苦”教育。绝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都自视为天子骄子,即使来自农村,由于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大部分都未接触体验过农活,学校应开展“吃苦”教育,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其吃苦耐劳的精神。

(2)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增强适应能力。为了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综合社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必须开展相应培养措施。作为教育方,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氛围与环境,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

(3)策划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定位要明确,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大学生的视线转移到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引导其参与其中,以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2.大学生个体强化自我调适能力

(1)合理宣泄。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首先需要正视问题,才有可能排遣不良情绪,回到生活的正轨上来,继续新的生活。当代大学生在校园里就要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把握自我,找到自己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与途径。如感受运动过后的酣畅淋漓,培养自己某方面的兴趣爱好,学会向好朋友倾诉心境都是不错的排遣方法,有助于帮助自我整理好情绪,提高心理素养。

(2)保持乐观心态。人生路很漫长,也没有笔直路,坎坷、困难与挫折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当代大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中更应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会爱与宽容,借助运动保持健康,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如节假日爬爬山、看看蓝天和白云、听听音乐、跳跳舞等,都是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好方法。

(3)加强坚强意志锻炼。当代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优越,难以接受艰苦生活的挑战,有些大学生很想有番作为,却不肯付出努力,没有吃苦意识。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当代大学生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逐渐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当遭遇挫折时,要不断从逆境和挫折中学习经验,锻炼自己的意志。

参考文献

1 周石其、刘茜.赣州驻市高校内涵发展策略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2 王海英.大学生挫折教育论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 苏丽.大学生挫折心理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4 翟佳萍.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原因及其调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5 张亮.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之管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6 倪嘉波.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3)

7 年大琦.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境况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上一篇:陶刻作品“八宝葫芦壶”的装饰美感 下一篇:酒店买手怎么帮你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