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静脉输液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

时间:2022-06-19 05:30:21

社区静脉输液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

【摘 要】调查研究社区医疗机构中护理存在的不足及纠正策略。发现护士对急症患者的处理能力明显存在不足,三查五对不能很好的执行,输液过程中无菌原则掌握不够,护士对小孩输液技能掌握不足。应该从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养、加强输液室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及监管规范、输液过程应有效的进行查对及巡视、加强药物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及纠正。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20-02

社区卫生服务站静脉输液是目前社区卫生所承担的重要任务,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事件,引发各种纠纷[1]。本文章对海珠区社区静脉输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研究小组对海珠区3所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静脉输液管理及输液并发症进行了调查,3家社区卫生机构共有护理人员10名,女性,年龄28-50岁,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4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护士3人;从事护理工作8-30年,其中5人由医院助产士转入社区医疗机构,其余护士直接分配到社区医疗机构。10人当中,8人具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经验。3人参加过市级医疗机构培训及继续教育项目。2人参加过市卫生局举办的社区护理知识考核。3家社区医疗机构平均每天输液人数为22人次。

对3家社区卫生机构定期进行检查,包括治疗室及输液室的检查,药物的配置及输液规范的检查,输液过程中查对制度的检查,输液意外处理方式的检查,护士输液技能的检查等。每季度检查1次,共检查12次。

2 结果

发现安全隐患39起,护士对急症患者的处理能力明显存在不足,三查五对不能很好的执行,输液过程中无菌原则掌握不够,护士对小孩输液技能掌握不足。

2.1 输液室药物配置环境不符合要求

药物配置环境必须具备:清洁与污染空间明确标识并区分开来;无菌及有菌物品应分开放置;空气细菌培养应符合规范要求;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全部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均存在不达标项目1-2项。清洁与污染空间未明确标识并合理区分2家,无菌及有菌物品未分开放置1家,空气细菌培养未符合规范要求2家。

2.2 未能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

护士未戴口包者4起,配置药物时不按照规范洗手3起,药物瓶口未消毒2起,切割玻璃瓶后未对玻璃颈消毒10起,对5例患者静脉输液区域进行消毒范围不满足要求者6例。

2.3 查对及巡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由于人员不足,患者日益增多,不能够严格的执行三查五对制度,对患者输液副反应,输液通道通畅程度及输液速度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处理。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6例,发生静脉滴注区域静脉炎2例,发生静脉通道附近肌肉组织肿胀1例。

2.4 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无输液过程中的流程示意图,无输液过程中的管理文件,缺乏管教体系,缺乏对急症的应对策略。

2.5 社区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掌握不足

社区卫生机构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表现出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足。输液时发生休克时,护理人员不能够有效的对病情进行判断,不能及时发现及报告医生。护理人员对药物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掌握不足,近年来,对新药物的运用日益增多,社区护理人员往往是通过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副反应。

2.6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养

社区护理人员现在及将来必定会承担更重的静脉输液及护理工作,应该完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配置,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

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到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学习结束后可结合自身情况拟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再对在岗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重点加强输液过程中输液技术、输液不良反应及对策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医德医风建设,重视与患者的沟通。模拟输液反应等一系列不良并发症,针对性的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演练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点评,保证输液安全。

3.2 加强输液室管理

药物配置环境必须具备:清洁与污染空间明确标识并区分开来;无菌及有菌物品应分开放置;空气细菌培养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上3点必须让护理人员明白其重要性,重视输液室配液过程的规范流程,避免因污染造成的输液反应。严格的对治疗室及消毒室进行消毒灭菌。

3.3 完善制度建设及监管规范

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健全输液规范,建立监督体制。严格按照国家卫生相关部门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系统。从输液操作流程、药物配置流程、输液副反应等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建立输液不良反应登记制度,对护理人员定期考核,对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护理质量。

3.4 输液过程应有效的进行查对及巡视

输液前必须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输液时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对输液速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医生。输液过程核对、放置药物、配置药物、输注、巡视等各个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三查五对。细致观察、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输液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人为的造成污染。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输液量的需要,合理的安排输液的时间及输液的顺序,避免过多的输液产生的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5 加强药物的安全管理

药物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求护理人员牢记药物的配伍禁忌症,必须做到尽量减少联合配伍用药,必须按照说明书进行药物的稀释及配比。必须严格执行冲管制度。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制定代输液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药物的代输服务[2]。

4 讨论

我们通过对海珠区社区静脉输液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护士对急症患者的处理能力明显存在不足,三查五对不能很好的执行,输液过程中无菌原则掌握不够,护士对小孩输液技能掌握不足。应该从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养、加强输液室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及监管规范、输液过程应有效的进行查对及巡视、加强药物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及纠正。

社区卫生医疗将是近1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合理有效的发展社区卫生医疗,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应该对社区医护人员给予足够的投入及重视其发展[3]。

参考文献

[1] 张英.社区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7):609―6l1.

[2] 饶艳华.曹梅娟.我国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护理与康复,2010,9(2):106-107.

[3] 贺建玲,郭萍.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家庭输液护理安全与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5):50-51.

上一篇:浅谈实习护生在基础护理中的能力培养 下一篇:输卵管葡萄胎术前误诊一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