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称谓语

时间:2022-06-18 10:34:40

摘要: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语言伦理学角度探讨了称谓语,指出了现代汉语称谓中的缺位,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称谓语称谓缺位解决办法

一、不同角度看称谓

1.社会语言学

社会学家们和社会语言学家们特别关注使用语言来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G.Brown,2000:3)。称谓就是人们谈话时与之交谈的人所使用的词。在大多数的语言中,有两种称谓形式:名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称呼任何人大体上至少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名字(first name)或者头衔加上姓(title and last name)(Ralph Fasold,2000:1-2)。如对于一个叫David White的医生,人们会称之为David或Dr.White。

布朗和吉尔曼(Brown and Gilman)于1960年发表了“称谓系统及其所显示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研究堪称是经典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他们使用了多种的研究方法:非正式访谈、文学作品(特别是戏剧)及问卷调查结果,还调查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第二人称使用情况。他们指出,代词的使用受两种语义的支配,即权力(power)和等同(solidarity)。诸如权力关系的权利代词语义是非交互性的(nonreciprocal)。权力较低者对较高者称呼V而接受T(Ralph Fasold,2000:3-4)。如权力较高者用“你”称呼权力较低者,反之,全力较低者用“您”称呼权力较高者,这种称呼就是非交互性的。等同是对语言有主要影响力的一种重要社会力量(Bernald Spolsky,2000:35)。

美国的布朗(Brown)和福特(Ford)注意到有从相互的TLN的到非交互的TLN/FN再到相互的FN这样一个自然过程。那就是说:两个人开始会彼此用TLN称呼,接下来年长者或地位较高者用FN称呼对方,后来可能互相用FN称呼(Ralph Fasold,2000:9)。如有David White和Jim Green这样两个医生,两人可能首先互称为Dr.White和Dr.Green,接下来较年长的Dr.White称呼对方为Jim,最后两人分别用David和Jim互称。

2.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

交际的主要目的是与其他人的互动,即与别人建立和维护恰当的社会联系。我们使用语言来交换意义,从本质上来说,交际是双向的(Thompson,1996:38)。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它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等功能。语言的这一功能称作“人际功能”。韩礼德认为,人要通过社会化过程而成为“社会人”(social man)(Halliday,1978:8)。小句中的情态(modalisation)和意态(modulation)在人际沟通中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人际关系的亲疏(Halliday,1994/2000)。

评价是一种人际意义系统。我们使用评价资源协调我们的社会关系,告诉我们的听众或读者我们对事物和他人的感受(Martin & Rose,2003:22)。人际关系越亲密,语言的正式程度较低。正式程度的体现形式包括语气(mood)、情态(modality)、称呼(vocation)和人称代词等(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8:274)。

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及个人基调和语言活动的目的,即功能基调。个人基调可能是亲密的,如夫妻之间;也可能是疏远的,如陌生人之间(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8:374)。哈桑提出基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角色(agent aole),控制或权势(control or power)和社会距离。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较社会语言学更适合分析称谓。在中国社会的称谓系统中,下级称呼上级主要用姓加头衔或头衔的形式,如李书记、书记,体现了一种权势关系。因此,权势关系也充分体现在人际交往的称呼上。同样,职场也存在该现象。谈话双方的角色、控制或权势和社会距离可影响称谓选择。

3.语言伦理学

中国是礼仪之邦,孔子曾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言”可以看作是言语道德准则。可以说,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这样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早期,Lakoff(1973)对礼貌的关注源于Grice的理论对言语交际中语用歧义(pragmatic ambiguity)解释的无能,为此她努力将礼貌与合作原则结合起来,提出了如下的“语用能力规则”(rule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即礼貌策略,它包括两条规则:

A.要清楚(等同Grice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规则)。

B.要有礼貌。它包括三条原则:

a.别强求对方;

b.给对方留有余地;

c.让对方感觉友好。(引自冉永平,2006:63)

人们在会话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称谓系统中,又何尝不是呢?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语言切分,这也包括伦理角色的切分。在语言中,不同的伦理角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各种名称之间的关系又标志着伦理角色和角色关系。各种社会伦理角色在语言坐标中都带有一个确定的位置(陈汝东,2001:44)。吕叔湘(1954:50)指出:

按照中国旧社会的习惯,社会地位较低的对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如卑幼对尊长、仆人对主人、平民对官长、穷人对阔人,是不能用普通第一、第二指称词的,得用尊称和谦称(引自郭熙,213)。

汉语称谓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是人际关系的标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有着严格的宗法制度,其亲属称谓语已经非常发达,基本上已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并且人们在选用称谓语时遵从的原则非常的单一即等级原则。每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严格的等级定位,不能随意颠倒或变换称谓语的使用。

二、现代汉语称谓的缺位

称谓的缺位即称谓语缺环。陈建民在《语言社会文化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中对“缺环”定义道:“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一些社交场合缺少一些确切、得体的称谓,形成了社交称谓中的缺环现象。”

郭熙在《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219-225)中指出,中国的社会称谓概言之有五:(1)姓名;(2)类亲属称呼;(3)身份;(4)通用称呼;(5)其他。社会语言学比较关心的是(2)(3)(4)三种情况。这三种称谓中,(2)反映了亲属本位,以亲属相称,以缩小距离;(3)反映的主要是“官本位”,遇官称衔,以示恭敬;(4)反映了社会时尚,表现出说话人的追求。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社会对称谓的影响。与亲属称谓相比,社会称谓更表现出其社会特征,尤其是时代的特征。他同时出,目前社会称谓的缺位及其因素,其中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先生”和“小姐”相关的称谓的缺位。

2.女师傅、女教师配偶的称谓的缺位。

3.同事或一般朋友的配偶称谓的缺位。

4.普遍性社会称谓的缺位。

三、解决办法

冯广艺在《语言和谐论》(2007:125-126)中指出,语言要适应社会,与社会形成和谐一致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的语言来支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的关系。语言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之一。笔者认为,现代汉语称谓的缺位现象就是一种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有必要解决汉语称谓的缺位问题,以早日促进语言与社会的和谐。

郭熙(2004:225)指出,现代汉语称谓的缺位问题可能还要继续一段时间。亲属称谓的缺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淡化,在不久的将来将不成为一个问题,但社会称谓的问题将必然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国际性的社会称谓”接轨可以看作一条路子,但恐怕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国情,不能不考虑汉语的实际。但制定社会称谓的规范并不意味着强制推行某种社会称谓,我们必须考虑某一社会称谓的基础。

参考文献:

[1]Geoff 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2000.

[2]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Gillian Brown,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汝东.语言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冉永平编著.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冯广艺.语言和谐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下一篇:探讨提顿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