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大盘难以摆脱震荡格局

时间:2022-06-18 09:48:13

只有明确稳定增长的公司才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一部分已经被炒高的概念股、绩差股,由于没有业绩支撑,在6月份的调整之后资金和人气的聚集需要一段时间;而绩优股在调整中又成为“避风港”,加上基金近期规模增长速度,将成为第三季度的热点。

本月第二周沪深两市840亿元的成交额逼近年内新低,与“5・30”4163亿元的成交额相比,萎缩了8成。但是,一级市场资金依然很充沛。南京银行等4只新股发行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减一增反映了当前投资者的谨慎心态,短期内市场仍将难以摆脱震荡格局。不过,从长线的角度考虑,基于牛市依旧的判断,市场正逐渐进入战略建仓期,长线的曙光已经显现。

震荡行情

市场的持续缩量最为直接地反映了投资者的谨慎心态,同时也说明市场基本上已经度过了恐慌期,继续杀跌和快速反弹的动力都不足。

“5・30”后市场出现了两个阶段的快速杀跌。虽然指数的跌幅相对有限,多数个股的跌幅却相当大,股价被“腰斩”的低价题材股比比皆是。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人士预计,上半年GDP仍将处于高位;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6月份CPI涨幅达4.4%,并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至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析人士预计,上半年GDP增长率在出口拉动下将超过11.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落至26.5%左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26%左右。

市场人士认为,市场目前仍处在一个反复震荡筑底的过程中,虽然短线多方收复5日和10日均线重新占据主动,但冲击上档压力区后,仍存在再次回抽平台下沿的可能。

国泰君安人士认为,目前暴涨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是2万亿的新股申购资金解冻,为市场补入充足弹药;另一个是保监会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的比例由5%上调到10%,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上限不变。根据目前20.4万亿的保险资金计算,直接入市资金将达2000亿元,这将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成为当前调整市场中关键性的稳定因素,并因此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北京首放认为,正处于一个消息政策的敏感阶段,根据近期的分析和判断,管理层将有可能继续加强紧缩的调控政策,这种预期必将对市场人气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技术上面也存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环境下,大部分投资者采取了极为保守的观望和等待的策略,目前的成交量只能说明中期调整仍没有结束。

根据对市场总体格局的分析,已得出仍处于中期震荡调整的结论,而且市场将采取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运行,具体到股指,很有可能运行一个箱体震荡格局,在这个阶段,追涨杀跌极为不可取,很容易带来亏损。

深圳国诚李治学认为,短期股指调整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大幅向上突破的客观条件还未成熟,个股大面积上攻还不现实,股指的整理和个股的分化应是后期相当长时间里的常态。市场利多和利空因素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也将导致大盘上下两难。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公布时间的的临近,许多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有可能迎来一波上升行情,这必对大盘形成支撑。但同时,市场扩容压力还在。近期A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而红筹股回归预期亦是不断升温。

行情难言到底

目前市场处在等待经济数据及央行加息的敏感时间,大盘在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比例有所提高的消息刺激下,先跌后涨,显示市场积弱已久,后续可能出台的利空对市场仍将构成较大的压力。

总之,虽然并不足以带来实质的欣喜,但至少部分热点的出现已有开始打破“平衡”的迹象,现在需要的是这些亮点能够不断扩散开去,使得整个市场的兴奋度出现实质的提升,接下来关注的重点将依然是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市场目前短期的最终走向。

大盘出人意料地走出了比较好的上升行情。面对行情投资者都会问:大盘这一次回调结束了吗?指数到底了吗?确实,从盘面看大盘走得相当强。市场人士分析,有三个问题:一是指数表现出色主要是利好导致,使人感到上升趋势并不踏实;二是大盘的上升明显有拉指数股的迹象;三是走势很漂亮,给人很强劲的感觉,这不是在叫投资者抄底吗?如果是反转行情,好像不应是这样的势头。

所以,对强势表示一定的疑问,不敢作大盘这一次回调已结束、已到底的结论,还是担心它有可能只是技术性反弹。面对大盘的二种可能性,即还是有可能下跌到3650点附近。他建议投资者多观察,等市场情况更明朗后,再做判断,在更谨慎、更有把握的情况下,再进行操作。就今天而言,大盘走冲高回落行情居多。重要的是一系列经济数据出台对大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大盘能否经受不利的经济数据的打击?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短期来看,市场面对的利空消息要远多于利多,这是市场难免震荡的主要原因。但市场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仍将进一步大幅杀跌,更不意味着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已经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支撑牛市延续的三大基础均未发生大变化。一是宏观经济仍持续快速发展,现在所采取的各项调控措施是为了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发展;二是上市公司业绩仍有望超预期增长。随着半年报集中披露期的临近,业绩对于市场的支撑将更为明显;三是资金面长期宽松的格局不会改变。

虽然大多数基金认为后市将呈现震荡格局,但还是有基金对此持不同看法。综合来看,乐观因素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经济景气背景下多数蓝筹上市公司实际盈利能力快速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国内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等。支撑 市的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人民币升值因素并未改变。

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经济可能过热带来的政策调整、资金面调控压力,超级大盘股回归A股市场和公司债发行的扩容压力,利息税调整和QDII的资金分流压力等可能引起流动性收缩的因素都需要引起投资者注意。

各家基金普遍认为,下半年市场将从前期普涨的局面进入到结构性分化的格局。只有明确稳定增长的公司才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一部分已经被炒高的概念股、绩差股,由于没有业绩支撑,在6月份的调整之后资金和人气的聚集需要一段时间;而绩优股在调整中又成为“避风港”,加上基金近期规模增长速度,将成为第三季度的热点。

上投摩根阿尔法则认为,经过二季度的调整后,目前市场估值趋于理性,交易量也逐步恢复正常。“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并没有改变,因此认为三季度市场会逐步恢复信心,资金情况会逐步改善。”

上一篇:定向央票软着陆银行信贷无关痛痒 下一篇:认沽权证市场上演“券商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