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备课

时间:2022-06-18 07:52:44

浅谈如何备课

【摘要】备课是教师展开教学工作,形成教学能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备课的研究、探讨,归纳、总结出一个较为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备课过程,以便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形成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备课技能。

【关键词】备课过程 教学工作 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

唐代著名学者韩愈在其名篇《师说》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一名教师,其核心职责可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从中不难看出,这三个核心职责主要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和完成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导给学生传递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严谨细致的推导论述给学生传播知识;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破解学生的疑惑。课堂上教师的表现基本决定了他(她)是否能胜任这一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能否通过教学过程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无疑,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

所谓备课,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顺序和表现方式。将课程知识以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为开展课程讲授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一个过程。从此概括性定义可以看出,完整的备课过程包含两个前后衔接、不断完善的阶段:课程准备和课堂准备。课程准备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完成课程分析、教材选择、课时分配、学生分析、教法选择、考核方式等工作;课堂准备是从微观、具体的角度出发,完成确定重点难点、讲授交流方式、知识交叉融合、组织编写教案、课后反思总结等工作。备课的基本内涵和过程如图1所示。

一、课程准备

课程准备是备课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任课教师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完成对所讲课程的整体描述,建立了所讲课程的知识结构框架,在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课堂准备。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课程分析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工作的政策依据,它们明确了所授课程在学生整体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目标,明确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范围和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明确了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认真钻研、理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真正领悟它们的实质,明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2.教材选择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过去,由于领域内书籍的匮乏。教材一般由任课教师编写。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供任课教师选择的专业书籍越来越丰富,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教材选择在课程分析基础上进行,在选择教材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联系等思考方法研究教材内容。选定最为合适的教材后,还要弄清教材中概念、原理的来源、内涵、外延和形成背景。如果选择一本教材不能完全适合课程讲授需要,可以选择两本以上教材互为补充地用于教学。

3.课时分配

完成教材选择后,依据课程分析结果,根据教材内容体系确定出课程知识结构框架,明确课程框架的模块组成、重点难点分布及讲授顺序等内容,进而梳理出各框架模块应该分配的课时数量,完成对整门课程的合理课时分配。

4.学生分析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受众,是教与学矛盾体中的主体。因此,教师不仅在进行课程分析时就要了解、掌握对学生的主观性要求,包括对学生知识内容范围和应达到的能力要求。还要通过与学生座谈、走访前期授课教师等调查方式,了解、掌握本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程度、知识结构组成、知识需求等个性特点方面的客观因素。形成对学习课程的学生全面、准确的认识。

5.教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手段和措施。分为理论性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教学中常用的理论性教学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法主要有要素作业法、模拟法、项目法和顶岗实习法等。在学习、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当遵循“教有长法,而无定法”的原则。在具体教学中不能为了用教学方法而使用,也不能死搬硬套,而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科属性以及教师本身条件等因素,灵活、搭配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育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6.考核方式

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了课程考核对教与学双方的重要影响。课程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课程考核的形式应考虑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未来任职规划、课程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基础类课程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于偏重理论综合分析类课程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对于交叉融合类课程,因其涉及学科范围广、概念多,既有记忆性知识又有分析性知识,为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偏颇,可以采用平时和课终加权综合考核形式;对于实验类课程则可以采用操作测试形式。总之,要根据课程具体情况,选择最能实现课程考核最终目的的考试形式。

二、课堂准备

课堂准备是备课全部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是对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准备,是对课程准备的实现。并对课程准备有反馈作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重点难点

依据确定的课程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将课程教学目的分解到各个章节,再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就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者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该都是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课程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在时间上要保证重点难点内容重点讲述,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以它们为中心,引导学生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有重点难点,讲中出重点难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灵魂、有主线。

2.讲授交流方式

课堂讲授是指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达。它反映了教师的思维过程,理解深度、广度及教师自身的教学修养。教师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概念、分析问题、论述定理,加深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有着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将已知概念和未知知识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新的认知。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除要求基本的吐宇清晰以外,更要深究语言的层次结构、措辞造句、语调语气等,力求通过语言的变化吸引学生。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交流是对课堂讲授的提高和深入。授课前,根据对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估计,通过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预先准备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形式,包括提问、设问、疑问、讨论等,交流。以便通过课堂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听课效果,调整授课节奏,对授课内容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

3.知识交叉融合

课程知识自身是一个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的系统。通过课时分配可以发现课程知识的逻辑层次是:课程知识结构一>课程知识模块一>每课内容。所以,知识交叉融合是指教师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应发现课程知识不同层次内和层次之间的交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利用这些交点。自然地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联系起来。将每节课与每节课的知识相互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课程知识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课程知识结构框架。

4.组织编写教案

教案,又称课时教学计划,是教师实施一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或脚本。它是对课程教学目的、课程知识结构框架的细化和具体表现。是教师对选择的教学方法运用的设计,是对课堂重点难点知识的梳理和交叉融合。教案通常是文字教案。其内容一般包括五个部分:讲授题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相互关系(本讲及与其他各讲)、教学方法的运用已经板书设计或多媒体演示设计。教案的编写形式灵活多样,每个教师可根据学科性质和自身的教学风格来选定和设计。实践中教案必须要反映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教案应有详有略,根据内容需要而定;教案不宜过于繁琐。应系统、条理层次清楚,内容表述明确、实用。写出教案后,还要熟悉教案,使教案中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脑子里,做到讲课不脱离教案内容,但又要做到基本上不看教案。否则就称为了照本宣科。

5.课后反思总结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课前准备时考虑地再全面,教案组织编写的再详尽,也不可能预见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况。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现教案中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课堂准备的最后一步工作是课后反思。它是对前期课堂准备工作的反馈,是课后备课。其根本任务包括:对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弥补本次课堂教学的缺失,改进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积累教学理论研究信息和素材。

三、结束语

如何备好一门课,是每个教师面临的永恒的话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教师各有见解,可谓见仁见智。虽然“教有长法,而无定法”,但经过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如前面所述,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就包括两个基本步骤:课程准备和课堂准备。它们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只要遵循两个基本步骤,相信每个教师,特别是新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培养职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