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联方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18 06:55:50

我国关联方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关联方交易是市场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产物,它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对其进行规范。本文分析了我国关联方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三个方面,探讨了规范和完善我国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对策。

[关键词] 关联方交易 披露 问题

一、引 言

关联方交易也称为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关联方交易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分析目前我国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关联方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令人眼花缭乱。但从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披露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对关联方关系披露不完整、不全面

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对关联方定义及关联方关系涉及的范围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对于关联方范围也做了调整,但对关联方的认定和关联方关系的披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关联方认定比较单一。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从国企改制而来,其与原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必定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公司对此仍末做详细披露,无法令人信服;(2)对关联方关系的披露不够准确、全面。例如,有的只定性披露关联方交易,而未定量披露其具体内容;有的只披露关联方交易的内容,而不说明到底是和关联关系等。

2.避重就轻,披露形式重于实质

仔细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时,对关联方关系的信息披露一般能做到充分明了,但涉及到处于核心地位的关联方交易时则含混其辞,语焉不详,让读者甚是费解。此外,现行披露很大程度上仅注重对交易形式的披露,而对交易的一些实质内容(如经济实质、背景缘由、对交易各方生产经营及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等)没有做出充分的披露规定。

3.信息披露不及时

披露关联方交易应及时,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有用性。但仍有不少公司不在第一时间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主要存在于其临时报告,特别是重大事件。如:重大债务、投资项目变更、股权结构调整、管理高层变动等情况。此外,年报和中报的披露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通常业绩好的先公布,业绩差的后公布,往往在规定期限的最后,上市公司集中大量披露,这样容易造成股市人心波动,对证券市场的稳定不利。

三、规范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对策

1.完善关联方交易披露的法律法规制度

应该说,2006年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关联方范围的扩大、控制关系关联方披露要求、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更改或扩大了内容,与旧准则相比有一些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实际上,鉴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方面,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加以改进:(1)披露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方交易对各企业的当期业绩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关联方交易过程中,其各种业务往来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全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应当对这些影响予以披露。(2)披露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及定价方法。定价政策是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中的关键部分,应当在准则中强调定价政策与方法的披露规定,保证投资者对于定价政策的知情权。

2.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

毫无疑问,价格因素(如交易价格、资产评估价格、资金占用费等)是关联方交易中最关键的因素,而这些价格因素在最终披露之前,都需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为确保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加强对企业重大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审计。一般应要求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对重大关联方关系及交易进行专门的审计,并将其审计结果作为信息披露的规定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从而为投资者传递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2)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应尽快修订《注册会计师法》,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权限,并从法律上明确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责任。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内部监管工作,采取多方面的监管手段,防止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

3.加强对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

我国目前基本上是采取政府主导集中统一型的两级管理的体制。对信息披露的监管由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垂直领导,以两个证券交易所为核心构成证券市场管理体系。对证监会而言,首先应强调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形式上的规范化,如证监会可制定一系列的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公开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并应要求披露人以鲜明的形式和简洁平实的语言披露。其次,应加大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可考虑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察员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查处进行违规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而对交易所而言,则应给予证券交易所必要的监管权力,并完善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即时披露的监控制度,即两市规则应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对关联方交易在交易合同达成及交易履行完毕这两个阶段,分别规定上市公司的即时披露义务,从而保证对关联方交易的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霍占茂:浅析新公司法关联交易规制体系之不足[J].集团经济研究, 2007(6)

[2]陈 耿:国外规制关联交易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 2007(16)

上一篇: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试析不同类型的基地公司在国际金融业务税务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