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声音存在与结构导论

时间:2022-06-18 06:49:01

电影中的声音存在与结构导论

摘要:电影由默片发展到有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视听综合表达艺术也随之在大众理性思维中得以建立。而受长久之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应用,大众感知的心理层面对听觉元素的关注与认同并未达到本应有的水平与高度。声音在电影中的存在内容与形式结构是听觉元素的表达基础。基础认知与梳理是对电影建立感性听觉经验与审美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电影声音;个体存在;时空结构;节奏

中图分类号:J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11-3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热衷于它的创造者和创作者们在无声的影像世界里尽情地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挖掘视觉表现力的潜能,并将默片意义上的电影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然而,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震撼了整个电影界,同时也招致了许多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抵制与反对。尽管如此,声音还是以它强劲的生命力闯入了电影的世界,使画面从无声的寂静中走了出来,赋予了画面新的活力和生命。声音进入电影,极大地改变了电影的本性,使电影走向了视听交叉的新天地,从而完备了电影的创作手段。

但时至今日,对于电影元素的探讨与实践依然存在着天壤之别,恰如贝拉・巴拉兹早年所言,无声片的艺术是死亡了,但取而代之的却仅仅是一种有声片的技术,新技术却未能像无声片那样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给画面以声音,使画面复活,其目的绝不应仅仅像克拉考尔说的那样,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而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现实生活,开发并丰富出一个全新的人类经验的宝库。建立意识并不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是应用于电影创作过程始终,这也是当下在电影发展看似璀璨的绚影下为什么还要回到最初的问题,声音到底给电影带来了什么,一个人张口说话很简单,这是技术问题;但如何说,怎样去说,则不简单,这是艺术问题。

一、电影剧作构思中声音意识的自觉建立

人类的现实世界乃是一个有声有色、可见可闻的大千世界。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银幕世界里,人们都渴求同时获得事物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无论从电影的物理属性还是心理属性而言,电影世界自身都要求声画结合,视听并重。

然而,从电影发展史来看,声音在电影诞生之初并没有作为电影的一个内部元素而存在。于是,声音似乎先天不足而被错误地依照电影自身构成元素存在的历史顺序来判别它们的轻重,从而导致声音在有声电影之初往往充当辅助元素。随着创作者们对电影本体认识的不断深入,声音自身的魅力、自身的潜力逐步地显露出来,并得到了关注,许多创作者已经开始在电影的创作和形成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思考和运用声音层面的表现力。

那么,电影中的声音究竟是什么,这是讨论声音的出发点。电影中的声音是声音在电影中的艺术存在,是与画面共同构筑电影银幕空间和银幕形象的一种艺术形态。要讨论的是声音和声音的表现力给电影带来了什么和可以带来什么。这也正是声音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它不是简单地再现,它基于现实声音本身,又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而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艺术存在的基础是来自于声音与人感知体验的独特关系,来自于声音对人的主观感受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再现客观,而且更具主观表现力。它可以更深程度地展示人类内心空间、情感空间,乃至哲理空间的一定内容,完成一种对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主观世界的“再现”和“纪实”。而这些创作者希望通过电影传达出的内容,绝非影像手段可以一并承担、表现的,也是影像所无法完全表现的,因为那远非它的表现能力所及。

二、电影中的声音存在与表现概说

电影中的声音是声音在电影中的艺术存在,而声音自身的表现力则是这种艺术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当明确,电影中的声音是由声音个体及个体间按一定方式的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时空结构的有机整体。声音的表现力是其个体与整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电影中声音的基本构成元素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元素按声源分类可分为人声、音响、音乐,这在许多著述中都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在这里,分类定义与介绍并不多言,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它们作为电影中的声音元素,其自身具有的表现内容。

(一)人声

人的声音是人类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声音在电影中传达信息最直接的方式。人物间的对白是影片叙事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对白中的声音个体,可以很好地表现和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独白作为人物内心视像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正被广泛地运用到声音的创作中,它所要传达的不是外部世界可以感知的东西,而是人物对外部事件的一种心理体验,因此,它可以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倾向进行主观表达和引导。旁白则是电影中非叙事时空的声音,这个声音的人物一般不在画面上出现,他是画面所无法表现的形象,因而只能用声音来表现。解说词则更多用于非剧情片,在这里不作过多讨论。

人声不仅有叙事意义,它还可以表达情绪气氛,如人声鼎沸,群情激昂就是一种情绪气氛,而不在于他们对话内容的清晰、可懂,由此,它可用作背景来渲染一种情绪。同时,人声还具有时代感和地方色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殊用语,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方言,从而使影片的表现内容变得确定、真实、可信。

(二)音响

电影中的音响包括自然音响和环境音响。

就自然音响而言,不论其相应的画面是什么,它本身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传达信息,通过人物动作发出声响的力度和节奏等,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人物;它的运动感和空间感可以加强影片环境的真实感。自然音响不是始终需要依靠视觉画面来找到戏剧根据,它可以突破画框来完成与画面并存的空间里并行的行为叙事,从而为电影拓展空间来表意及作为剧作动机来叙事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简约的方式。

环境音响则可以把平面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银幕空间的立体幻觉用声音的方式确定下来,使其更为真实,并可创造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它还可以通过人物在不同空间的运动所产生的不同环境音响的变化来加强影片的运动感、节奏感,从而暗示出影片的一种内在情绪。这些音响元素通过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受所产生的心理感知体验,恰恰为创作者可以利用它们来进行剧作构思,完成信息的传达提供了可能并可行的依据。

(三)音乐

音乐是最为抽象概括的艺术,它所表现的思想不可能像视觉那样具体准确。然而,它在情绪和情感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所不及的。因为人的情感实在是莫可名状,无以言表,倘若人的一切感情和情绪都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世界上也就不需要音乐了。

音乐进入电影,使电影拥有了一个最强有力的情感表现元素。因为电影的运动是具体可见的、外部的;而音乐的运动是内心情感的、抽象的发展运动。电影表现的是运动本身、事件本身;而音乐表现的则是这一动作和事件在人的意识中所引起的体验。音乐为电影提供的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支持,而恰恰是这种无意识很好地完成了对人类情感自然的激发和表达,因为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本身就是无意识的。正因为音乐具备这种独有的表现力,使它能够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更密切地参与剧情,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事物和人物内在的意义。因此,被广泛地用于非故事空间,作为表现性的音乐。

电影音乐当然还包括故事空间内出现的音乐。这种音乐既具有故事空间内的客观存在性,又具有音乐本身的主观描述性、表现性。正因为它具有两重性,使它的运用在电影的叙事和表意中也变得同样重要。看似极生活化的、随意的、偶然的客观存在,然而如果纳入创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安排中,却会传达出影片所含在的刻意的、必然的主观倾向。因为这种音乐的存在形式用随意性掩盖了刻意的安排,将必然性潜藏在偶然性之下,使影片的信息、主旨在自然的状态中得以传达。

此外,就音乐总体来讲,它还具有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有不同的音乐特点。同时,音乐还可传达时代感,每个时代依据社会内容的不同而流行的音乐也有所不同。音乐的这种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感融入电影中则无疑会增强影片的真实性,甚至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无声”与静默

在有声电影之中,声音元素除了人声、音响、音乐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那就是“无声”。这种状态不是绝对的,在我们生存的空间里不存在绝对的无声,这只是一种“静”的感觉。“无声”在默片时代被淹没在一片静默之中,然而有声电影的出现终于为“无声”提供了表现的机会,使它成为有声电影中有力的表现元素之一,创造了独特的戏剧性效果。有声片中的“无声”段落与无声电影带给人的艺术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就如同一个从来没有说过话的聋哑人的沉默与一个健全人的沉默一般不会有相同的含义一样。“无声”可以造成一种平和的抒情气氛或表达一定的情感意义,如昔日的情侣历经变迁之后的再次重逢,一时的相对无言。它也可以营造紧张的情绪,完成一定的心理叙事,如大战前令人恐惧的寂静,面临死亡前的沉寂。“无声”作为声音的一种特殊形式,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更为意会的,因此,它的表现作用必将为创作者展现影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叙事意义开辟新的感受空间。

同时我们还应当有意识地注意到声音作为电影传达信息的手段,其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电影中存在了哪些声音,它还应当包括声音自身的音色、音高、力度和节奏等声音的表情特征所传达的信息量,它们是声音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们赋予了声音天然的感彩,为声音表意性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三、电影中的声音支体行进与结构

电影中的声音存在除了研究不同的声音元素之外,还应当积极地关注声音的结构,声音究竟是如何存在的,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恰到好处地掌握并运用声音时空结构上的表现力同样是电影在声音构思方面应当着重思考的。

(一)声音的个体行进与声音的时间性

声音就其本身而言,它首先是时间的艺术。电影中声音的时间性在横向上是以声音个体的行进为基础,通过个体间的起伏、交错所形成的。每个声音个体都有它自身的时间性,并按一定的顺序在声音的时间总谱上出现、消失。然而,何时出现,何时消失在创作上是很有发挥余地的。声音在时间上先于画面出现,或上一个场景的声音延续至下一场景,这种由于声音与画面在时间上的错位所形成的非同步关系,不仅能够很自然、流畅地完成画面间的转换,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特定的创作意义,而绝非对声音随意的玩弄。

从纵向上来看,声音的时间性则表现为同一和分立。同一性表现在声音的个体存在时间与电影声音存在的整体时间性相一致,即存在于画面所表现的现实时间之中;而时间上的分立则是声音在电影跨时空叙事上的表现,声音的个体存在与声音在叙事中的整体时间性分别行进,如《红高粱》中“我”的旁白与影片整体叙事时间的分立。

时间对于我们来讲是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连续的,而电影中的时间意义却是可以倒转的、间断的。声音进入电影当然在时间上也具备了这样的表现能力,并且为这种具有表现意义的时间跨度营造了真实可信的氛围。

(二)声音的个体存在与声音的空间结构

声音是时间艺术,但在声音出现的同时,它还在一定的空间里存在、流动和传播,人们也必须在空间里才能感觉它,因此,声音也是空间的艺术。声音在电影中折射出的空间属性把银幕世界的空间具体化,给电影的叙述提供了令人确信的真实存在的天地。

声音个体所具有的空间感从来都是听觉艺术重要的表现力之一。而声音一旦进入电影,它的空间属性就由于与画面的结合而有了更进一层的积极意义,使电影银幕的空间向画框外的纵深延伸成为可能。同时,声音的空间感还是一种重要的、有力的情绪元素,对于同一声音,不同的空间感可以造成不同的声音形象,不同的情绪和感染力。

声音个体在空间中的存在还有一定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主要表现为声画关系间的同步、分立与对位。声音空间结构与画面空间相同步,会增强真实感;而分立的效果则是利用了声音对于画面空间的拓展,来完成与画面并行的叙事;声画的对位则是最具有主观引导意味的,也是最具表现意义的,让声音的存在与画面空间本身应有的声音在表现意义上完全对立起来,从而形成强烈的冲突效果和寓意。

此外,声音个体间在音色、音高、力度等方面的比例平衡关系对于声音结构的总体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声音个体在空间结构中的存在,不是对画面内容的精确描摹,而是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来追求情绪的、心理的、艺术的真实性,这是在声音构思中必须要予以思考的。

(三)声音节奏

对于声音来讲,节奏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表征意义的元素。它的基本定义是:有规律的变化。其中,变化是节奏的根本。而变化在声音的范围内,无疑体现为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因此,节奏既是时间的概念,也是空间的概念。

声音的节奏对于电影的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在声音之中产生,如音乐自身节奏上的快慢、缓急;也可以在声音之间产生,如不同节奏型的声音交替变化或不同时空的声音交替出现;更可以在声音与画面的组合中产生,形成同步或对位的效果,从而影响影片的整体节奏和情绪。

力度作为声音的一个属性,在节奏的形成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在这里需要提及。力度对观众而言就是声音的强弱,它基本的表现手段就是声音强与弱的对比和变化。在电影中,力度和力度的变化使节奏的表现更为有力,是创作者表现情绪,并借以与观众产生交流的有力手段。在电影中,声音的节奏要比视觉的节奏来得更强烈,更具刺激性,因此,它的正反作用都十分大。

声音节奏对于电影的作用更具表现意义的是对其内部节奏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视觉节奏同步并行,从而加强影片的节奏;也可能视听节奏完全处于互相悖离的状态,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表现情境和内部情绪的张力,使原有的电影节奏因为声音的导向而完全改变,并将影片情绪与感情基调引向创作者的主观表现意图。而声音对于电影外部节奏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听觉的,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刺激,产生感应。

四、结语

无论从电影声音的类别来讲,还是从声音在电影中的存在状态、声音结构而论,声音作为电影的构成元素,它既作为个体存在又作为整体存在。每个声音元素既有独立意义,又必须有声音的整体意识,同时,它还应该有电影的整体观念。声音自身的表现力应该在与电影其他构成元素的相互作用下得到充分展示,使声音在电影中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存在。

了解和梳理电影中声音的艺术存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更深入地了解电影的内部元素,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剧作构思中的声音意识。声音意识的自觉建立,这是电影发展的要求,也是电影本体的要求,而声音本身,电影中的声音存在使这种要求的实现成为可能,声音最终参与剧作是声音表现力被认知和运用的必然结果。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估方... 下一篇:浅析高职音乐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