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06-18 06:42:03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血清标本, 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进行AFP检测, 予以对比。结果 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存在线性关系, 呈现正态分布, 95%可信区间内(P>0.05),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均可显示甲胎蛋白水平, 在肿瘤诊断治疗中, 具有较准确理论价值。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结果对比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发育前期一类血清蛋白, 健康者血清内AFP含量保持在2~8 ng/ml, 通常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血清标本, 其中男64例, 女56例, 年龄35.8~68.4岁。血清标本中, 66例检测结果表明甲胎蛋白含量正常, 54例非正常化。

1. 2 方法 患者均予以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酶联免疫法:选取合理试剂盒检查, 且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 应用酶标仪, 实施甲胎蛋白含量测定。

电化学发光法:选取罗氏Cobase-411电化学发光自动分析仪, 测定甲胎蛋白含量。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P

2 结果

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 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Y)与电化学发光法(X)测定结果, 查看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显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存在线性关系, 且存在较高相关性。将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甲胎蛋白检测值, 予以正态分布分析, 测定结果表明其正态分布相符合, 以t检验其均值, 结果表明在95%可信区间, 双尾检验(P>0.05), 由此可知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血清内一种肿瘤相关抗蛋白原, 主要源自于胎肝合成, 在新生儿出生后会快速减少, 新生儿出生后几个月到1年内会下降到正常,

化学发光法源自于上世纪90年代, 还属于一种较为新兴的技术, 是一种新型标记免疫分析措施, 应用电化学发光与免疫检测相互结合, 予以甲胎蛋白水平测定。予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可以较为快速、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检测范围广泛、且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 且存在较高自动化等特点, 在临床检测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此检测方法所应用设备与对相试剂具有较为昂贵的价格, 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临床应用局限性。酶联免疫法(ELISA)在应用中操作比较简单、所需成本较低, 因此能够广泛应用到甲胎蛋白临床检测中, 特别在基层医院有利于患者筛查, 但是此方法并无较高检测敏感性, 而且无较高准确度及稳定性, 导致其检测结果无法达到理想程度。因此, 本文所选取两种检测方法均存在自身优点, 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经酶联免疫检测出现假阳性或阳性状态时, 可予以电化学发光法完成确诊。

在本文研究中, 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 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所测定结果, 观察两组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 经检验发现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存在一定线性关系, 其相关性较为显著。两种测定方法对甲胎蛋白进行检测的结果, 予以正态分布分析, 发现其结果与正态分布相符合, 统计均值, 应用t检验, 结果发现95%可信区间内(P>0.05), 所以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对结果测定并无较高差异性。有资料显示, ECLIA法批内变异系数及批间变异系数与ELISA法相比较均明显降低, 存在较高重复性与稳定性;在AFP400 μg/L状态下, ECLIA法相比较ELISA法具有更高敏感性, 且P

总之,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均可以反应甲胎蛋白具体含量, 且其准确性较高, 肿瘤在诊断治疗过程中, 两组方法所得到结果均能够作为严重依据应用, 且以此判定预后, 准确率较高。不同检测方法对患者样品进行测定时, 所得结果往往均存在一定可比性, 所以在选取检测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患者情况, 不能过于盲目与轻视。在对患者进行检测过程中, 同一患者同项目的检验结果需存在一定可比性。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效果明显, 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黄延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检测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国民康医学, 2010,22(9):1127.

[2] 于广名.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比较(CA199、CA125、CA153、AFP、CEA).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0, 8(2):203.

[3] 杜忠芳.放射免疫法同点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效果分析. 吉林医学, 2010,33(31):5993.

上一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种路径的比较 下一篇:固定矫治器在前牙脱位再植术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