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资本何时越冬入春

时间:2022-06-18 05:59:17

电商资本何时越冬入春

近日气温的回升并不能给尚处于“资本寒冬”的电商领域带来一丝温暖,反而让越来越多的VC、PE们冷静下来,“观望”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面对寒冬,是要“抱团取暖”迎接春天到来,还是要用于出击,寻找破解“寒冰”的突破口,是电商们与资本界都亟需面对的问题。

境外市场持续低迷

以2007年以来电子商务投资数据来看,2009年之前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资均保持较低水平,年均投资数量在30起左右、平均投资额在2-3亿美元,2010年电子商务投资出现爆发式增长,披露76起案例、投资总额9.71亿美元,2011年电商投资继续高速增长,投资数量及金额环比分别增长52.6%和451.5%。即使剔除阿里巴巴集团出售员工股融资16亿美元、京东商城C轮融资15亿美元两起巨额交易,投资规模增速依然超过100%。

2011年下半年开始,境内外二级市场持续低迷,作为互联网行业主流IPO渠道的美股市场也对中国企业避之不及,在此影响下,电子商务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投资速度都开始出现下降,电商投资进入“寒冬”。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2年前两个月披露电商投资案例9起,投资金额1.02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额仅1133万美元,远低于2011年投资水平。以投资人的态度来看,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访谈结果,“观望”是目前投资人对电商普遍持有的态度。尽管对于电子商务市场整体规模的增长依然持乐观态度,但投资价格的持续高企、团购及垂直细分领域B2C投资空间的饱和,都阻碍了投资者步伐。

投资空间趋于饱和

尽管投资进入“寒冬”,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依然处在高速增长状态。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整理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含B2B、网络购物、在线旅游预定)交易规模达到7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46.4%。其中,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7735.6亿元,网络购物呈高速增长态势,增长率达到75%,在电商市场总额中占比上升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B2B占比则略降1.7个百分点。对于未来电商市场增长速度,艾瑞预计未来2012-2015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还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5万亿元。

整体来看,国内B2B业务增长已明显放缓,而未来支撑电子商务市场增长的将主要是网络购物。但从目前的中国网购市场的VC/PE投资来看,B2C电商及团购行业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爆发之后,投资空间趋于饱和,而持续的“烧钱”模式也使得这两个细分行业普遍处于冷却状态,近期或难有新的投资兴奋点出现。相比之下,针对电商服务、电商流量入口的投资却持续活跃。

电商服务尚待挖掘

在2010年以来电子商务市场爆发式增长过程中,电子商务外包服务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传统企业“触网”的过程中,对专业化的IT外包、运营外包的需求急剧增长。此外,针对网购市场对物流提出的更高要求,一些专注于电子商务客户的物流服务商也开始出现,以满足中小型电商需求。

不过,电商服务业同样有其弊端所在。最主要的,与电子商务行业类似,就是市场竞争的激烈,根据IDC与阿里集团此前的一份白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已经突破了15万家。市场的全面竞争,压低了整个行业的赢利水平,处于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少之又少,这也是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仅有十数起投资案例的主要原因。

在电子商务市场激烈竞争压力下,电商企业面临提高收入与降低成本两方面的压力,随着获取新用户成本持续高企,流量入口作为电商产业链前端,投资价值不断凸显,正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焦点。过去两年间,对入口的争夺逐渐升温,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一淘网进军电商搜索,腾讯推出QQ彩贝探索返利导购;此外,美丽说、蘑菇街等购物分享社区迅速崛起,返利网、立购网等也同样占位电商上游。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全面渗透,网络应用从商务到社交是必然趋势,互联网各细分行业之间的关联也越来越紧密。电子商务、网络社区与在线营销的结合,使得社交化电商的出现成为必然,国外网站Pinterest的兴起,也为国内社交化电商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购物分享网站可为电商带去可观的流量及交易额,自身则通过广告、交易分成等形式获得收益。此外,在掌控了大量用户和流量的基础上,此类网站也可以在赢利模式上进行更多探索,如近期蘑菇街发起C2B的反向团购――从历史经验来看,“先流量再赢利”的模式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致胜的法宝,腾讯、奇虎360均是如此。

上一篇:威客 感谢一路有你 下一篇:抓住机遇 创造具有幸福感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