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让股票不再稀缺

时间:2022-06-18 01:55:35

张杰:让股票不再稀缺

从股票和资金供应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股票市场供应的数量,另一方面将居民的储蓄更多地转化为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之外的直接投资领域,或许可从源头上切断恶意圈钱行为的市场基础

中国证券市场由于长期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股票供应受到严格的管理和调控,导致股票的供应不充分。因此,受供求失衡的影响,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最贵的市场,即使严重亏损的公司,也能维持不菲的价格;甚至长期亏损即将退市的企业,“壳资源”也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受供求失衡的影响,加上上市公司处于博弈双方的优势地位,从而导致上市公司更是只顾圈钱、重融资,不顾股东利益、轻回报,背离公司创造价值并回报股东的基本价值理念。

上市公司“圈钱型”的过度融资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大顽疾,甚至演变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必须从股票与资金供需平衡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

证券发行逐步推行市场化,增加证券供应量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实行的是严格的审核制,只有极少数公司可以通过审核并在沪深交易所实现上市。资料显示,中国证券市场经过近20年的新股发行,在沪深证交所上市的公司仅为1600多家。而中国有6000万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就达860万家,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标准的企业多达70多万家。可见,目前1600多家上市企业也仅仅是70多万家符合上市条件中的极少数“贵族企业”。因此,需要逐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增加优质公司上市的数量和证券供应的数量。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动证券发行市场化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逐步改变发行市场,推进目前的审核制向备案制靠拢,降低公司上市的门槛和再融资的门槛,上市发行和定价逐步交由市场决定。

二是逐步增加证券供应量,改变目前只有少数公司股票上市、市场供给不足的局面,让投资人有更多的选择品种,避免投资人因选择不足,迫于无奈选择投资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继续去追捧这些被宠坏了的“坏孩子”。

三是建立多层次的股票交易市场,让不同规模特别是成长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证券市场实施融资,让投资人有更多的选择。

发展PE等直接投资机构,为资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品种选择

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发达国家,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是居民储蓄投资的三驾马车。在上述三类投资中,往往银行存款和证券投资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直接投资所占的比例反而很大。PE、VC是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通过PE、VC等完成的投资业务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07年全球PE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美金,已经大大超过公开股票市场IPO的融资规模。1998到2004年,伦敦交易所新上市企业中,有50%的企业有PE的投资。PE投资有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风险小于二级市场而收益高于其他投资品种,成为不少投资资产组合的优质产品。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各种直接投资渠道不够畅通,一方面导致我国居民的储蓄基本是银行存款,居民银行储蓄高达21万亿,直接投资所占比例很小;另一方面,在直接投资中,证券基金最高时达3万亿,但股权投资基金不过数百亿。过多资金作为银行储蓄并未涌入股票市场,导致资金分布结构性失衡,股票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轻易“圈钱”行为也由此产生。

因此,应在逐渐放开资本市场的同时,发展PE、VC等投资业务,拓宽居民资金参与直接投资的渠道,将居民不断增长的现金资产从银行等机构中分流出来,真正实现保值增值。真正发挥专业性投资机构的功能,实现投资保值增值,杜绝被投资企业漠视股东利益、“忽悠”投资人的情况发生;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降低公司的成本。我们相信,资金的流向多元化的过程,也是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消失的过程,更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过程。

综上,如果从股票和资金供应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股票市场供应的数量;另一方面将居民的储蓄更多地转化为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之外的直接投资领域,双管齐下,用市场化原则标本兼治,我们相信上市公司“圈钱型”的过度融资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

上一篇:走出“国际化”的误区 下一篇:金建:系统规范再融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