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必要性、路径依赖与政策引导

时间:2022-06-18 06:28:49

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必要性、路径依赖与政策引导

摘要: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比有其优势,应该对其发展进行正规化;其路径依赖主要是将非正规金融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之内并使其合法化且其现实基础已经具备。正规化的政策引导措施主要有:大力发展为非国有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依法保护金融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交易合作和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金融活动等。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85-02

一、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必要性

政府应放松管制,鼓励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有:

1.现有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从民间自发的股权交易逐步发展而来,现代银行体制也正是从最初的私人借贷行为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在建立现代金融体制的同时,不应忽视民间自发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事物,这往往正是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东西。

2.非正规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其发挥的作用是正规金融部门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3.不适当的政府管制不仅不能取缔非正规金融,而且还会使非正规金融畸形发展。如果政府对非正规金融采取的是打压而不是扶持的态度,进而否定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那么,非正规金融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和成本,其借贷利率必然会更高,交易行为也会更加隐蔽。结果是非正规金融不仅不会因政府的取缔而销声匿迹,反而使其生存环境恶化,风险放大,既降低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效率,对社会也更具危害性。

4.通过放松管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便使非正规金融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并得到快速成长,反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它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有利于缓解国有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出现的严重的资金供求失衡局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填补正规金融留下的空白。台湾经验也证明,在政府对民间借贷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下,民间借贷反而可以提高资金分配效率并增加整个社会的可使用资金。

5.正规金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到一定阶段实行强制性变迁的结果,如股票市场等,即非正规金融的良好发展往往是金融制度完善的基础。

二、由非正规走向正规:改革的路径依赖

1.非正规金融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之内并使其合法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之所以发生创新是因为在社会中的个人或集团看来,承担这些安排的成本是有利可图的。非正规金融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属于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作用来看,其结果使我国经济所依存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改革的金融支持正是非正规金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在体制外的生长,对政府的正规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很强的诱致作用。事实已经说明,这种金融制度创新的收益确实大于改革的成本,能够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改进。因此,政府就应积极介入到该制度创新之中,修改现行的制度安排,扩大政府正规制度所许可的金融活动的行为边界,将原来的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纳入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内,使其合法化,便于监管当局进行监管,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和保护金融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为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经济转型提供制度基础。

2.非正规金融由“自愿安排”到“政府安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非正规金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正规金融存在紧密联系的、竞争性的、比较发达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另一类是与正规金融没有联系的、非竞争性的、相对原始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对于前者,可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将那些已有一定规模,机构建立比较完善,财务制度比较健全,运营和管理比较规范的非正规金融合法化。

三、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政策引导

1.大力发展为非国有经济(包括农村市场)服务的金融机构和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我国非国有经济基本上是与其自身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步同时进行的。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业的不断升级,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对于非国有经济的现有规模来说,仅仅依靠“体制外”非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已难以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就农村而言,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战略性调整,国有金融组织开始大规模从农村金融市场撤退,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正式的金融机构在维持运营,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渠道有二:一是通过体制内的改革增加对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支持;二是解除对非正规金融的压制,推动其发展。笔者认为,除了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并使其逐步走向正规外,在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国有信贷服务机构,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是根本改善非国有经济融资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在非国有经济成长较快且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高的地区,政府应降低银行业准入门槛,为内生于民营经济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构筑起开放、透明、规范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企业的多样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市场应当是多层次的。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来满足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能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带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调整,改变过于依赖以银行贷款主导的间接融资的融资结构。

2.加强制度建设,依法保护金融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尽管非正规金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没有确立相应的法律地位,当然也无法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但是,只要非正规金融活动没有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交易的实现和经济的发展,那么,通过有效地保护非正规金融活动中金融交易各方的财产权利,可以使非正规金融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大大减少,从而有利于非正规金融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支持而不是严格限制或取缔,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规范和引导,可能更有利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生活的积极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必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只有在借贷双方拥有独立财产权且真正得到法律明确而有效的保护的情况下,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规范化的信用活动,才能使非正规金融活动由无序逐渐走向有序。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引导方式。

(1)借助价格机制引导。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将形成一个合理的博弈空间,其风险成本的核算与选择将交由市场各方自我完成与承担。

(2)通过业务创新引导。即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用银行信用去引导、规范民间的借贷需求。由于在信誉、操作规范、法律保护等方面银行都大大高于非正规金融组织,人们为了寻求法律保护和资产安全,也为了寻求这种交易活动的合法性,大多也愿意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融资业务,不规范的纳入规范,不合法的转入合法。目前,银行开展的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办理个人委托贷款时,银行向客户收取的费用过高,其税费总计高达26%左右,加之央行规定,银行必须监督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130%,这对民间资金吸引力太小,从而严重影响了此种业务的发展空间。因此,金融业务创新必须体现市场要求。

(3)建立相应组织引导。在放松管制的条件下,积极设立新的金融组织,将民间资金吸引到新的金融组织中来,以便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督,如城镇银行、贷款公司等。现实中,浙江瑞安市等农村合作银行的成立、山西平遥等地贷款公司的组建,对于引导民间资本的走向具有积极意义。

(4)参与正规改制引导。即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正规金融的改制,如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穴合作?雪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改制。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入股的方式使原先运行地下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使其运用合法化。

3.努力促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交易合作

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可以利用非正规金融部门的信息优势降低正规金融部门高昂的信息搜寻成本、利用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弥补非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的缺陷,可以提高整个市场的金融交易水平。在菲律宾和巴基斯坦,正规金融部门通过向非正规金融部门增加放款,提高了后者的信贷服务供给能力,并改善了那些只能在正式部门借贷的借款人的贷款条件。虽然这也存在正规金融部门如何筛选和监督非正规金融部门以及非正规金融部门与最终借款人共谋而损害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的问题,但这比一味强调两者的替代性而试图以正规金融取代非正规金融似乎更为有效。因此,重视两者的互补性并加强其交易合作应该作为一条探索思路。

4.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金融活动

由于非正规金融自身存在的内在缺陷,加之处在金融监管当局的正式监管之外,较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而可能产生较大的负外部性。这就要求我们对那些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非法金融活动给予坚决的打击,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任森春.非正规金融的研究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9).

[3] 宋清华,冯春,张博.湖北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与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及应对 下一篇:关于“特里芬”悖论和新“特里芬”悖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