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17 10:36:15

试论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教学重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发现者’与‘创新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愉悦身心,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人才。”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1.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是:‘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这个主体的学的主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三点:

(1)学生主动地学,参与教学全过程。(2)教师为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3)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2.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教师要为学生制造“各抒己见”的机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1)做学生的朋友,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2)教师为学生开辟畅所欲言的空间。

3.教师启发引导,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要培养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叶老说得好:‘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通过教师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应为学生活动和‘自我表现’保留充足时间,并对活动和‘自我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步骤精心设计。同时准确把握引发的时机,做好导向与调控。”

二、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1.质疑问题,激发灵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质疑问题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突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有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因此,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2.精心设问,激活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释疑,更要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我认为,成功的语文课堂提问应“精心设问,启发诱导,激活学生思维”。具体地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问题的深度。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应只追求数量,更应注重质量,注意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设计出具有主导作用的启发性问题。第二,问题的坡度。设问要注意层次,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不要中途停顿,促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从而逐步具有较强的思维活动能力。三,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教师应增强问题的价值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产生直接兴趣和探究的强烈意向,方能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3.引导探索,培养多思,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以致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思维形式。”

面对课文中的问题,“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材料,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16]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探究的良好个性,只有通过长期的思索和积累,才能有所领悟,最终取得创新性思维的成果。

三、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多角度创新思维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发明创新的源泉,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8]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1.分角色表演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精神极度兴奋的情况下,注意力会更集中,聪明才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课本剧演出时,分角色表演,可引起学生极度兴奋。”

通过实践语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中理解、学懂了课文,充分感受到了文学经典的魅力,而且加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和探究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性。

2.续想故事情节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力,一切创新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有些语文课文的情节并未直截了当的呈现给学生,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能激发起学生的联翩浮想。我们可以利用有些课文的故事情节,因势利导,根据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文章中心的把握,激发起学生的联翩浮想,启发学生进行续讲、续写故事的结局。

3.延伸拓展

“‘创新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新力。’的确,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拥有广博的基础,才能获得创新的自由。”因此,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延伸拓展的过程,它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适当的延伸,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

总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机统一。作为教师要树立全新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一定要认真专研、讲究方法,鼓励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提问,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这一主体作用来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鲍钢.中国基础教育论文集(第二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1-61.

[2]夏燕.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N].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9):53-54.

[3]温立三.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9-76.

[4]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新思维 新理念 新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3-441.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与创... 下一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