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与学科群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17 07:06:11

跨学科与学科群建设研究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分支化和综合化趋势日益加强。与此相对应,传统学科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已经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群的组建,突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有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融和不同研究方法相互渗透,进而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拓展学科范畴,发挥学科的综合效应和交叉效应。

相关概念

1.学科。《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学科”解释为: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目,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大学英语和数学;其次是根据学科类别的性质划分的科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在狭义上,“学科”仅被当作“学校教学的科目”,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广义上,“学科”是以一定共性的客体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或分支。学科的概念和内涵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延伸和拓展的。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三种形态组成的统一体。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学科的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学科的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

2.跨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它是在discipline(学科,训练)的形容词disciplinary基础上加前缀inter(在…之间,跨界)构成的。最早公开使用“跨学科”这一概念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R·S·Woolworth),他于1926年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上提出这个概念。从字面上说,跨学科的“跨”表示介于传统学科之间或跨出传统学科之外,凡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均可称为“跨学科”。《英华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把“跨学科”解释为:“涉及两种以上训练的;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的”。《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的解释为:“各学科之间的、多学科的,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参与合作为特征的”。虽然把“Interdisciplinary”译为“跨学科(的)”在学术界已流行多年,但我国大部分英汉辞典都未指明这一点,体现了我国当时跨学科现象其实并不普遍。

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对“跨学科”的定义是:“跨学科是对那些处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一种研究”。“跨学科”的引申含义包括由不同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各种新学科的统称,即我们常说的“交叉科学”。“交叉科学”一词英文为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既“跨学科性科学”。由此可见,“跨学科”和“交叉科学”的英语主要词源是同一的。“跨学科”的另一个引申含义是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规律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高层次学科,即“跨学科学”。1985年以前,我国学术界把Interdisciplinary通常译为“跨学科”,1985年以后出现“交叉科学”“交叉学科”等译法。“跨学科”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差别,可以表述为:交叉学科形成的前提是跨学科研究,但是并非所有的跨学科研究都能够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一般情况下的交叉学科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两个或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横向交叉”。不同层次的学科之间的“纵向交叉”一般并不形成交叉学科。“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两者在内涵上有着特定的联系,都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有机交叉。不同的是,“学科交叉”表现为学科之间动态性的过程;而“交叉学科”则是一个静态的学科集合体,形成交叉学科狭义的途径就是学科交叉。这种交叉发生在学科之内或者学科之间,是一种学科行为。

3.学科群。学科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特有的基本结构。目前,学科群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引人瞩目的一个亮点,成为高校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探索性和方向性、最具有突破意义的新动向。一组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群,已成为衡量学校学科建设最显著的标志。学者何刚(2006)认为,“学科群”是指由若干个学科系有机结合而成的跨学科群体,是学术领域的组合,它的发展脉络是:学科点——学科系——学科群。学者凌永明(2000)认为“学科群”是在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物,它是为适应社会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科学研究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建设模式。学者吕改玲(2007)提出,“大学的学科群”是指为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的需要,由若干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如重大教学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等)以一定形式结合而成的学科群体。一般来说,其框架由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递进构成。带头学科是学科群建设的龙头,体现了学科群的总体发展。“学科群”是在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结合以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或重大项目,学术上相互渗透,技术上互补增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

相关构建理论

1.跨学科构建理论。20世纪中叶以后,分科知识体系渐进成熟,新学科的生长点和重大的原始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不同学科交叉处,于是,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逐步成为学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在大学里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组织,以适应知识生产变化的需要。借鉴交易费用理论则从知识生产成本的因素论述跨学科组织存在的理由。在跨学科组织出现之前,各专业之间的跨学科协作研究其实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协作的成本比较高。跨学科组织的本质,是对跨学科研究的一种制度化安排,能够较好地控制跨学科的交易成本。从组织生态学的观点看,跨学科组织的出现是大学学科生态发展的自然选择。学科的生态环境自动地对学科组织的生存与否做出选择。单学科组织比较难以生存下去,而跨学科组织种群则在不同程度上适应了这种环境。学科生态环境的自然选择就是跨学科组织的本质,跨学科组织也将有其出现、发展、哀退和死亡周期,随着环境的变化将有更为先进的组织来替代它们。

2.学科群构建理论。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红洲教授(1985)将学科发展比作采矿时掘进前沿依次推进:即提出科学发现的“采掘模型”,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总有一个物质层次中某种运动级别是人们要认识的主要对象,总有一门(或几门)学科是科学发现的当采学科”。因而在处于采掘前沿附近的一批学科,有可能成为生机勃勃的“当采学科”。采掘层次的依次推进,新兴学科随之产生,研究则向物质的更深层次转移。这一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早期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纵向的、线性的现象。著名学者钱学森将科学分成三种层次结构,从而得出下一层次的科学必须从上一层次的学科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同时,下一层次的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前沿领域的开拓,又反过来加强了上一层次的理论,并为较高层次的理论更新提供了科学的论证依据。美国学者T·库恩对科学发展的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历史主义的角度将科学发展模式概括为,由一个常规科学传统变为另一个常规科学传统,两个传统之间则是科学革命的插曲,是科学进步的中断,他认为科学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原始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命阶段。通过以上三种理论,可以认为学科群的构建理论至少应当包括结构组成、范式转换和功能效应等因素。

相关组织形式

1.跨学科组织形式。关于跨学科组织形式类型,主要有三种划分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根据所隶属的管理机构划分:通过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形成的跨学科研究组织;社会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各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组织。第二种方式是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核心结构对大学内部跨学科组织形式进行划分,包括跨学科课题组(由学者群演化而来,对特定的项目或研究课题感兴趣,并以此为纽带而组建的一种跨学科组织)、跨学科研究中心(承担传统院系不易容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任务的正式机构)、大学研究院(新型的跨学科组织模式,相对独立于大学内其他研究和教学组织并超越学院层次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第三种方式是根据组织虚实结构划分,包括矩阵结构组织(即打破原来的单学科封闭状态,从各种学科中选拔所需人才以项目组的方式组合起来,同时又不打破原来的人员隶属关系,维持原有组织的稳定性)、虚拟结构组织(即围绕特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以某一核心组织为依托进行管理,打破地域的限制将参与项目研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连接起来,实现系统软硬件、试验检测设备、加工设备、人才等资源的互利共享)。

2.学科群组织形式。对于学科群组织形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王栾井(1997)根据前人经验把学科群组织分为树状型、网络型、行列式型、星团状型、原子团簇状。树状型是以一级学科为主干,延伸出若干二级学科,再由二级学科生成多个“研究方向”,是一种按学科层次组成的分级结构的学科群构建方式。网络型是指学科群在纵向上具有明晰的学科层次,横向上则表现为相关学科、跨学科的有机联结。行列式型是以性质相近的学科组成学院,构成学科群的“列”,统筹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而以重要综合科学研究任务为纽带,组成横向联系的学科群,一般以研究中心为组织形式,构成行列的“行”。星团状型是由核心主干学科、骨干支撑学科、相关学科分层交叉构成学科群,在有实力的核心主干学科带动下,催生和促进群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全局性重大影响的相关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性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二是王元良(1995)认为学科群有三种形式:实体型,由某种强有力的行政机构把一些学科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学科群;紧密型,由比较稳定的学术团体组织起来的学科群;松散型,由重大科研课题联系在一起的学科群,这种松散型的学科群以课题为中心。三是梁传杰(2006)通过对以上学科群建设两种组织形式的分析,将学科群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类:学院实体型、新组实体型、学术团体型和科研凝聚型。学院实体型是依托现有的高校建制对学科群进行建设,是高校实施学科群建设的主体,它主要集中在一个学院的一个一级学科内。新组实体型是根据学科群建设发展的需要,将部分学科从原来的院系建制中剥离出来,重新组建学院、研究所或学科特区等高校两级单位。学术团体型是由比较稳定的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将相互关联、联系紧密的学科群组织起来的组织形式。科研凝聚型是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将相关学科的部分成员汇聚在一起的学科群建设形式。四是赵文华(1998)按不同的集合方式把学科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同一母体学科逐渐衍生发展的线性学科群(分支学科群)、相邻或相近学科互动而产生的相关学科群、跨越学科鸿沟的交叉学科群。

从总体研究来看,目前对跨学科和学科群研究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当前在跨学科学研究领域,从宏观层面研究较多,如研究跨学科的资助问题、跨学科的管理及运作、跨学科的教育与成果应用等,而从微观层面去探讨跨学科的本质属性等内容的研究不多。目前文献研究大多是从具体的一个学科群或跨学科,以及高校自身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且大部分集中在工科院校(医学方面学科群居多),但高校已有的学科群和跨学科转化为现实的建设成果仍然较少,没有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需求。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跨学科和学科群以及建设过程的实践不断充实到理论研究中来,对研究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跨学科科研组织已成为科研领域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受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组建跨学科科研组织,进行跨学科研究,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跨学科科研组织是一个由来自不同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学科割据现象严重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大多归属于某一固定学科建立的学术组织,所以,在我国发展跨学科科研组织面临的问题多且复杂。组建跨学科研究机构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必然要求,积极探索适合跨学科研究的体制和机制更是工作的重点。如何加强科研团队制度建设,如何构建交流的平台,优化管理模式,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确立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与标准都是今后在跨学科和学科群科研建设方面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组织与管理机制研究》、2011年度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课题《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组织创新》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上一篇: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下一篇: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