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记录本,减负增效的信号灯

时间:2022-06-17 06:39:20

作业记录本,减负增效的信号灯

2003年秋季,我们城区进行第一轮新课程实验,作为主管教学业务的我很希望能熟悉一下新教材,就主动担任了一个班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当时对于新教材,最大的感觉就是识字量太多,一会字三会字加起来每篇课文基本上有20个左右。按照教材要求,一会字只要能认读,并不要求会写,学生对它们也只是记住了“相貌”而分不清“五官”。但在具体的作业中,却经常需要使用到一会字。因此造成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特别多。如何克服这些现象成为了我当时最苦恼的事情。一次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进行了登记、归类、分析,找出哪些字学生最容易错,该如何引导。在新的语文课堂上,我对这些易错字进行了重点指导,渐渐的这些错别字现象明显减少了。

有了这一次,我后来每次批改作业都会在旁边放上一张纸,从一开始的仅仅是记录错别字,到记录作业有无未做、未交的,做得好的有哪些学生,不好的有哪些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有哪些。为了方便分析作业情况,新学期,我又准备使用一本专门的作业记录本,把每天布置的作业内容、学生完成的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也及时记录下来,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觉得,这个作业记录本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切实落实减负增效,能起到信号灯的作用。

一、作业记录本提醒我精心设计练习,随时控制作业量

练习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作业的量是否过重,都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得到反馈。对于学生喜欢的练习题型,他们就会认真地去做;过多的作业量,学生就会忙于应付而变得字迹潦草,错误百出。因此,每次改完作业,我都会通过分析作业记录本中的一系列数据,来反思自己作业是否超量了,作业设计得是否科学,并在新的作业布置中加以改正。

二、作业记录本引导我精心设计教案,随时调节教学环节

作为校级领导,因为管理工作的繁忙,我不可能有很多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保证40分钟的质量成为了我教学的必须。作业记录本就成为了我精心备课、实施减负增效的好帮手,为我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科学调整教学内容,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进行新课的教学设计前,我会反复研究作业记录本中的信息,思考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重点讲解来解决,哪些练习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口头练习来完成,哪些练习应该分层布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记录本为我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三、作业记录本记录了我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足迹

“作业记录本”是记载、整理、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能使我更快捷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掌握情况,更能促使我不断地调整或矫正自己的教学,也以它的真实性、可操作性为自己的教学总结、心得体会、论文论著提供了宝贵的论点、论据,为我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了典型案例。它让我讲课时有根有据、有理有力,写作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另外,作业记录本在记录学生不同时期存在的学习问题的同时,也记录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感知到认知的学习经历,也成为了学生成长的真实见证。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上一篇:追求风格 激活梦想 下一篇:基于CALL理论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