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指导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6-17 02:43:08

行为导向指导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章从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般教学流程,通过教学案例来说明行为导向教学法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和实施过程,概括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创新地归纳出技能操作训练的“七步教学法”,并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提出一定要求。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设计;分组职业活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behavior of the general teaching process-oriented pedagogy, from the necessity of promoting behavior-oriented pedagogy. This papers illustrates the behavior through teaching classroom-oriented design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y using a case.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havior-oriented pedagogy, summing innovative training skills to operate“seven-step approach”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wit make certai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behavior-oriented; teaching design; professional activity in groups; independent study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主导方向,通过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的重组,利用“工厂化”的教学场景设计,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知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由此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是相吻合的。

1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征

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而教师则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同时又是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任务”教学、“项目”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主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既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及创新精神。因此,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2 专业课教学的行为导向教学设计

在行为导向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信息的接受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各种方式使学生反馈出他们的思维过程、理解程度或其观点、态度等。而教师更要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进而来调整教学活动,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

第二,在教学系统的信息活动中,包含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有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教师教的系统,一个是学生学的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教师教的系统处于主导、预设地位,学生学的系统处于主体、生成的地位。

第三,教的活动流程包含任务确定、学习指导、反馈互动和综合评价4方面,学的活动流程包含接受学习任务、分组职业活动、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估4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行为导向教学统一体。

“双主”理念指导下的行为导向法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3 行为导向教学设计的案例

笔者以《仓储作业实务》课程中的“涤纶长丝包装操作”为教学内容,浅谈行为导向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和实施过程。

任务背景:上海中石化工物流有限公司收到金山华贸纺织有限公司等4个客户的订单,仓库工作人员要马上完成涤纶长丝的包装工作,然后发送至客户。

学习任务:涤纶长丝包装操作。涤纶长丝产品下生产线是缠绕在丝筒上,为防止出现毛丝和塌边,需要内套塑料袋,外装纸箱打包。对包装操作有较高的要求。

3.1 教学目标导向和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目标导向,即根据本次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建立这次学习任务的框架,并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之分解细化为若干个目标导向(按照难度等级或作业流程细分),针对各个目标导向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各级学习任务,以逐步达到目标。因而,本次教学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与特点,将目标导向细化为3个层次的内容,并设计了3个相对应的学习任务(见表1)。

3.2 教学场景设计。课堂教学在物流专业技能教室进行,场景设计分教学区和工作区。学生在教学区分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在教学区利用多媒体、实训设备和器材等进行任务分析和指导,学生在工作区完成任务操作,将真实的产品涤纶长丝装箱,用半自动打包机打包,师生穿工作服,戴防护镜,有置身于企业工作场景的感受(见图2)。

3.3 学习指导和分组职业活动的设计。为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除实训的工位数满足要求外,教师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所以,在学生分组职业活动之前,教师确定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书,要求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分组汇报后由师生点评归纳。在涤纶长丝装箱操作中,教师只强调涤纶长丝容易起毛丝和毛丝的危害,让学生自主决定采用何种装箱手法,最后让装箱动作正确的学生示范。

上一篇:地埋式箱变压器在城市道路照明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