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服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时间:2022-06-17 05:53:52

浅析信息服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摘要】农民作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使得农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机会,随着掌握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的创造力得到显著增强。农民生产行为的转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农户收入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服务 通讯 农户收入

农民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与速度,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正确引导农民生产生活,提高收入,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信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有效利用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缩小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信息鸿沟,通过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改变农村贫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一、信息服务对农户收入提高的影响

国外很多国家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在对农业发展、农户增收等方面也起到了显著的影响。美国是以政府为主体构建的规模化、影响大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库)等;德国是通过电子数据管理系统(EDV)向农户提供农作物生长信息、市场信息以及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信息服务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中表现出来。

首先,信息服务在农户的生产行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服务是连接农户与市场间的纽带,随着如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以及信息内容的极大丰富,农民可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途径方便快捷的获取生产经营信息,及时了解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还能根据信息服务所提供的农作物生长信息及所在地域的气候等信息及时有效的防治天气及病虫害灾害,提高农作物的收成。

除此以外,农民还根据市场信息作为导向根据市场真实需求有效的调整生产结构,自主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正确决策进行生产经营,有了信息服务的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选择,农村地区信息的快速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今农业的产业结构,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为农户生产的弄产品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奠定了基础,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最后,信息服务在农户的生产技能的培训方面也做出了大量贡献,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单靠过去社会最为基本的农耕生产是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这也迫使农民不得不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借助信息服务,农民可获得关于生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有效性。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传递部门属于垄断经营,缺乏有效的竞争,的信息内容较散乱针对性不强,信息的可利用率较低。政府的信息等也都还是传统的方式,基层缺乏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搜集、等机制,针对性的网络信息攻击缺位并且大部分信息是侧重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农民实实在在的指导信息较少。因此,从信息的供给方面来看,根本不能满足农民实际的信息需求。

其次,信息服务的可及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并且信息度不够。在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电视电话以及互联网等高科技通讯设施的普及率较低,因此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少,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与外界的隔离直接致使他们对信息的需求相对较低,并且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民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如直接通知和纸质以及黑板报等手段,更有甚的还停留在口耳相传的最初级的信息传递方式上。因此,政府及市场的公共信息很难及时有效的传递到农户手中,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农民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正在向城市化过渡,很多农民生活习惯还是保留原来务农的习惯,先进的信息网络也难以短时间内覆盖我国农村的每个角落,因此缺乏受先进科学技术教育的机会,让农民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及了解度不够,难以熟练的利用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成为阻碍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促进农村地区信息服务的对策

首先,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建立多元化信息渠道。现阶段,要使农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利用信息服务,最根本在于要建设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加大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平衡我国发达与贫困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尽可能使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有机会触及有效可用的农业服务信息。除此以外,在信息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应要尽可能的采用多元化、多途径、多方位的服务方式,拓宽信息服务渠道,有效的将传统信息服务手段与网络信息服务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我国的信息服务覆盖面积。

其次,要培养专业化农业信息人才,针对性的农业生产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泛滥致使农民很难从中挑选出切实可用的农业生产信息,在此状况下,应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人才,有针对的面向农民生产经营管理的多方面需求,建立专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将信息快捷有效的传递到农户手中。

再次,要加强对农民信息需求的刺激,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只有合理的利用了农业生产信息,才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有效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的观念意识相对落后,只有通过宣传引导,加强他们对信息的了解及认识,使他们意识到信息服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改变他们传统信息的传递方式,有效刺激农民的信息需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将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有效的同市场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友兰、何艳群.农村信息服务与农民收入的良性互动[J].广东农业科学,2009,(11).

[2]马伟红.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08,(9).

上一篇:浅析现阶段货币政策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下一篇:民营企业如何设计有效激励薪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