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外贸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2-10-20 12:14:36

浅析我国外贸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成就更多的是建立在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国内的经济增长,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不断增加,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贸易摩擦的,中美、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我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几乎涉及到我国出口美国的各行各业,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环境更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恶劣。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负增长

在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经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的状况,而且经济到现在还未走出低迷的状态,裁员、降薪,成了主调,居民的收入持续降低,消费信心和消费水品都出现了极大的下滑。一方面是世界经济的不景气,需要更多地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的降低,消费水平的下降,需要增加就业,增加收入。现在矛盾就出现了,各国为了提振经济,保护国内企业,设置了一系列不符合自由竞争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希望最大化的保护国内市场,将市场留给本国企业,增加就业。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措施,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贸易融资环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促进活动,鼓励增加进口。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势得到扭转。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表现为,进出口总体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并在年底转为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比较平缓,机电产品出口回升相对较快,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扩大内需带动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扩大。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后中国外贸发展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中国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外贸平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职工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后,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以及外贸环境的严峻,预计未来几年外贸出口将会出现平稳发展势头。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外需,尤其是欧美市场。在过去30年间,这一增长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外贸增速高于GDP增速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但是次金融危机却让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和不可控性更为清楚地显现。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不断加深,出口企业不仅要面对订单锐减的现实,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恶化,未来还将遭遇更多的履约风险和支付风险。在出口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贸易该如何摆脱过度依赖外需,实现高速增长。

在当前不利的内外环境下,保出口、保经济、保就业,确实很有必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才是我国外贸的根本出路。

对于转型,梅新育认为,包涵两个层次:一为贸易本身的转型升级;二为是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内需而不是外需拉动。

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地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成本,生产的是低附加值的产品,获取微薄的利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而绝大部分的利润都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资企业获取,我国进过三十几年的发展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完全有经济实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只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出口贸易中才能掌握贸易的主导权,从而主导市场的走向,美国为何如何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得自主知识产权,利用这些使世界各国像利用他们的技术都得支付专利费,从中获取巨额的专利费用,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变得越来越强,最终才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

转型是痛苦的,甚至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我国的很多企业没有这个实力去转型,也没有转型的决心,就是怕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努力多年,但进展甚微的原因所在。相对于转型而言,扩大内需则温和许多,甚至对经济的增长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扩大内需,需要从百姓关心的问题着手,是什么导致了百姓不敢花钱的原因,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存钱是为了子女或者为了自己将来养老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子女的教育问题、婚姻问题、住房问题、以及养老问题,将限制人民用钱的根本问题解决后,人民才敢将自己放在银行里的钱拿出来使用。限制人民花钱的还有收入问题,收入水平太低,消费观念跟不上,在解决怎么问题,内需都不能真正得到释放,只有将这些问题都解决后,内需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将国内的内需扩大后,在外贸的问题上就可以得到极大改善,可以与其他国家交换市场,从而获得更大的外贸主动权,当对手制定贸易壁垒的时候,可以有反制的措施。而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忍气吞声的状态,在外贸出口市场上处处受制于人。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中美、中欧的贸易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但是此时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良机,总得来说挑战和机遇同时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把握好市场的节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可以在恶劣的外贸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超额利润。

上一篇:浅谈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 下一篇: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