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6-16 09:52:14

浅谈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几点看法

摘 要 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企业培训的竞争。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搞好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是企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现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职工教育 根本保证 重要性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是职工教育培训的根本保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是企业改革和发展之本。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水平需要高素质的职工来掌握,使用和管理。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取决于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的领导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企业职工培训工作,要提出了“科教兴企”的战略奋斗目标。要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赛马不相马,人人是人才”的现代企业用人之道在企业生根、发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适应企业市场经济的要求。

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培训规划,同时建立健全各种教育培训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各类台帐。建立公司级(职工教育培训委员会)、车间、班组的三级培训网。企业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教育培训的组织、考核工作,使企业培训工作制度化、现代化和日常化。真正使员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根本的转变,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理念,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创建一流企业提供可靠保证。

二、提高认识,认清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企业职工培训,是指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培训,促使职工在知识、技术、技能、道德等方面有所提高或改进,保证职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式水平完成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的一项教育工程。因此它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要想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健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但是产品、质量、服务的竞争,而且也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特别是思想、技术、技能、作风等人员素质的竞争。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

三、与时俱进,注重实效,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职工教育培训

一个企业要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教育知识、营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对于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认真分析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因人施教,广开学路。

(一)开展职工专业技术的全员培训工作。

作为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每年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投入到全员培训,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要针对一线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积极给员工购买书籍,不断强化员工的思想。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掌握的知识不能单一,要培养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强化营销队伍的企业职工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领导应经常给职工“充电”。一方面,要不惜花巨资为职工购买专业技术丛书,并组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优秀老师进行培训。从现代企业的需要、客户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严格考核。强化对营销人员培训工作的全面实施,不断提高企业营销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升级,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每次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人员因素所造成,责任心不强、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安全意识薄弱、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等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企业领导对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亲自授课,其意义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参与和学习,强化安全意识,从而使每位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逐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这样职工安全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提高和升华,在企业范围内营造出人人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彻底从源头堵住事故隐患和漏洞,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培训内容、课程设计、培训结果三个环节

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改进员工能力水平、提高组织业绩的一种有计划的、连续性的工作。培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培训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使员工获得提高是培训的最终目的,据此,应结合其资源优势、员工特点及培训内容,合理选择所需的培训方式。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因此培训的主要方式不是简单的“你教我学”,而是以交流、讨论、实习、讲演、个案分析等多种培训方式,采用启发与引导的手段,寓教于乐,效果会不一样。

(一)培训计划要有系统性。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为每个人设计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并实行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制定一个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涵盖各个部门、各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一刀切式的培训不会收到预期效果。

(二)培训内容要有前瞻性。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培训内容是否适当是培训有无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就是找出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缺口,雪中送炭。企业还要建立一种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这种机制应涵盖企业的所有员工,还要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例如用于在岗培训的内部专兼职培训师体系,用于强化培训的内部培训专家,利用外部培训资源,将员工送到外部进行培训或邀请外部培训专家来企业培训等。

(三)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题方向、要达到的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地所有项目一起上,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为员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紧密联系实践,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单向的灌输。

(四)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员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所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切忌所有学员都有证书,如果是这样,也就丧失了激励的作用。每次培训保持一定比例的不及格者,这样学员才会努力并认真地参与进来。对于不及格者,可参加下次的培训,并拿到证书。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但企业要将这个证书变得有权威性,变得有吸引力些。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而且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为此,向员工表明培训及课程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对他们职业发展的帮助会提高培训的效果。

因此,企业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团队),除了持续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贯穿“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各种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员工自发学习的组织氛围,帮助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员工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员工价值的提升,促使人力资源增值,企业才能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上一篇:教师问得巧,幼儿学得好 下一篇: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