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从瘀论治探讨

时间:2022-06-16 09:42:36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从瘀论治 中医药疗法

卵巢早衰(POF)系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综合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激素(E2)降低,临床症状表现有烘热、盗汗、情绪不稳定、阴道干涩等,可致不孕。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1~3%,在闭经者中约占2%~10%。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卵巢早衰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以从事压力比较高的工作者为多见。症候表现“瘀”象突出,用祛瘀通络法治疗疗效较好。基于此,笔者特就卵巢早衰从瘀论治作如下论述。

1卵巢早衰病因探释

中医文献中无“卵巢早衰”之说,但据其表现,归属于血枯、血隔、闭经、不孕等范畴。由于有面部烘热、盗汗、阴道干涩等表现,大多数人认为肾虚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以补肾为治疗大法。《内经》开篇即言“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后世很多书籍都引用此话,作为肾虚是女性衰老的依据。但我们不妨仔细研读,这段文献中除了强调肾气外,“任脉通”也是个重要因素。卵巢早衰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是卵巢排卵障碍,表现为月经失调、停经,当长时间不排卵时,卵巢逐渐萎缩而致早衰。用进废退,不通致衰。故笔者认为卵巢早衰整个过程可以用“郁是起病之因,瘀是主要环节,虚实挟杂是最终结果”来概而论之。

1.1郁是起病之因:由于社会进程的增速,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文环境的不断变化等因素,“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现代病日益增多,卵巢早衰也不例外。临床发现,卵巢早衰的发病与生活条件好坏没有直接影响,而是与工作性质关系密切。工作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较重的人,发病率高达90%左右。究其原因,起于“郁”字。《景岳全书》对月经病病因论述指出“苟不知慎,则七情之伤为甚,而劳倦次之”;《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繁重的精神负担,一旦排解不畅,所求不遂,久之则情绪抑郁,肝失条达,冲任脉因气郁而不畅,致使卵巢排卵不畅,影响月事,出现月经失调等。这即是卵巢功能衰退之起始阶段。这时,除了月经改变外,表现出众多的肝气失调症候,如自觉头晕头重、胸闷、心悸、汗出、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佳、睡眠障碍、饮食改变等。

1.2瘀是主要环节: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郁久而影响血的运行,从月经失调发展到闭经。则为络脉瘀阻,冲任不通使然。此是卵巢早衰的重要环节。临床上这类病人如果能调整心态,积极治疗还是能恢复卵巢功能,维持正常月经。《血证论》指出“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气化”。长期的络脉瘀阻,月事不行,气机受阻,气血运行不利,就会出现全身症候。如肌肤失养,见面色黧黑、面部色斑、皮肤粗糙;瘀久血不养肝,则肝阳有余,出现烦躁易怒、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烘热时作等症状。“瘀”在舌象变化上尤为典型。舌诊是中医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主要诊察方法之一,也是临床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之一。据我们临床观察卵巢早衰病人的舌象来看,舌淡、舌胖、苔白滑等属肾阳虚的,或舌红少苔、少津等属阴虚的都很少见,而以舌暗红或淡紫,舌下络脉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的为多见。若这一阶段不及时救治,不采取通络祛瘀的措施,就会加剧卵巢功能的衰减发生与发展。

1.3虚实挟杂是最终结果:肾中之精,身之本也,虽来于先天,但需要后天精气不断滋养。《内经・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瘀久不消,络脉不通,必然影响人体整个代谢过程,包括肾精的化生。肾中精气逐渐衰少,以致难以产生“天癸”,维持人的生殖功能,卵巢萎缩。肾虚症候渐现,如耳鸣耳聋、健忘恍惚、腰酸膝软、小便清长、面色不华、性事漠然等症。也可导致心、脾虚损和功能失调,常见的有心肾失交之失眠、多梦,脾肾阳虚的大便溏泻、面浮。由于脏器的功能虚减,导致有害病理产物停留,不仅“瘀”象加重,而且痰湿停留,甚至痰瘀互结,出现骨节疼痛、形体肥胖、四肢麻木等虚实挟杂之证。

2治卵巢早衰勿忘祛瘀通络

祛瘀通络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水蛭、山甲片、路路通、通草、细辛等。这些药物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善于走窜,性专行散,破血消瘀,通行血脉。甚合卵巢早衰脉络瘀阻之机。具体应用时,结合病情的轻重,月经周期的特点分别与疏肝、补血、补肾、活血等药物配伍使用。

2.1疏肝祛瘀通络法:祛瘀通络的药物配伍疏肝的药物,如柴胡、郁金、姜黄、绿梅花、香附等,多用于卵巢早衰的起始阶段。此阶段病人月经开始失调,有的表现为月经量少,或月经延期,有的停经2~3个月,E2、孕酮(P)下降,但FSH、LH尚在正常范围。郁是起病之因,疏肝通络在这一阶段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若及时治疗,能阻止卵巢功能衰退,恢复正常月经。余在临证时常遇到一些病人,除月经失调外,其表现出众多的虚象,如自觉头晕头重、胸闷、心悸、汗出、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佳、睡眠障碍、饮食改变等,其实都与肝气的疏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相关,如《赤水玄珠》所曰:“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痿气急,有似虚证,先当开郁顺气,其病自愈”。所以我多用逍遥散、或四逆散配伍祛瘀通络的药物,取得较好的疗效。若见虚补虚,必事半功倍。

2.2补气血祛瘀通络法:祛瘀通络的药物配伍补气血的药物,如当归、芍药、熟地、黄芪、党参、首乌等,多用于肝气横逆,气血衰少之卵巢早衰者。“肝体阴用阳”,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肝气有余,既可耗伤肝之阴血,亦可乘脾冲心,无源化生气血。特别气虚者,气不行血,加重瘀阻。病人不仅有月经明显的改变,如月经数月不行、或经血量少、色黯淡,E2、P下降外,FSH、LH略有上升,而且尚有气血不足的症候,如面色不华、失眠、乏力、口唇黯紫。我经常会碰到一些病人,月经数月不行,看西医,用激素替代疗法。尽管月事照旧,但卵巢排卵功能未必恢复,这些病人B超显示,卵巢可有小卵泡,但无优势卵泡。一旦停药月经亦停。我采用补气血祛瘀通络的中药治疗,一方面有助于卵泡的生长,另一方面能促进卵巢排卵,从而恢复正常的月经。

2.3补肾祛瘀通络法祛瘀通络的药物配伍补肾的药物,如仙茅、仙灵脾、巴戟肉、肉苁蓉、锁阳、菟丝子等。补肾意在恢复肾中精气,以致产生“天癸”(卵泡成熟);祛瘀旨在于畅通冲任(正常排卵)。两者配伍多用于卵巢早衰,月经数月不行。除E2、P下降外,FSH、LH上升,双侧卵巢缩小。这一阶段的治疗,我一般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用西药激素,建立人工周期恢复月经,用补肾祛瘀通络的中药恢复卵巢功能,一旦卵巢能排卵了,即停用西药,单用中药维持治疗,临床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笔者曾治一37岁卵巢早衰者,闭经一年余,E2、P下降,FSH为78mIU/ml。曾用西药激素疗法半年,也同时服用中药,停西药后月经不行。到笔者处就诊时月经又有3月未行,诊见其舌黯、舌下络脉明显瘀滞,口唇黯黑,脉涩弦。以补肾祛瘀通络法治之,服药20剂,月经即行,连服4月余,月月经行,基础体温呈双相,卵巢排卵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将笔者所用方药与其前面服用的中药比较,补肾诸药如仙灵脾、巴戟肉、肉苁蓉、熟地等基本相同,笔者能取得显著效果的关键是用了祛瘀通络的药物,如水蛭、山甲片、通草等。因为卵巢早衰证属虚实挟杂,纯补不仅乏效,而且还会加重瘀滞,只有攻补兼施,补通结合,补肾与祛瘀并用,才能奏效。

以上三法仅针对卵巢早衰不同程度而设。在应用时,还须结合月经周期的特点,灵活变通。如月经期(月经第1~4天),加入补气活血的药物,如黄芪、党参、泽兰、益母草等,气旺血行,促使月经排泄通畅顺利;卵泡期(月经第4~11天)加些补血的药物,如当归、首乌、鸡血藤、熟地等。中医认为此时血海空虚,需要一个逐渐蓄积恢复的过程,为阴长期,补血能促进子宫内膜、卵泡正常生长、发育;排卵期(月经第12~16天),加重活血通络的药物,如路路通、山甲片、细辛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催发排卵;黄体期(月经第17~30天)加些补阳的药物,如菟丝子、锁阳、巴戟肉等。中医认为此时为阳长期,肾阳之气渐旺,精气藏而不泄,补阳有利于维持黄体功能,使子宫内膜正常生长,为月经准备条件。

总之,卵巢早衰的发生与郁、瘀、虚紧密关联,越早治疗疗效越好,祛瘀通络是其治疗大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辨证周期疗法初探 下一篇: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