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协整性的研究

时间:2022-06-16 06:08:51

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协整性的研究

摘 要 通过对1978年到2004年云南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数据进行协整研究,得出收入与消费间不存在协整性。即云南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验证了Keynesian的消费理论并不适用于分析云南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和消费 协整性

一、引言

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即消费理论,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各种消费理论。其中Keynesian认为,消费是由收入唯一的决定,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及人均收入都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消费性支出2002年为1381.54是1978年的12倍,人均全年纯收入2002年为1608.77是1978年的12倍。那么是否云南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也存在着这么一种稳定的函数关系?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借助协整理论来进行分析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已取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如谢昌浩/阮萍(2004)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等。

二、理论框架

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基本理论。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经典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一般都假定序列是平稳的,而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不一定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Granger(1981,1983)提出了协整的概念,用于研究经济变量的波动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认为只有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选择模型的变量,数据基础才牢固,统计性质优良。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也即其线性组合是稳定的。首先需要研究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一个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对两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Engle(恩格尔)和Granger (格兰杰)(1987年)深入研究,提出两步检验法,称为EG(Engle&Granger)两步检验。

(一)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由Dickey和Fuller提出,其模型有:

yt=α1+α2t+ρyt-1+ut

1.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yt=α1+α2t+ρyt-1+ut

2.包含常数项:yt=α1+ρyt-1+ ut

3.不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yt=ρyt-1+ ut,其中,ut为零均值、恒定方差和非相关序列(即随机误差项),为常数,α1,α2t为趋势项。若接受H0:ρ=0,则说明存在单位根,序列为非平稳的。

此时DF检验值为yt-1的系数估计值,但是其统计量不服从t 分布,采用Dickey和Fuller计算的τ统计量,若τ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其临界值。则所给序列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否则是非平稳的。

由于在DF检验中不能保证回归模型中的ut为白噪声,也无法保证ρ值的无偏性,可以采用ADF 检验,其模型有:

1.包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

yt=α1+αt1+ρyt-1+βi ∑y t-i+ut

2.包含常数项:yt=α1+ρyt-1+βi∑y t-i+ut

3.不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

yt=ρyt-1+βI∑yt-i+ut

其中,ut为零均值、恒定方差和非相关序列(即随机误差项),1为常数,2t为趋势项。具体方法是所选取估计模型,在给定ADF 临界值的显著水平下,如果参数ρ显著异于0,则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表明序列平稳;否则,序列为非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Cointegrate test)

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当它们的单整阶相同时,才可能协整。

两变量的Engle-Granger检验。为了检验两变量如Yet,Xt是否为协整,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了两步检验法。

第一步,用OLS方法估计下列方程: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样本数据来源于2005年《云南经济年鉴》。反映居民收入使用农村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指标(Y),反映居民消费使用农村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指标(C)。收入与消费均采用现价统计,不再进行不变价调整。

序列平稳性检验:

农村居民收入变量序列的Y的ADF检验(单位根检验)。Y数据及一级差分数据检验的ADF的统计量的分别为-0.052641和-2.499934,比显著性水平10%的临界值都大,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原序列及一级差分序列均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二级差分序列的检验结果如下:

t统计量为-3.465785小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应该拒绝原假设,即在95%的置信水平下,Y的二级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运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对农村消费支出C进行ADF检验,其原序列及一级差分序均没有通过检验是非平稳的。二级差分序列的检验结果如下:

t统计量为-3.549049小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应该拒绝原假设,即在95%的置信水平下,C的二级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ADF检验结论表明:Y和C的二级差分序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平稳的。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性,应该进行协整检验,寻找变量间存在的长期均衡比例关系。

运用两变量的Engle-Granger检验对Y和C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t统计量为-1.698430大于显著10%水平下的临界值-2.6381。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残差项 为非平稳序列。

四、实证结论

1.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间是否存在协整性仍有疑问,即不能确定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意义上讲,建立如下消费函数模型Ct=a+bYt+ut变量选择是不合理的,随机误差项一定不是“白噪声”,模型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2.Keynesian的消费理论并不适用分析云南农民的消费行为,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这说明了农民的人均收入还很低,消费还停留在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消费的收入弹性很小。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增收及生活的基本情况,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美]Robert S.Pindyck,Daniel L.Rubinfeld.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美]Ramu Ramanathan.应用经济计量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谢昌浩/阮萍.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

[5]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年鉴(2005)[M].昆明:云南年鉴社,2005-10

作者简介:徐蓉(1982― ),女,云南省陆良人,现为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上一篇:B2C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分析 下一篇:在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下探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