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6-16 02:47:31

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 以中部地区的湖北省黄梅县大胜关山工业园为例,通过对园区的四大产业即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用SWOT分析法对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探究,提出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成熟产业链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县域工业园;产业集群;产业链;SWOT分析法;策略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作用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集群”源于生态学,是以共生关系共存于同一栖所中的不同动植物群落。在这个群落当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既有竞争又有共生的平衡关系。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具有类似的竞合关系。集聚区内成员可以就近获取所需的高度专门化的部件、原料、机器设备、商务服务、人才等投入资源,节约生产和运营成本。集群内企业并不是简单的“扎堆”,是存在有意识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大量同类企业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取创新信息和知识,产生知识外溢效应。

(二)产业集群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能有力地推动工业园区及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极大提高了区域竞争力。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样存在于产业集群之中,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

二、大胜关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

黄梅县大胜关山工业园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城西郊,北接柳界公路,南至105国道,是黄梅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底开工建设,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6平方公里。按照建设新城区的开发思路和坚持“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档次、配套高规格”的建设理念,园区建设的进度全面加快。

园区重点将功能定位为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聚集度,立足于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和新型建材四大产业,并以此进行功能分区,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先后引进粤梅食品、珍肴食品、通威饲料、东方希望、稻花香酒业和东盟生态园等9个项目;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先后引进美祥服饰、东方汇锦、森仕服装和宏业纺织服装等8个项目;围绕机械电子,先后引进飞剑泵业、珠华国威和海恒汽配等6个项目;围绕新型建材,引进德赛木业、民生塑业和昊坤混凝土等3个项目。园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四大支柱产业的预计总产值为37.18亿元(园区企业入驻情况如图1和图2)。

三、园区产业集群现状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来监测公司的市场营销方法,它将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关键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及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优劣势着眼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机遇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及可能的影响上。此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对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一)内部的优势(Strength)

1.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且发展势头良好

截止到2008年底已入园项目32个,固定投资总额20亿。其中过亿元项目6个,投产项目19个,去年上缴税收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600个。园区企业产值占区域GDP的10%,且每年以5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一批知名和龙头企业在园区发展壮大起来。预计到2015年,园区四大产业产值见达到35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用工人数3万人。

2.产业依托资源丰富

农产品深加工需要的农作物品种繁多。黄梅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和湖北水产十强县。纺织服装需要的棉花也很丰富。黄梅是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已探明矿藏资源有20多种,总储量4.5亿吨,其中铁矿储量5800万吨,磷矿储量1300万吨,钾长石储量约5000万吨,石膏储量2.6亿吨,能够满足机械工业的矿石原料需求。新型建材原料储量巨大,紫砂土(泥)储存量12700万吨。

3.地区政府政策扶持有效

目前园区建立了大胜关山工业区管委会,县委、县政府从机关抽调4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到管委会参与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从工商、税务、公安等22部门抽调45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对入园企业实行“全程式”、“保姆式”、“一站式”以及“跟踪式”服务,园区有关的项目投资政务环境、周边建设环境、生产经营环境以及各项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4.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2008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35万人,农村外出务工总数19万人,剩余劳动力为16万,可以满足四大产业的用工需求。且用工成本较低,据最新的湖北省最低工资标准黄梅县月最低工资处于低三档即520元,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6.0元,比湖北省40%的地区用工水平低20~30%左右。目前月平均工资在1000元左右,比东南沿海要低60%。一家用工1000人的服装加工企业,每年可节省12000万的工资,这对于产业利润只有5%~10%的服装企业来说,可以节省巨大的开支,提升产业竞争力。

5.园区配套设施完善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规划设计出“五纵九横”的道路骨架,目前已形成了“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主干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融入市政街道要求,实行雨、污分流、道板双铺。横向发展大道通往城区,纵向创业大道连接柳界公路和105国道。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亿元,完成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宽带、公汽等配套设施建设。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110KV的变电站等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随着天鹅湖综合服务区、新农村居民小区的建设进程加快,园区主框架基本形成。

6.园区区域优势明显

园区所处的黄梅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陆便利,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境内设有5个客货站;万里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京福、沪蓉两条高速公路穿境64.6公里,设立4个进出站口;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从黄梅县城驱车向南25分钟可到九江,2小时可到南昌;向西北约2小时可抵武汉;向东2.5小时可达合肥,4个小时达南京。这里已经成为通江入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华东经济圈与华中经济圈的接合部。

(二)内部的劣势(Weakness)

1.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尚未形成

园区四大产业横向和纵向上缺乏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即没有适当引进上下游产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园区也就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如纺织服装制作的过程分为棉花采织纱线纺织成布坯布染色裁剪成衣生产整熨包装等10多个生产环节。

园区纺织服装产业投产的湖北东方汇锦、广州森仕集团、华昌纺织、美祥服饰等5家企业。园区企业仅涉及纺纱和服装环节,纺纱和织布直接没有产生横向的联系,整个产业链远没有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三大产业更是缺乏相关性。

2.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核心竞争优势

产业聚集大都处于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领域。增长方式粗放,产品档次较低,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尤其是工资成本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县区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链条短,外向度不高,传统工业比重大,高能耗、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调整和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1)四大产业都以终端加工为主,所占比例不一。纺织服装为87%,机械电子和新型建材皆为67%,农副产品深加工则为89%(如图3)。

(2)四大产业企业竞争优势目前主要体现在成本此,占78%。以品牌和质量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只占8%。其中,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以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占100%,机械电子为83%,农副产品深加工呈现多元化格局,仍以成本为主导(如图4)。

3.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创新意识不够

黄梅县域内各种专业化的中间机构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发育严重滞后,制约了产业集群的成长。四大产业均缺乏技术创新,模仿之风盛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不强,影响了产业的持续竞争力。目前园区四大产业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园区的独立的网站尚未建立,没有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园区企业信息难以查找。

(三)外部的机遇(Opportunity)

1.拥有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如美国的波特、日本的野中郁次郎、中国的王缉慈等学者为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也为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集群,中国广东的专业镇和浙江的块状经济等。这些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都为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家扶持力度加大

当前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扶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产业被纳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之中,这些因素为园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中部地区作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园区地处京九铁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昌九经济走廊”与武汉城市圈的连接点。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园区四大产业,可面临此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4.沿海产业加快向中部转移的机遇

“十一五”时期,我国内陆地区将成为国际投资和贸易最广阔、最活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这为园区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受金融危机影响和自身条件的制约,东南沿海的大多传统企业正在进行产业转移。最为明显的是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可以借此机遇组建纺织服装产业链。东南部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产业也呈现出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这为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外部的威胁(Threat)

1.来自周边其他县市的竞争

由于与周边一些县市在区位条件及所面临的发挥环境上多有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很多地区在某些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如武穴、宿松、九江都推出了优惠的引资政策。园区要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必然会与周边地区展开激烈竞争。

2.产业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东南沿海转移而来的技术和产业很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甚至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如纺织服装工业中的染整企业对水体污染较大,机械电子工业中的矿产冶炼会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空气直接产生污染。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园区构建产业集群的重要命题。

3.区域竞争面临新挑战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必将加快,市场更加开放,区域经济在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四大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偏低,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

弱。由于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四大产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区域竞争中面临更大挑战。

四、优化园区产业集群的策略和措施

1.科学评价四大产业竞争力,明晰产业定位

园区无论是从产值、竞争力和地区经济贡献等方面,纺织服装、农副产品两大产业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按照优先发展的原则,园区当前重点需要发展的是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应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率先发展起来。在不影响两大产业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机械电子和新型建材。新型建材的规划有待时间的考证,建议向陶瓷和彩色砖工业的相关方向发展。

2.抓住产业特点和区位因素,采取差异化策略

各产业应根据产业特点,延长产业链,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如纺织服装产业应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大型龙头企业,着重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率先发展起来。

3.采取两群(产业集群和城市群)战略

利用湖北实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机遇。通过与武汉、九江等大中城市的产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对接,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承接“昌九经济走廊”,有利于四大产业吸纳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扩大产业集群效应。根据周边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实行错位发展,发展配套产业,如依托武汉东风汽车,进一步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企业。

4.着力打造统一的销售市场

可以进一步完善小池镇的鄂东建材大市场的建设,为园区新型建材构建批发销售市场。可以在武汉汉正街打造黄梅纺织服装产业街,提高纺织服装的知名度,提升销售量。在小池镇打造黄梅农副产品大市场,利用小池的独特区位优势,扩展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

5.引资和造资相结合

目前园区企业资本来源构成主要为外资型,比例为56%,本地成长型和本地产权改造型(区域的国有或集体企业改造成股份制民营企业)也达到了31%。据相关资料统计,黄梅县截止到2008年,尚有4亿多元的闲置资本。加大对这些资本改造,可以盘活闲置资金,为打造产业链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可以鼓励区域内的中小型私营业主,通过集资入股等各种形式,对接产业链,成立新的企业。

6.注重产业的品牌建设

加大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产业的知名度;加强区域劳动力技能培训,采取订单式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加大产业的自主创新力度,提供一系列园区内、外企业相互交流学习的渠道,实现知识外溢;加强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建设,提高对产业产品的质量监管,防止产业相关企业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王革非.《企业决策工具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钱德勒.《战略与结构》[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5]谭力文.《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王拥华.基于SWOT分析的石油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科学管理.2007(5)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下一篇:大陆与台湾地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