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买单,当亲情与爱情展开无声厮杀

时间:2022-06-16 10:47:31

生命买单,当亲情与爱情展开无声厮杀

2004年3月一天早晨,成都一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公寓里,一个叫林海的年轻老师上吊自杀。随后,公安人员进行勘察后得出结论:林海系自缢身亡。这个风华正茂的法学硕士,为什么会在事业刚开始时,选择自缢这条道路呢?林海没有留下一个字的遗书,他的死似乎成了秘密……

门不当户不对,浪漫爱情遭遇家庭阻力

林海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91年7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林海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了内江的一所乡镇中学教书。就在这年的12月,他的爱情也降临了。

一天下午,林海在学校门口突然看到了一个浑身洋溢青春气息的漂亮女孩。那天晚上,林海失眠了,眼前老是浮现着女孩的音容笑貌。

过了些日子,林海终于认识了这个女孩。女孩叫王玲,只有16岁,在学校附近的粮站工作。面对优秀的林海,王玲的心湖渐渐也水波荡漾。就这样,林海和王玲开始恋爱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林海和王玲的感情越来越深厚。1994年暑假,王玲离开原来工作的粮站,进入一家美容化妆品店做事。而这年春节林海也决定把王玲带回内江去见见自己的父母。

腊月二十这天,王玲精心地打扮了一番后,信心百倍地跟着他一起回家。然而,林海父亲看见王玲时髦的打扮,顿时就拉长了脸。而当林父得知王玲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而且现在还在外面打工,脸上顿时露出不屑来。

这下,受了委屈的王玲再也受不了,含着泪站起身来就往屋外走。看见王玲走了出去,林海神情尴尬地赶紧站起来,跟在她身后。到了外面,眼泪夺眶而出的王玲看着林海说:“你爸爸妈妈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当林海回到家里,父母对他一顿数落:“她真是太不懂礼貌了,一点教养没有。学历那么低,脾气还这样大。”父亲一脸激愤。紧随父亲的话,家里其他人也应和着。林海顿时陷入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里,他没想到家人的门户观念竟然这样强。家人坚决的反对,让林海感觉到肩膀上的担子非常重。

亲情爱情大冲突,悄然结婚留下后遗症

1994年春节后,林海开始有意识地叫王玲多看些书。他不想在王玲的文化问题上,再和家人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来。

1995年到1997年两年里,在林海的一再要求下,王玲一共只到林家去过四次。虽然王玲在谈吐上,一次次地表现越来越好,但是林父始终认为,一个初中毕业生配不上他大学毕业的儿子。林海家的其他人,也一直对王玲一副不冷不热的表情。

这样一来,王玲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渐渐对学习心灰意冷起来。林海看在眼睛里,急在心头。而家人呢?对王玲始终否定,任凭林海怎么说她的好,也无济于事。他究竟要怎么样才行呢?他的这种焦急,想找个倾诉的人都难。告诉朋友吧?“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想又束缚着他。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爱情,林海是哪边也不想放弃。处在夹缝之中的他,心中很苦恼。亲情和爱情的矛盾关系无法调和,林海又想出了一个主意:或许我们先偷偷结婚,待一切成了定局,也许家人就会试着接受王玲了。于是,林海牵着王玲的手走进了民政局,在神圣的结婚协议上签上了各自的名字。

1997年年底,当林海的父母得知这件事后,在心里一阵又一阵哀叹,感觉儿子越走越远了。但无奈的他们没有表现出什么过激行为,尽管对王玲依旧一百个不满意。家人表面的平静对待,也让林海误以为,亲情与爱情的关系正在逐步融洽。可是,林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亲情和爱情之间的表面平静,实际上无处不隐藏着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林海本想通过悄然结合的方式,迫使家人完全接受王玲。而事实上,他的一厢情愿,为今后的矛盾激化留下了后遗症。

难解心结,不归路上法学硕士解脱了谁

和王玲结婚后,林海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考研中。林海考研的目标是某大学的法学硕士。结婚这年春节,小两口再次回到林海父母家。腊月二十三上午,开初还很平静的家里,突然发出了争执声。林海心疼地发现:王玲又开始和爸爸争执了,起因只是因为王玲失手打破了一个碗。林父认为王玲大手大脚,没有修养,王玲也固执地认为林父自以为是。看着争执的两人,旁边的林海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的心冷到了极点,感到自己真是太失败了。

婚后第二年,也就是1998年,林海穿梭在家人和王玲中间,一次次地进行着努力。他不想看到妻子和家人的横眉冷对啊。然而,林海不仅没有成功地调和关系,反而还被家人的言语击中了心理。邻居们也认为:“王玲真是太不象话了,竟然儿媳妇也不会当,还和长辈吵架。”听着这些话,林海心如刀割,他甚至怀疑自己选择王玲是不是错了。这年7月的一天中午,林海气冲冲地从父母那里回到和妻子的住所。一贯温良的他踢开家门,对王玲大声吼叫:“滚,你滚!”王玲当时懵了,随即两人发生了婚姻生活中第一次的正面大吵。

2000年6月,林海第三次冲刺某大学法学研究生,经过初试和复试,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了某大学公费的法学研究生。同年9月,他带着王玲,来到了成都。

林海和王玲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房子,两个人的世界很甜蜜。2003年4月25日,王玲在内江医院顺利生产,产下了一个男孩。小孩的出世,似乎暂时缓和了王玲和林海父母的关系。同年7月,林海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习,并和成都某高校签订合同,成为了该校的教师。学校为林海解决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并一次性给了两万元安家费。林海把王玲从内江接到了学校。学校里,林海不但教授法律基础课程,还兼授英语,工作非常忙碌,同样压力也很大。

王玲带着孩子,林海忙碌教学,生活似乎波澜无惊。林海父母时时想念林海的儿子,经常希望带回去让他们看看。然而,要强的王玲却不愿意带回去,说她不愿意去面对一张张严厉没有热情的脸。对妻子的固执,林海很是无奈。这么些年来,在亲情和爱情的夹缝里生活,林海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依旧什么也没有改变。

2004年春节,林海夫妇从成都回内江过年,一直住在王玲父母家。2月15日,林海独自回到自己的父母家,因为学校突然打电话来通知他,他在学校的公寓被盗了,林海便向父亲提出需要2000元钱。

林海一家没有回家来过春节的举动,使林父这些天很生气,因此借题发挥,责备林海这么大了还找家里要钱,并打电话责问这是不是王玲的主意。王玲马上赶了过来,一场争执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林海更加无所适从。

2月16日晨,林海和王玲收拾行李起程回到了成都。3月1日晚7时,林海应邀参加了学校里一个教师的晋级宴请,吃饭时,林海和大家谈笑风生,同事们没发现他有任何异常。 晚上8时左右,林海回到家,王玲正在看电视。两人不觉间讨论起工作安排的问题来。王玲一直没有工作,学校准备在新启用的学生公寓大楼里为她安排一个工作。林海看着王玲,突然说:“你要是文化再高些就好了。”

王玲没有想到丈夫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不禁回想起他的家人对自己学历低的轻视,顿时很生气。如此一来,两人的讨论开始变味。

王玲说:“你后悔了吗?”林海没有说话。这让王玲感觉很伤心,她说:“活得这么辛苦,倒不如我们离婚算了嘛!”林海没有回答,他沉默了几分钟后说:“你想好了,要离就离吧!”说完,林海阴沉着脸进了另一个房间。

3月2日早上,王玲推开林海的房门,就看到林海已经用一根尼龙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房间里满地都是烟头。由此可见,林海在自杀前是经过了很久的思想斗争。自缢这天,正好是林海父亲的生日。

处理完后事,王玲悲伤地回到了内江老家。晚上,在整理杂志时,王玲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对死亡充满恐惧,有些人对死亡充满快乐”。林海生前,经常会对王玲说起这句话。王玲愣了,她不知道这场悲剧里到底谁是罪魁祸首。

编后:

我们说,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应该本着积极的心理去解决。林海的悲剧正在于他采取了逃避的方法来应对。如果当初,父母对王玲有偏见的时候,他能用自己的爱情去让老人接受,而不是用“地下婚姻”的方法迫老人就范;如果在父母和王玲争吵的时候,他能分开两边再私底下进行劝说;如果他能用自己的真诚让双方都为了他而学会接受对方……也许,这件事会另有结局。相信在林海去世后,他的妻子和父母都会为自己当初的做法后悔不已,可这一切为什么不能在当初就让他们体会到呢?!

林海的自缢除了无尽的遗憾,无疑应该给我们活着的人这样一些警示:在生活中,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们应该更多一些宽容;而对生命,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珍视,不能草率地解脱。

上一篇:“捉曹放曹”,婚姻拒绝如此游戏 下一篇:注意了,有些病要“忍痛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