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探析

时间:2022-06-16 08:27:37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探析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弊端的基础上,也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本文笔者摘要从教学目标、师生关系、生活化教学、开放性教学、多样化教学等几方面入手,谈一下笔者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教学理念的一点思考。

关键字:初中 数学 新课标 教学 理念 探析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日常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在笔者看来,教学目标的应该是一个全方面的、综合性的目标体系,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出发,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以便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进步。另外,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也要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还要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在笔者看来,数学教学的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的过程,而应该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这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也要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

三、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假如你是工程队的负责人,现在工程队要招聘甲、乙两种工种的工人150人,甲、乙两种工种的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600元和1000元,现要求乙种工种的人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的2倍。问甲、乙两种工种各招聘多少人时,可使得每月所付的工资最少?

想花最少的钱来完成任务,大家的学习热情立马被调动起来了,于是便积极的投入到了解析中,于是我在大家讨论之后,给出了解析的过程:设招聘甲种工种的工人为x人,则招聘乙种工种的工人为(150-x)人,共需付月工资y元,那么应有y=600x+1000(150-x)=-400x+150000,而150-x≥2x,得x≤50,即0≤x≤50;在y=-400x+150000(0≤x≤50)中,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50时,y最小=130000,此时150-x=100,故要使每月工资最少,应招聘甲种工种的工人50人,乙种工种的工人100人,这时所付月工资总额为130000元。

以这样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显得贴近生活,还为学习新知陈设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放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开放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题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其次还表现在学习的材料应不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作为学习的材料。

五、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尽管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知识基础,但他们学习的更多的是人类文明的间接经验;尽管他们在学习上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并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反而对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操作。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如对展开与折叠的理解、计算器的使用和从不同的方向看等,说百句不如动一动,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种权力。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学习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军瑞 初中数学应用新课改理念教学初探《教育艺术》 2010 第5期 - 维普资讯网

[2]苏瑞霞 数学教学质量与新课改理念《教育艺术》 2010 第6期 - 维普资讯网

上一篇:怎样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下一篇: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