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特色鲜明 项目集中入驻

时间:2022-06-16 04:54:00

产业特色鲜明 项目集中入驻

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规划。两年过去了,这个国家级示范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与江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权发进行了对话。

江南产业集中区,五个方面有特点

问:张主任好。江南产业集中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设立的省属集中区。您认为与其他工业园区相比,江南产业集中区有哪些优势?

张权发(以下简称“张”):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规划。江南产业集中区就是根据这个规划,由安徽省委、省政府设立的省市共建、产城一体的滨江新区。与其他工业园区相比,江南产业集中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区位交通好。集中区西靠池州主城区,东接铜陵市区,与安庆隔江相望,是池州、铜陵、安庆三市的黄金三角,能够直接承接三市辐射,有效利用三市资源推动自身发展。集中区拥有长江深水岸线14.5公里,全年可通行万吨级船舶,建港条件得天独厚。铜九铁路、沪渝高速公路、318国道、321省道、219省道穿境而过,区内九华山机场、宁宜城际高铁、国际旅游码头正在建设,水陆空立体式交通网络能够为落户企业提供最便捷的客运和物流服务。

二是产业配套全。集中区地处全国重要的非金属矿生产基地――池州,紧邻铜都――铜陵,顺江而下能直达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马鞍山,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近百个,产业配套齐全。环集中区200公里范围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80多家,技师、中技学校100多所,能够为落户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技术人才和优质的科技服务。

三是政策扶持多。除充分享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定的各项税费、土地、扶持资金等优惠外,还享有先行先试权和市级行政审批、行政管理权限。安徽省专门出台40项优惠政策支持集中区发展,对集中区用地指标、环境容量和工业用电在全省实行计划单列,在集中区设立了一级财政,每年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对集中区土地出让金收益、税收省级分成部门全额由集中区留用。集中区所在市池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市直部门制定了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8项配套文件,在安徽省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集中区资金优先予以解决,项目优先予以安排,融资优先予以支持,用工优先予以保障,人才优先予以选配。

四是发展空间大。到2013年底,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亿元,建成100公里园区道路,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保障房和安置房。110千伏变电站和一期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将建成使用,能满足落户企业的各类配套需求。

五是生态环境美。集中区所在地池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0%,国家A级景区27个,其中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为国家5A级景区。这里汇聚了源远流长的皖江文化、千载诗人地的古典诗词文化、九华山大愿佛文化、天下第一村杏花村的酒文化和集青阳腔、池州傩、黄梅戏为一体的戏曲文化。集中区境内拥有十八索自然保护区,双丰湖、庆丰湖、西岔湖、查村湖等湖泊众多,地貌类型极为丰富,低山、丘陵、湖泊、河流等多种自然景观并存,生态环境优美。

抓住机遇,打好“三张牌”

问:江南产业集中区拥有很多的优势条件,您认为江南产业集中区应该怎样发挥优势,加快发展?集中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张:江南产业集中区作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在发展中,我们重点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打好政策、区位、生态“三张牌”, 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休闲业三大产业板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产业新城、文化休闲之都。

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累计完成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完成10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完成20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滨江新城,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围绕这些目标,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省、市合力支持的政策机遇,全力以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拉开框架,夯实平台,为承接产业转移打牢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在集中区北部,依托沿江平坦地形和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在中部联动池州、铜陵两市,规划建设新城主中心及梅龙、桐梓、庆丰三个副中心,打造铜陵、池州及皖中南城市群的中心支点;在南部依托九华山,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度假、教育科研和高端休闲、养老、诊疗等产业,打造“两山一湖”国际旅游区北大门。

基建跨上新台阶,项目集中入驻

问:江南产业集中区在打造滨江产业新城、文化休闲之都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对集中区“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两年多来,我们紧扣融资、招商、建设三大主题,千方百计加快集中区建设和发展,提前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融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今年年初,安徽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给集中区融资支持。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各商业银行对集中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已达成近100亿元的融资意向。金融界的大力支持,为集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二是基础建设跨上了新台阶。目前,集中区5平方公里启动区路网、供排水及供电、供气管网已基本建成,四纵六横的主干路网已全面拉开。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全面开工,年内可建成40万平方米以上。一期25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全面建成,一期10万平方米公租房和二期20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全面动工,年内将全部建成交付。规划区内220千伏变和110千伏电站变电站、220千伏供电线路改造、污水处理厂、国际旅游码头等重大配套设施建设都已全面启动。

三是招商引资呈现出新局面。今年4月28日,我们举行了九华湖文化创新示范区、益联远大可建、江南海通医药健康产业园、江南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8个项目的集中签约仪式;累计投资近300亿元,涵盖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这次集中签约,标志着集中区大投入、大建设、大招商结出了硕果,更充分说明集中区已经进入了项目集中入驻的黄金时期。

上一篇:文化九寨新演绎 下一篇:别样母爱,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