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6-16 03:58:03

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以1994~2009年我国GDP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给出了基本的解释。

【关键词】税收增长 GDP增长 实证分析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而税收的增长与GDP的增长是否存在着关系?税收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有多高?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1、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认为,运用财政政策增加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需求的扩张自然会带来经济增长。因此凯恩斯学派建议,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首先应该降低税负水平并扩大政府支出,以提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其次应该运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倾向,促使有效需求的提高,最终使得宏观经济恢复稳定增长。在凯恩斯学派的税收调节理论基础上,萨缪尔森又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税收的“自动稳定器”作用;阿尔文・汉森(1887―1975)则在其《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一书中指出,税收减免在短期内对防止经济衰退有重大影响。

2、供应学派

供应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逐渐兴起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派。供应学派在税收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相对价格”理论和“拉弗曲线”。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以罗默(Romer1986)和卢卡斯(Lueas1988)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开始,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把增长率解释为内生现象的新研究方向。这些模型中引入了大量内生要素,经济增长率是内生要素作用的结果,那么税收政策就可能对增长率产生影响。因而,在税收政策方面他们指出,政府在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因素中可以通过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或通过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等,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

4、制度经济学派

制度经济专门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论述不多,但从其理论可以看出,其认为税收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安排要交易费用最小化,税收制度的变迁也要使供给成本最小,制度变迁后收益最大,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经过Eviews分析,未经差分的序列GDP、T都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的序列InGDP、InT都是平稳的,所以GDP、T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协整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第一步用OLS方法估计方程并计算非均衡误差,得到的两个方程称为协整回归或静态回归。第二步,检验残差的单整性,如果残差为平稳序列,则认为变量GDP和税收为(1,1)阶协整。本文以税收收入(T)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例,对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到以下估计结果:InGDP=2,5813INT+0,4839+u

进一步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在5%的显著水平下,ADF值为-2.218449小于临界值-1.9507,所以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即T和GDP之间协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检验就是运用统计技术检验经济变量因果性的方法。先检验F值,若F值大,则拒绝原假设。经过Eviews分析,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相互作用,是相互变化的原因。

4、回归分析

以GDP增量为因变量Y,以税收收入增量为自变量x,对表1的第五列和第六列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以下回归方程:AGDP=0.2376AT+5.4407+u

判定系数R2=0.6836表明税收收入增量可被GDP增量解释的可信度为68.36%,其他随机因素占31.64%,回归方程拟合较好。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税收收入增长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因素占主导,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从第一、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倾斜,而所有制结构则由以往的依靠国有经济拉动转向国有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拉动。

其次,政策因素很关键。在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时税收增长相对经济增长较慢,而在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税收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没有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下会稳步增长,但如1998年以后那种高速增长是不太可能的。

最后,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税收取向重视税收管理公平。统一的税制将因税收管理力度的不统一而偏离政策设计目标,从而形成税收负担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公平分布。由此会带来不公平竞争、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地区发展失衡等问题,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转型期税收的管理公平比税制公平更重要,而要实现税收管理公平,比实现税制设计公平要困难得多。加强税收科学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税收管理公平的保障机制和不对称信息的有效应对机制尤为重要。

上一篇:在新形势下看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浅析“信息系统三大能力”在MicrOsoft EXcel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