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刍议

时间:2022-06-26 12:29:32

艺术类大学生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刍议

[摘要]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成长的环境不同于其他普通学生,个性张扬,不拘一格,往往造成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困惑,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旨在探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心态和行为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力争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工作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近年来,高校愈加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高考热使得艺术类大学生成为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的、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的个性和独到的思维方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做好学校跟学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途径。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现状

1.专业要求高,文化课要求低。首先,随着近几年艺考的白热化,各高校也不短扩招生源,造成了一批普文普理的学生升学无望转战艺考的行列,并非真的热爱,只是一个上大学的跳板;其次,艺考对专业的要求相对严格,取得专业通知书的学生,文化课只需其他学生本科分数线的一半就够了,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混在其中,入学以后,由于专业的原因,文化课的提高很难引起艺术类大学生的重视,就艺术类大学生整体而言,文化层次稂莠不齐,知识面狭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思想活跃,理想信念模糊。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使得他们思维活跃,视角独特,富于创新;他们坚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思考问题往往感性高于理性,容易直观的判断,缺乏僧层次的理解和研究;思想跟随社会潮流,是高校学生中时尚的代表,但很少关心国家时政,政治理论观念不强,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对艺术的向往,使得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我创作,导致了学生们价值取向不明确,理想信念模糊的现状。

3.情感丰富,组织纪律观念差。艺术类大学生情感丰富,看待事物理想化,浪漫主义情节重,富有正义感,爱憎分明;个性张扬,活力四射,甚至不修边幅,不愿受学校、班级的纪律约束,喜欢我行我素;善于创新的思维,无拘无束的个性,造就了艺术类学生放荡不羁的品性,追求所谓的自由,使得部分学生缺乏组织纪律观念。

4.生活独立,团体协作观念差。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追求生活独立,讲究个性,参加集体性活动表现不积极,喜欢自己发展、创造、设计;上课以小班制为主,课堂教学方式灵活,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这就形成了学生特立独行的性格,促使部分学生团体协作的观念淡薄。

二、针对现状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我们应当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掌握学生动态,大胆开拓工作思路,寻找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以确保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科学、有效的发展。

1、培养政治理论学习兴趣,提高思想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寓教学于实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堂教学,在喜闻乐见的实例中体会学习政治理论,从而发挥政治理论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思想素质。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自我修养

艺术类大学生容易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学校应积极改革教学思路,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一个不再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扩展课堂知识面,丰富的人文知识,艺术熏陶,能很好的触动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灵,与之形成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喜爱的专业领域寻找突破点。通过这样系列的活动,使艺术类大学生能认清自我、认知世界,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3、管理制度人性化,强化学生组织纪律观念

艺术类大学生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的个性,散漫无规律的习惯,爱憎分明,富有正义的品性,要求辅导员在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从每个学生入手,了解关心他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学生违反纪律、旷课迟到等状况,用爱心感化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拉近管理者跟学生心的距离,这样反而会使那些不爱遵守纪律的学生接受管理,服从管理,从而提高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喜欢感性的看待周边的事物,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无疑会给他们带来良好的精神面貌。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文体展演等活动,利用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从精神层面上营造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生活、感受教育。

5、着重心理健康辅导,树立良好价值取向

在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的形势下,高昂的学费、惨淡的就业前景、不好的社会舆论等给学生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安下心来上课学习,并不同程度的出现消极的心态和焦虑的情绪,甚至愤世嫉俗,抱怨社会等不良心理现象。签于此,我们应该建立爱心联盟体系,从根本上找到学生出现心理疾患的症结所在,通过加大资助力度、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方式,使学生心理获得慰藉,逐渐找回学习的兴趣,让心理问题学生真切的感到社会的温暖,学会感恩社会,重新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工作中尽管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积极的,艺术类大学生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他们重视直观感受、不愿约束个性,喜好独立自主的处事方式,如果因势利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目标,必然会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凡,李永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胥炜・浅谈如何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上一篇:怎样提高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的阅读能力 下一篇:茶文化社团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