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风格及其教学策略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15 10:52:13

高中生学习风格及其教学策略的调查研究

摘 要:学习风格是制约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选取高中学生为样本,采用Reid(瑞德)编制的知觉学习风格倾向调查问卷进行研究,提出针对高中生学习风格的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风格;教学策略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认知或学习活动中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学习风格是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前提因素。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质量。

一、学习风格类型

Reid教授在1987年提出了感知型学习风格模式,对具有不同学习风格倾向的学习者的特征作了说明,区分出6种学习风格:

1.视觉型学习风格。通过阅读课本、黑板或练习册中文字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借助书本自学,用图片、投影、软件等辅助学习效果更好,他们喜欢记忆信息视觉化。

2.听觉型学习风格。学习者是通过听觉方式进行学习,对于所听到的内容比较敏感,更喜欢倾听,对通过非视觉信息输入的学习感到愉快。听觉方式包括“听”课、听录音,或参与口头讨论。

3.运动型学习风格。通过具体完整的身体体验(全身运动)进行有效学习,即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事物,例如肢体反应、参加活动以及角色扮演。这类学习者在性格方面好动,喜欢运动与游戏,喜欢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4.触觉型学习风格。在研究室做试验、操作或制作模型、接触和利用实物等是触觉型学习风格者最佳的学习情境,通过接触(亲身体验)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例如体验学习、建立模型、写作和画画。

5.群体型学习风格。通过与他人一起交流、讨论、协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此类型学习者认为和其他学生合作学习时,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并且团队成员与成员之间互动和协助让学习者觉得更容易吸收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6.独立型学习风格。学习者完全依靠自己,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并且可以产生一套自我评估体系。

二、高中生学习风格情况调查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406名高中学生作为被试者,进行了知觉学习风格倾向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对数据的录入、整理和统计都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获得了相关数据结论。

1.高中生学习风格发展状况

学习风格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学生的年龄、学习环境、家庭背景和生活文化都有密切联系,不同学生有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具有个性化差异。调查发现,高中生学习风格呈现多元化发展,除了具有某种明显学习风格外,更多学生属于混合型学习者,即几种能力的结合。

2.高中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分析

调查表明,高中生学习风格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从生理因素而言,女生倾向于直觉体验,即听觉和言语知觉、形象记忆、情感记忆表现突出,偏爱形象思维,对文史类兴趣较大;男生更倾向于抽象认知,即视觉和空间知觉的表现突出,善于逻辑记忆,偏向于抽象思维,学科兴趣偏理科方面。这说明,造成高中生学习风格性别差异显著的重要因素更应该从环境和教育方面来分析,而非生理因素。家庭文化及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如果对子女教育很重视,可以使高中生学习风格在性别上的差异影响变弱。

调查还发现,高中生学习风格在某些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高一和高三学生在听觉型学习风格、触觉型学习风格和群体型学习风格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高中生学习风格与年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会受到教育活动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具体来说,高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听觉型学习风格、触觉型学习风格和群体型学习风格,而高三学生却在学习风格上发生了变化,听觉型学习风格、触觉型学习风格和群体型学习风格发生了消退,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接受的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不同产生的。高三学生处在复习记忆、解题练习、应试训练等重复性学习上,强调的是解题的准确、速度和难度,而高一学生学习内容和任务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更具有选择性。

三、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探索

1.实施多样化教学,开展与学习风格相互匹配或失配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习风格的研究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有利于教师辨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针对高中生的学习风格,教师可以大量运用视觉教具,通过演示实验、模型、课件等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风格进行小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相互借鉴学习的机会。或是根据需要,教师也应适当采用有意识的失配策略,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使他们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让不同风格的学生同组也可以促进他们协作学习、取长补短。

2.结合教与学,创建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课堂

高中生的学习风格相对比较稳定,虽然不可以一成不变,但也不可能使学生为学习一门课程全部改成为相同的学习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学生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风格的优劣,积极发挥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有效地将自己的学习风格扬长避短,适应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策略,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旦形成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多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它是教师对自身的一种挑战,也是教师的责任。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步步深入,对此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只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丰富和完善,才能使教育教学更具有生命力,使教与学更具有活力。

3.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知识、技能、策略的内化和概括而形成的比^稳定的心理特征,学习活动是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学会学习的核心是自我管理学习,而自我管理学习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元认知活动,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反思与自我调控,是学生自我意识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研究证明,以元认知为导向的学习,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获得满意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通过改革教学、课程、学业评价以及管理模式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晋刚,张翔升.高中生认知风格与学科优势的相关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2]郭红梅.中学生学习风格取向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09(5).

注:本研究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基于高中生认知风格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课题号为2015JK11-L04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欣赏型探究及其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让教、学幸福high起来